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专业选项课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分析

2010-01-25于国辉王立新蒋晓培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2期
关键词:比赛运动教学模式

于国辉,王立新,蒋晓培

(通化师范学院 体育系,吉林 通化 134002)

运动教育模式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它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技能、社会适应性、情意以及终生体育观的形成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文中在结合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条件的基础上对运动教育模式进行理论上的剖析和研究,以便于在今后高校教学实践环节中更好的引用运动教育模式.

1 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分析

(1)运动季.运动教育模式中形象地把一个教学周期称之为运动季,而不是传统的体育教学单元,西登托普认为运动季包括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和季后赛期.而且运动季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内容,教师和学生共同为最终比赛而共同努力.最终比赛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2)分组合作.运动教育模式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团队进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团队分组.每个小组都要捍卫自己团队的荣誉,他们一起拟订比赛策略、练习技术、体验成功与失败、创造小组的特色文化、捍卫小组的荣誉.

(3)教学比赛.运动教育模式整个过程就是以比赛为主线,以比赛为主要情境.每个运动季都要有正式比赛,这种正式比赛穿插在各部分练习中,并且比赛的形式主要采用对抗练习、循环竞赛、联赛等形式,这样在教学过程之中更加能促进小组进行检验,督促学生朝着目标更加努力.

(4)角色扮演.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每位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战术,担任比赛运动员角色外,都还要在小组中承担不固定的角色:比如记录员、裁判员、管理员等.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其责任不同,这样在小组中的角色扮演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的锻炼.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更好的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5)责任分担.运动教育模式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责任分担制,在小组中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责任,大家都为小组的荣誉而共同努力,这明显不同于以往的体育教学.在小组之中,学生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为了小组的利益而努力,这样在学习中学生有了更多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一方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

(6)最终比赛.运动教育模式要求以最终比赛来结束整个运动季,赋予整个运动季丰富的含义.最终的比赛要营造欢庆的气氛和提供全体参与的机会.学生的一切努力最后要在最终比赛中体现出来,并对整个赛程进行录像,学生是朝着最终比赛努力的.所以说,最终比赛对于学生来说意义深刻.

(7)评定与考核.运动教育中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比赛的名次、时间、距离,战术学习与小组学习、比赛结果及评价等.成绩记录贯穿在整个学习当中,由记录员负责纪录,其他成员共同监督,成绩的记录本身也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有力的督促.成绩的记录与保存也作为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回忆学习历程的参照.

(8)庆祝活动.主要包括运动员的宣誓、邀请特别来宾、颁奖典礼、比赛场地的装饰、拍摄录像带等,其目的是营造出良好氛围.

2 对引用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

2.1 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构建

运动教育模式应用运动季取代传统的教学单元,原有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思想将运动季划分为练习期、季前赛期、季中期和季后赛期.笔者根据高校教学的特点将运动季重新划分为季前期、季中期与决赛期.(如图1)

(1)季前期.季前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基础性准备,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诊断评价、合理分组、明确角色分配定位.对于学生来讲主要对运动技术的学习,小组和谐关系的建立,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赛程表.

(2)季中期.季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对战术应用的介绍、更多的小组自主练习及学生的角色分工扮演,并有小组内的局部比赛穿插在学习中,更好的促进学生技能和战术运用的掌握.

(3)决赛期.决赛期并不意味着仅仅包括比赛,应当将其划分为经验交流和比赛两部分,经验交流是指各小组之间的友谊比赛,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比赛阶段是依据制定的比赛规程进行最终比赛,这是整个教学的最终活动,能够创造轻松、快乐气氛,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并伴随录像以供回顾与评价所用.

图1 引用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

2.2 运动教育模式较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

(1)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运动教育模式将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完整、连续的教学单元,各组成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不是独立存在的,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习,最后到应用,都被设计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环环相扣,使学生对体育学习过程有深刻的理解.

(2)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目标.从对运动教育模式的归纳中可以看出,该模式能够从多个方面发展学生的多项能力,其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较为全面,是一种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3)课堂教学带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教育模式是以最终比赛来结束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在教学初期就将比赛规程制定出来,使学生们为了最终比赛而积极备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学习,并且能够主动的在课外进行学习.而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集体练习,更能激发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趣,能够很好的使体育课与课外活动衔接起来.

(4)强化社会适应目标.运动教育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都有其固定角色扮演和责任分担,不同于以往的机械形式的分组教学,同时共同制定小组学习目标,分配学习任务,使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5)学生体验真正的比赛气氛.运动教育模式将比赛的内涵充分体现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真实的比赛气氛使他们在比赛中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能力.

2.3 引用运动教育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构建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学习评价注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技战术水平及运用能力,学生情意表现以及相互合作精神、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这与我国现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学生学习评价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对两者之间的比较与分析认为运用运动教育模式时,对学生学习评价既要针对学生技战术以及运用能力、情感态度、合作精神、个人角色完成情况,同时应注重学生的体能、运动技战术、学习态度的过程评价,这样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运动教学模式要采用教师、学生和小组三个主体对教学进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运动教育模式是反映在大单元的教学模式,它与我国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并不发生本质上的冲突,反而在采用运动教育模式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将其它教学模式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之中,体育教师应该从理论上广泛接触、了解运动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运动教育模式中向学生传授裁判规则、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都占用了一定的教学时数,这样就需要教师更好地引导大学生课外进行练习,加强课外指导;开设俱乐部的学校可以更好地把俱乐部与课堂教学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高航.运动教育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2]毛振明.新《标准》指导下的体育课该怎么上[D].成都:2003.

[3]贡娟.试论构件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2000(4).

[4]王健.试析体育课程考核与评价[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12).

[5]余爱铃.高校健身操教学模式的创新[J].体育学刊,2002(3).

猜你喜欢

比赛运动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选美比赛
不正经运动范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