关于“覆杯实验”问题的探讨
2010-01-26蒋丽艳
蒋丽艳
(苏州新区一中 江苏 苏州 215011)
初中物理教学中,覆杯实验因取材简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常被用作验证大气压存在的演示实验.将一玻璃杯装满水,在杯口处盖一硬纸片,然后手托纸片将杯子倒置,放手后发现纸片能将水稳稳托住.多数情况下,由于水中有气泡存在,将杯子倒置后,杯底会封存部分空气,但覆杯实验仍能成功.即使杯中有大半杯空气,覆杯实验依旧能成功.传统观点认为杯中水不会下落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杯中留有空气的情形,告诉我们实验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外界大气压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杯中留有空气的情况.笔者近来实验时,发现这样的实验现象,究其原因,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1 杯底有一小洞的“覆杯实验”
图6
取一个塑料杯,杯口内径为7.5 cm,在杯子的底部钻一个小洞,用手指将小洞堵住后,往杯中加一半水,然后用一薄硬纸片(比杯口略大)盖住杯口,倒置,发现水被稳稳托住.再将堵洞的手指稍微松开些,之后马上堵住.期间会听到空气进入杯中的声响,同时杯中有部分水从杯口某空隙处流出,但是纸片仍能将水托住(图1).重复几次后,纸片依旧没有下落,只是每次都有部分水流出.当杯中水留有17 mm高左右时,将手指完全挪开,小洞与空气完全接触,但水还是被托住了.笔者尝试将纸片换成薄塑料片,若杯中水较多,手指稍一松开,还未等堵上,水马上全部落下.但若杯中留有较少的水,水高约17 mm,实验过程中无需将洞堵上,倒置后,水不向外流,塑料片不会落下.在杯底有洞的情况下,纸片(塑料片)托水依然能成功,其中的原因令人费解.难道大气压的作用真的可以被忽略吗?
1.1 实验中纸片与塑料片的形状变化
覆杯实验中,若覆盖物为纸片,我们可以观察到纸片的形状会有所改变.翻转过程中,由于杯中部分水流失,使得杯中水分子间距增大[1].翻转结束时,杯口处水的压强减小,使得纸片两侧受到的压强不等,纸片向上移动,由于杯口及水的阻碍作用,纸片中间会呈现向内凹的形状,就好像有一股力量将纸片朝上吸住了.实验中选取的纸片不能太软,否则纸片在“上吸”过程中,不足以全部盖住杯口,水就会从杯口涌出,实验失败.
若覆盖物是塑料片,由于其硬度相对较大,不易发生形变,实验过程中形状基本是平的.当杯子没有漏气时,我们明显发现塑料片稍微下沉,与杯口之间有一个充满水的缝隙,这时塑料片甚至可以在水平方向滑动.当杯中水较多时,将堵小洞的手指稍微松开,外界空气进入杯中后,由于塑料片不易发生形变,不能像纸片那样调节形状,先前水杯建立的平衡马上被破坏,水全部涌出,实验失败.而杯中水较少时,水对塑料片的压强不会太大,翻转后水杯容易建立新的平衡,实验成功.
1.2 分析
移开手指后,空气完全进入杯中,建立了新的平衡.外界的大气压为p0,杯口的截面积为S,水柱高为h,纸片自重为G.由于水柱上方直接与大气接触,其上方气压也为p0.以纸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情况(图2),可以得出
(p0+ρ水gh)S+G≠p0S
(1)
从(1)式中,可以看出纸片明显不会处于平衡状态.纸片不下落,必然还有其他的力作用于纸片.到底是什么力呢?纸片与杯口间不是密闭的,而是有一水层,那么水和空气、纸(杯口)接触的边界部分就会产生表面张力.很有可能是表面张力的存在使纸片托住了水,而且对纸片的力须是向上的.仔细观察,发现缝隙处的水层上下呈不对称的凹形.表面张力的方向应与液面相切,为F1和F2(图3),重新分析纸片的受力情况,可知
图2 图3
(p0+ρ水gh)S+G=p0S+F合
(2)
其中F合为表面张力的合力.对于纸片和塑料杯而言,水是润湿的,所以缝隙处的水层呈凹形,有效阻止了大量气泡进入微小缝隙,否则会因扰动影响纸片的平衡.根据上述现象及分析可知,表面张力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太大,不足以支撑太多的水.
