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爷

2010-01-23王璐琪

中学生 2010年7期
关键词:传达室小孙子孙子

□王璐琪

聋爷

□王璐琪

我很后悔,没有告诉聋爷这封信对我很重要。我更后悔,那时候因为在意同学的看法,辜负了聋爷的热情。

(一)

我读小学的时候,传达室里有个多嘴多舌的老妇女很是讨嫌。她跟我们学生急躁粗暴,一旦见了老师,立即温柔和善,于是我们在背地里恶毒地说,最好让她又聋又哑,只管送信就行。我读五年级时她走了,找了一个亲戚来顶她。不知是否应验了我们的诅咒,她这位亲戚是个聋子,说话含混,年过半百,大家喊他聋爷。

聋爷接管传达室后在门口摆了小摊,从批发市场进些便宜的吃食和小文具卖给我们,赚个差价。据说这是学校特准的,因为这样就不用给他开工资了。

下课的时候这个小摊自然成了我们的集合地点。校门口的同行生意人不高兴了,每次聋爷出门,他们欺负他耳朵不好,面带笑容地骂他,骂得脏。可聋爷不晓得他们说什么, 见他们是笑的,便脸上笑着回了,态度谦恭而愉悦。于是众人哄笑一片, 聋爷闹不清楚状况,脸上依旧挂着笑。

聋爷起得早,骑着他的三轮车去批发市场进货,当他满载而归的时候学生才陆陆续续从四面八方赶来上学。几个小商贩撺掇淘气的学生趁聋爷蹬三轮车时从车后面偷拿东西。聋爷有时能感觉到,回头对那学生瞪着眼嘴里呜噜呜噜说话,脸上全是愤怒。等他停了车下来时,那学生早就笑嘻嘻地跑远了,边走还边喊,聋子。

我们学校的人都记得聋爷是如何送信的,他总是站在教室门口不声不响地等老师下课,因为他曾经在我们班闹过笑话。

一个夏日的午后,我们老师在教室中间站着,背对着教室门津津有味地讲课,大家听得昏昏欲睡。聋爷没留意老师在讲课,他径直走到讲台上开始擦黑板,黑板上是老师刚列的提纲。他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写谁谁谁的信,来自哪里。写罢拍拍手,声音洪亮字音模糊地说,来信了,请查收。唬得老师回头一看,黑板上他辛辛苦苦的板书已变为聋爷的歪斜字体,老师怒不可遏,上前驱赶聋爷。现在想来老师的态度是极其恶劣的,聋爷低着头走了出去。从此以后老师不点头,他不敢进教室了。

这个笑话传开后,学生们更爱取笑他了,我却对聋爷多了几分同情。

(二)

那时我开始尝试写作,明知道有信聋爷会亲自送到班里,还是忍不住去传达室问有没有我的信。聋爷便殷勤地在一堆来信中翻找,一般是没有的。我略有些失望的表情被聋爷捕捉到,他便从传达室追出来,执意塞几粒糖在我的手里。

一次我去买饮料,聋爷兀自问我,这学校可好?老师可好?

我说好,特意张大嘴拖长了音调,让他看清我的唇形。

叫我小孙子来上学,可好?聋爷又问,你班上好不好?

我语塞,不知聋爷的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由于急着回教室,依旧说好。

聋爷听罢很是高兴。

从那后他看见我就咧着缺牙的嘴笑,笑得整张脸犹如一朵盛开的金丝菊,我去买东西或者取信,他总塞我点零食。放学时我在路队里站着,聋爷老远瞄见我就拿着零食直冲我来,到我跟前也不说话,摸摸我的头把糖果递到我手里。周围的同学嘲笑地问我聋爷是不是我爷爷,未等我回答便开始起哄,一波赶一波,声音非常大。在这震耳欲聋的喧闹里,聋爷笑得犹如不谙世事的孩童,手舞足蹈地回到他的小摊上,再目送着我离开。他的过度热情让我尴尬不已。

六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聋爷到我们班找我,叫我出去后他他指指着着身身边立着的一个瘦高男孩孩说说,, 这这 是 我孙 子。 男孩目光根本不在我身上着陆,他无聊地晃荡着一条腿。聋爷讨好地看着我说知道我好,文章好,成绩好,请我帮助他孙子。我无奈地点点头,聋爷像得到了重要的承诺,高兴得有点发狂。

不日,聋爷领着他的小孙子进了我们班。那是一个闷热的下午,聋爷拖拽着他愣头愣脑的小孙子与老师在走廊里说话,一脸的央求。

班里有人议论说聋爷有心眼儿,忍气吞声就是为小孙子上这学校,明明是外校学籍,硬是磨着校长和老师挤进重点小学来,说得我也对聋爷起了疑心。

(三)

