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010-01-26王亚琳张湘燕王压娣车小燕郭晓奎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1期
关键词:钩体表位单克隆

王亚琳,张湘燕,王压娣,车小燕,郭晓奎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上海 200025; 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临床医学院基础研究所,广州 510282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属螺旋体目、钩端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钩体呈细长丝状、圆柱螺旋形。侵入人体以黏膜和皮肤途径最为常见[1]。致病性钩体至少可分为16个基因种、25个血清群、260多个血清型,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钩体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动物宿主达200余种,是潜在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在1953年已将其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2003年,我国完成第1株致病性钩体的基因组测序工作[2]。到目前为止,完成测序的钩体株已有6株,为钩体的各项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钩体病的临床症状多变,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3],故早期实验室诊断对于有效治疗、监控钩体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钩体病血清学诊断方法包括显微凝集试验(microscopic agglutination test,MA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等,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针对钩体的特异抗体水平,但不能很好区分现症感染与既往感染。检测钩体抗原的方法,如培养法因耗时长且灵敏度低而不宜用于早期快速诊断;核酸检测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等对实验仪器要求高,且特异性低,存在较高的假阳性。

LipL32是迄今为止已知的钩体外膜中含量最丰富的暴露蛋白,是致病性钩体的保守蛋白,有很好的免疫原性,被认为是最好的诊断抗原之一,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可达到90%以上[4]。本实验尝试制备LipL32的单克隆抗体并筛选出其中可用于检测的,以期能克服现有钩体抗原检测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等缺点,为快速、准确地检测钩体抗原提供可能。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使用在中国流行的15株致病性钩体株及1株腐生型株(表1),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研究所。EMJH培养基参照参考文献[3]配置;RPMI-164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urum,FBS)、DMEM培养基、庆大霉素购自Gibco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购自TaKaRa公司,福氏完全佐剂、福氏不完全佐剂、50%聚乙二醇1450(polyethylene glycol 1450,PEG1450)、HAT营养选择培养基〔含次黄嘌呤(hypoxantin)、氨基蝶呤(aminopterin)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HT营养选择培养基购自Sigma Aldrich公司,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标记的羊抗人IgG和IgM购自Sigma公司,HRP标记的羊抗鼠IgM、IgG、IgG1、IgG2a、IgG2b和IgG3购自Zymed公司,生物素购自Pierce公司,HRP标记的亲和素购自BioLegend公司。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D-thiogalactopyranoside,IPTG)购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NTA树脂购自上海申能博彩公司,ELISA底物A、B液购自上海晶美公司,酶标板购自康宁公司。SPF级BALB/c小鼠和NS-1细胞株购自第一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

表1中国流行的15株致病性钩体及1株非致病性钩体的血清群、血清型、菌株及菌号

Tab.1Fifteendominantpathogenicstrainsandonenon-pathogenicstrainofLeptospirainChina

*,the strain number of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 non-pathogenicLeptospirastrain.

1.2 方法

1.2.1 免疫原与检测原的制备

1.2.1.1钩体外膜蛋白的分离[5]用EMJH培养基培养黄疸出血群赖株钩体至1×108条/ml后,4 ℃ 8 000g离心30 min;用等培养体积的磷酸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含5 mmol/L MgCl2)4 ℃ 8 000g,洗2次;然后加入1/20培养体积于4 ℃预冷的1% Triton X-114〔含150 mmol/L NaCl、10 mmol/L Tris(pH 8.0)、1 mmol/L EDTA〕冰浴30 min,17 000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加入20 mmol/L CaCl2,37 ℃孵育10 min,1 500g室温离心10 min。有机相用4 ℃预冷的丙酮沉淀过夜,次日8 000g离心10 min,沉淀为外膜成分。

1.2.1.2非变性条件下LipL32重组蛋白的表达LipL32重组蛋白以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株的基因组为模板,表达载体为Pet28b,表达菌株为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coli,E.coli)BL21。用1 mmol/L IPTG 22 ℃诱导表达16 h,收集菌体。用1/20细菌生长体积的NTA-0〔20 mmol/L Tris-HCl (pH 7.9)、0.5 mol/L NaCl、10% glycerol〕和1 mmol/L苯甲基磺酰氟(phenylmethanesulfonyl fluoride,PMSF)悬浮细胞,加0.4 mg/ml溶菌酶裂解,然后加0.05% Triton X-100,充分混匀;冰上放置30 min,间或混匀,冰上超声破碎。20 000g,4 ℃离心20 min,取上清液与NTA-0平衡好的NTA树脂混合,4 ℃过夜。次日加入层析柱中,用含0、20、40、60、80、100、200、500 mmol/L咪唑的NTA-0溶液梯度洗脱,收集洗脱液,经蛋白电泳和免疫印迹法鉴定洗脱液中是否含纯的LipL32重组蛋白。将该洗脱液用0.01 mol/L PBS透析、浓缩,考马斯亮蓝法检测蛋白浓度。