仍然用带小洞的杯子,但笔者尝试将纸片换成荷叶,多次实验没有成功.由于荷叶不能润湿水,撤去手的支持力后,大量气泡很容易从缝隙中进入水中,平衡被破坏,荷叶马上下落.但用荷叶做实验,不是绝不能成功.在杯子完好的情况下,用荷叶做实验也是可以成功的,只是没有用纸片的成功率高而已.
2 杯子完好的“覆杯实验”
2.1 用水不能润湿的材料做实验
水对荷叶是不润湿液体.选荷叶软硬适中的地方,剪一个比杯口略大的正方形.取一内径为5.2 cm,高为14 cm的柱形玻璃杯,在其中装水(未满),将荷叶盖于杯口后倒置,在翻转过程中要防止荷叶与杯口接触处漏气,最后可以观察到荷叶能将水杯托住.经仔细观察发现,杯口边沿与荷叶没有缝隙.为了观察倒置后杯口水的分布,将杯口一侧微微抬高,发现有水“滚动”出来;再将杯口放下,由于水不润湿荷叶,水马上被“收”了回去,似乎被封在杯内.是什么原因将水托住的呢?
玻璃杯倒置前并没有装满水,封了一段空气,气体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由于荷叶本身容易改变形状,手压荷叶时,荷叶会向内凹.倒置后,水的总体积没有变化,但由于水重力的作用,水柱有些下降,使得荷叶向内凹的程度变小.封在杯内的气体体积增大,从而减小了杯内的气压,于是杯外、杯内气体就有了一定的压强差.在外界大气压力、水对荷叶向下的压力、那里的表面张力和荷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荷叶处于平衡状态.若实验刚开始刻意使荷叶凹的程度大一些,则杯外与杯内气体就会有更大的压强差,实验更容易成功,但前提是不能漏气.
水也不能润湿石蜡,笔者用石蜡做覆杯实验,将石蜡熔在杯口上,待石蜡凝固后,用纸片做覆杯实验,实验亦取得成功.再将石蜡熔在硬纸片上,不可太厚(太厚,硬纸片形变比较厉害),待石蜡凝固后,将硬纸片铺平,再做覆杯实验.仔细操作,石蜡没有被水润湿,但石蜡将水托住了.
用水不能润湿的材料做实验虽然操作难度大,但还是可以成功的.将水托住的主要原因是内外大气压强差.
2.2 用水能润湿的材料做实验
水可以润湿纸片、塑料、玻璃等.用纸片(没有完全浸湿)做实验,无论杯中有多少水,只要确保翻转后装置不漏气,纸片呈现凹形,实验很容易成功.对于薄塑料片,虽然实验过程中形状几乎没有改变,但由于杯口缝隙中的水层阻碍了空气的进入,所以实验也较容易成功.玻璃较塑料硬度更大.笔者取了一块厚为1.8 mm,用于做覆杯实验,缝隙水层更加明显,虽操作难度较大,但实验还是可以成功的.对于水可以润湿的材料而言,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压强可以使得覆盖物上方水的压强减小,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附加压强的力量并不强大,不足以将大半杯水托住,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杯子内外的压强差.
参考文献
1 叶禹卿.有关“覆杯实验”的几个问题. 物理通报,2002(9):25
2 王绍符.覆杯实验的科学解释.物理通报,2003(5):26
3 柏强,吴江滨.做好覆杯实验的点滴体会.物理通报,2005(9):59
4 刘友强.覆杯实验解释的讨论.物理教学,2007(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