怕也是聋爷求了老师,聋爷的小孙子竟与我同桌。

借读生的身份显然让聋爷的孙子很不快,很少见他和聋爷说话,常常是熟视无睹地从传达室走过。聋爷也不责怪,他虽不和孙子言语,但每当他的孙子出现在他的视野里时,他定会停止手头一切工作专心致志地看着,等孙子消失在他的视线里,才乐不可支地重新进行手头的工作。

聋爷自娱自乐的行为全校皆知。他孙子倒是无所谓的样子,麻烦的是我。聋爷见到我更加热忱,拿了双份的零嘴儿,托我带给他的孙子。那些零食廉价而寡淡,已经不被六年级的学生喜爱,小孙子通常是扔了。

聋爷的孙子本身不爱学习,来这里之后功课跟不上更没有兴趣了,上课不是睡觉就是闹事。老师经常命他站到外面去,这正合他意,跑出去一玩就是一天。麻烦的还是我,聋爷经常找借口路过我们教室,盯着我身边的空位问我他来了没有,我不回答他就用殷切的目光望着我,我只好说来过。聋爷听了高兴得直搓手,丝毫不在意我满脸的不耐烦。

我至今还记得那天下午,阴阴的,下着小雨。正在上语文课,聋爷拿着把伞在我们教室外敲窗玻璃,说是找我。

肯定又有什么东西托我转给给 他他 孙孙 子子, 我 生气 地 走出去,这这次次打打算算对他不客气了。

等我出去后,聋爷把湿漉漉的雨伞夹在腋下,激动地在他的胸口内兜儿里掏,手颤抖地掏出一个雨水濡湿的牛皮纸信封,递给我说,看,看。

我看信封,上面是北方某杂志社的地址。我欣喜若狂,拿着信便跑进班里,甚至忘了给聋爷道谢。聋爷就趴在窗台上,用手抹掉玻璃上的雾气睁着喜气洋洋的眼睛看我。

我坐在位子上拆开信,上面通知我的一篇文章用在第几期杂志上,信纸一半是湿的,另一半湿了又被聋爷焐干了。这是我第一次在省外的杂志上发表文章,老师知道后在班里读了信,同学们在教室里鼓掌的时候,聋爷也高兴地在窗外鼓,夹在腋下的伞掉了,他弯腰捡起来夹好,继续鼓掌。

即便如此,我也不能再忍受聋爷了。我特意跑到传达室,告诉聋爷说以后信件我自己来拿,不劳烦他来送。聋爷眨巴着木讷的眼,不解地望着我,似乎没理解我的意思。这以后,有我的信他依旧亲自跑来送,依旧询问他小孙子是否来上课。

一次,我直言说,你孙子这一周都没来过。聋爷手足无措地看看我,怕我发火似的,低着头走了。我心里有些不忍。

(四)

当我从那个小学毕业后心里油然感到轻松,虽然我不愿承认那轻松一部分来自于摆脱了聋爷。

我的初中距离小学很远,我也再没见过聋爷,偶尔在街上碰见聋爷混成大哥的小孙子,提示我还有那一段记忆。

时隔两年,我上了初二。一个晚自习,外面在下雨,我在班里写作业,坐在门口的同学喊我出去,说外面有人找。我疑惑这个时间会是谁来找我,出去后见聋爷在教室门口倚着墙站着。

聋爷看见我后眼前一亮,哆哆嗦嗦地看着我笑,真不知他费了多大劲儿才找到我的学校并且摸到教室门口的。

两年不见聋爷更衰老了,还拄了拐杖,拐杖高了点,他的肩膀架在上面,腰部的衣服是悬空的。他不利落地拉开外衣的拉链,从内侧的兜儿里取出一封信,递交给我。是一个外地的读者,看了我小学时候发表的文章,便按照小学的地址给我写信谈他的读后感。

我看完信撞上聋爷焦急的眼神,便说,谢谢你。聋爷这才放松了点,手比划了一阵,看我始终都没明白,于是他放弃了,嘱咐我把信放好。我想送他一段路,他忙摆手,推开我,拄着拐杖就走,走得急,几近踉跄。

我有些怅然地看着他走远,后悔刚刚没有告诉他,这封信对我来说很重要,谢谢他这么远给我送来。

责编/东 东

猜你喜欢

传达室小孙子孙子
下棋
“传达室”“引领室”“连心室”“解难室”
——南京市栖霞区“老党员工作室”的故事
停水
孙子壵
里外都干净了
愚人愚己
孙子垚
孙子垚
里外都干净了
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