1.2.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2.2.1动物免疫BALB/c小鼠,雌性,4~6周龄,分2组,每组3只。第1组用LipL32重组蛋白免疫,每次50 μg/只。第2组用LipL32重组蛋白与抽提的外膜蛋白交替免疫,每次50 μg/只。第1次采用福氏完全佐剂,与蛋白液等体积混匀,后3次免疫采用福氏不完全佐剂,每2周免疫1次。测定小鼠血清效价,分别选取2组中免疫效果最佳者于融合前3 d用LipL32重组蛋白腹腔脾内注射加强免疫(100 μg)。

观察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发病次数及时间),记录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情况,结合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标准进行治疗效果评价[3],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1.2.2.2抗体效价测定免疫4次后,经尾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抗体效价。取LipL32重组蛋白,钩体56601株全菌超声裂解上清液包板,1 μg/ml,100 μl/孔,4 ℃包被16 h;封闭液(1% BSA、0.1% Tween-20)300 μl/孔,4 ℃封闭16 h,PBS-T洗板3次;血清稀释后加样,37 ℃孵育1 h,PBS-T洗板3次;加1∶1 000稀释的羊抗鼠HRP-IgG,37 ℃孵育30 min,PBS-T洗板5次;加ELISA底物A、B液,避光37 ℃显色10 min,2 mol/L硫酸50 μl/孔终止反应;450 nm波长下测定A值。

1.2.2.3细胞融合挑选2组中免疫效果最佳小鼠,分别取出脾脏,用高温灭菌的铜网研磨,收取细胞,与NS-1细胞按5∶1混合。离心,弃上清液,于37 ℃水浴中缓慢加入1 ml PEG1450,1 min内加完,分别于1、2、3、4、5 min内加1、2、3、4、5 ml无血清RPMI-1640终止融合;最后加入10 ml含15% FBS的RPMI-1640培养基,室温300g离心5 min;弃上清液,用20 ml上述培养基重悬,平均分配至加有饲养细胞的96孔板中,100 μl/孔,37 ℃培养。9 h后,加2.5×HAT、含15% FBS的RPMI-1640,100 μl/孔,进行选择性培养。48 h后,更换为1×HAT,100 μl/孔。

1.2.2.4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化LipL32重组蛋白、钩体56601株全菌超声裂解上清液作为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检测96孔板中克隆细胞分泌上清液。挑选结果为阳性的继续培养、扩增,以有限稀释法亚克隆化筛选,共进行2次筛选,筛选方法不变。将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扩大培养,用含有空载Pet28b质粒的(E.coli)BL21菌株超声裂解上清液作为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对杂交瘤细胞上清液进行复测,筛选出阴性的细胞株扩大培养并冻存。

1.2.2.5腹水的制备与抗体的纯化取10~12周龄BALB/c雌性小鼠6只,接种细胞前1周,腹腔注射降植烷0.5 ml;收集筛选出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按每只小鼠给予6×105个细胞腹腔注射接种;待小鼠腹部胀大后(接种1~2周),引流腹水,可收集多次。采集的腹水采用辛酸/硫酸铵分步沉淀法提纯。提纯抗体经10%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测定纯度。

1.2.3 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1.2.3.1亚类包被LipL32重组蛋白于96孔板中,1 μg/ml,100 μl/孔,包被、封闭。加入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细胞培养上清液,100 μl/孔。一抗为羊血清稀释的羊抗鼠IgG、IgM、IgG1、IgG2a、IgG2b、IgG3(按1∶1 000稀释)。ELISA操作步骤同上。

1.2.3.2标记抗体效价采用间接ELISA测定标记生物素的单克隆抗体效价,BSA包被板条作阴性对照。LipL32重组蛋白包被浓度均为1 μg/ml,HRP-亲和素稀释度为1∶1 000,其他操作步骤同上。抗体测定A值/阴性对照A值≥2.1时,抗体最低浓度即为抗体效价。

1.2.4 单克隆抗体的配对

1.2.4.1单克隆抗体标记生物素4.4 mg/ml的生物素溶液30 μl与2 mg单克隆抗体在PBS中作用2 h,再以PBS充分透析,除去游离生物素,将标记好的抗体冻存。

1.2.4.2单克隆抗体之间竞争抑制实验检测表位以重组LipL32蛋白1 μg/ml包板封闭,每孔先加入1 mg/ml纯化的单克隆抗体50 μl,再分别加入生物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50 μl,37 ℃孵育1 h,PBS-T洗涤3次;加入HRP-亲和素,37 ℃孵育30 min,PBS-T洗涤5次;加入TMB显色液,37 ℃避光显色15 min,450 nm波长下测定A值。以单克隆抗体对同一生物素标记单克隆抗体的抑制为阳性对照,以已知无关单克隆抗体对标记单克隆抗体的抑制为阴性对照,计算各单克隆抗体间的抑制率。抑制率计算公式:(1-各孔测定值/阴性对照值)×100。抑制率>75%为相关,50%≤抑制率≤75%为不完全相关,25%≤抑制率<50%为不相关,抑制率<25%为完全不相关。

1.2.4.3配对实验包被抗体10 μg/ml,封闭后检测。采用双抗夹心ELISA两步法进行29株抗体的相互配对实验,检测LipL32蛋白设50、25、12.5、6.25、3.125 ng/μl共5个稀释度,检测钩体56601株全菌超声裂解上清液设500、250、125、62.5、31.25 ng/μl共5个稀释度,无关蛋白为阴性对照,稀释液为空白。所有样品检测加样均为100 μl/孔。选择检测结果中A值均较高、空白与阴性对照值低的抗体对15株中国流行的及1株非致病性的钩体再次检测。选择对该流行的15株A值高而对非致病株A值低的抗体保存备用。

1.2.4.4特异性鉴定选取SARS病毒、登革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曲霉的全菌超声裂解上清液作为包被抗原,用间接ELISA检测29株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ELISA操作步骤同上。

2 结果

2.1 SDS-PAGE和蛋白免疫印迹法鉴定29株单克隆抗体

29株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是以腹腔接种小鼠制备的腹水型单克隆抗体,用辛酸/硫酸铵分布沉淀法纯化,纯化后单克隆抗体经SDS-PAGE分析,抗体热变性后分解为2条相同的重链(50×103处)和2条相同的轻链(25×103处),IgM的重链相对分子质量(Mr)偏大些。SDS-PAGE分析显示,所得单克隆抗体纯度除22号外均较高(图1)。

M, protein molecular marker; 1-29, mAbs against LipL32.

图129株LipL32单克隆抗体SDS-PAGE分析

Fig.1SDS-PAGEanalysisof29monoclonalantibodiesagainstLipL32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9株单克隆抗体,结果如图2所示,29株单克隆抗体在30×103处有一明显条带,表明29株单克隆抗体均与LipL32重组蛋白发生反应,且大部分条带单一、特异性好。阴性对照为单克隆抗体稀释液。

图2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29株LipL32单克隆抗体与钩体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Fig.2Specificreactivityof29monoclonalantibodiesagainstLipL32withLeptospiraantigenbyWesternblotanalysis

2.2 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

29株生物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经间接ELISA检测,效价均在200 000以上,都可用来进行配对实验。其中单克隆抗体1、2、7、10、12、18为IgG2b类,3、4、5、6、9、11、13、14、15、16、19、20、21、26、27为IgG1类,8、23、25、29为IgG2a类,24、28为IgM类,22为IgG3类,17为其他亚类。

2.3 竞争抑制实验结果

根据公式计算出各单克隆抗体间的抑制率,从而可看出各单克隆抗体间的抗原表位是否相同或存在交叉。结果这29株单克隆抗体的识别表位可分为8个组。第1组:1、7、8、12、17、25;第2组:2、9、10、20;第3组:3、14、23、27、29;第4组:4、5、6、11、13、18、26;第5组:19、21、22;第6组:24、28;第7组:15;第8组:16。这8个组代表8个不同的抗原识别表位。

2.4 配对实验结果

用LipL32重组蛋白和钩体56601株全菌超声裂解上清液作为检测抗原进行配对实验,挑选16对检测效果较好的单克隆抗体为候选做进一步筛选。这些单克隆抗体分别为2/b-17、2/b-26、4/b-10、6/b-10、7/b-2、7/b-10、9/b-7、9/b-26、12/b-2、12/b-10、19/b-7、19/b-10、19/b-12、20/b-7、20/b-12和27/b-10。再用15株中国钩体流行株和1株非致病性钩体作为检测抗原,再次筛选候选单克隆抗体。结果19/b-12可检测出15株中国钩体流行株,并与1株非致病性钩体无交叉反应;检测LipL32重组蛋白灵敏度达1 ng/ml,与SARS病毒、登革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曲霉的菌体抗原无交叉反应,灵敏度与特异度均非常理想。

3 讨论

LipL32是钩体外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且在致病性钩体中高度保守,在钩体病的诊断、疫苗研制及致病机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MIF Bioinformatics网站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LipL32有8个抗原表位,本实验制备的29株单克隆抗体能识别8个不同的抗原表位,已较全面地包含LipL32的抗原表位,且这些单克隆抗体的效价在200 000以上,这既为筛选合适的单克隆抗体提供了很好的候选资源,也为钩体病的其他研究打下了基础。国际上也有LipL32单克隆抗体的文献报道,这些单克隆抗体被应用于诊断和保护性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而且本实验中29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位点有8个之多,且成功配对筛选出很好的抗原检测单克隆抗体,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获得了单克隆抗体19/b-12,检测LipL32重组蛋白的灵敏度为1 ng/ml,可与国内流行的15株致病性钩体相关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非致病性钩体菌体抗原无反应。此外,它与SARS病毒、登革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体抗原无交叉反应。因此,该抗体可能在钩体抗原的诊断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实验表达的LipL32重组蛋白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保证了其免疫原性。由于表达载体是E.coli,为了保证筛选到特异性针对LipL32蛋白天然表位的单克隆抗体,一组小鼠全程用LipL32重组蛋白免疫,另一组小鼠用LipL32重组蛋白与钩体外膜蛋白交替免疫,融合时选择了2组中效价最高的各1只小鼠进行实验。最后筛选到的29株单克隆抗体分别来自这2只小鼠,从抗体数量和抗原识别表位分析,此2组小鼠差异无显著性,从而证实,非变性条件下纯化的LipL32重组蛋白也同样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1] 严杰,戴保民,于恩庶.钩端螺旋体病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2-173.

[2] Ren SX, Fu G, Jiang XG, Zeng R, Miao YG, Xu H, Zhang YX, Xiong H, Lu G, Lu LF, Jiang HQ, Jia J, Tu YF, Jiang JX, Gu WY, Zhang YQ, Cai Z, Sheng HH, Yin HF, Zhang Y, Zhu GF, Wan M, Huang HL, Qian Z, Wang SY, Ma W, Yao ZJ, Shen Y, Qiang BQ, Xia QC, Guo XK, Danchin A, Saint Girons I, Somerville RL, Wen YM, Shi MH, Chen Z, Xu JG, Zhao GP. Uniqu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genic features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J]. Nature, 2003, 422(6934): 888-893.

[3]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uman leptospirosis: guidance for diagnosis,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International Leptospirosis Socity (ILS), 2005. [C/OL]. http://whqlibdoc.who.int/hq/2003/WHO_CDS_CSR_EPH_2002.23.pdf.

[4] Flannery B, Costa D, Carvalho FP, Guerreiro H, Matsunaga J, Da Silva ED, Ferreira AG, Riley LW, Reis MG, Haake DA, Ko AI. Evaluation of recombinant Leptospira antigen-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for the serodiagnosis of leptospirosis [J]. J Clin Microbiol, 2001, 39(9): 3303-3310.

[5] Haake DA, Walker EM, Blanco DR, Bolin CA, Miller MN, Lovett MA. Changes in the surface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grippotyphosa during in vitro cultivation [J]. Infect Immun, 1991, 59(3): 1131-1140.

[6] Coutinho ML, Vasconcellos FA, Fernandes CP, Seyffert N, Seixas FK, Ko AI, Dellagostin OA, Aleixo JA. Evaluation of the anti-LipL32 monoclonal antibodies potential for use in leptospirosis immunodiagnostic tests [J]. J Immunoassay Immunochem, 2007, 28(3): 279-288.

猜你喜欢

钩体表位单克隆
浅析钩端螺旋体菌种的长期保存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钩端螺旋体EMJH培养基实验室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B和C基因型S蛋白特异性CTL表位保守性分析
胶体金在钩体病监测中相关因素的研究
联合T、B细胞表位设计多肽疫苗的研究进展①
抗HPV18 E6多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小反刍兽疫病毒化学合成表位多肽对小鼠的免疫效果研究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