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图书馆所藏元刻善本易书提要

2010-01-17李关勇

周易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刻本朱子周易

李关勇

中国分类号:G25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82(2010)04-0067-03

山东省图书馆素以“易学专藏”、“海源阁专藏”、“地方文献”、“佛经专藏”、“金石拓片专藏”等著称于世,其中的“易学专藏”,是一座海内外屈指可数的《易经》文献宝库,包括古今中外对《易经》的注释、论说、考订和图解,以及专著、古易、易纬、易占等类书籍,其特点是数量多、质量精。本馆“易学专藏”来源于两部分:一是本馆历年入藏的易学书籍,约700种6000余册。二是卢松安先生捐赠的“易庐易学”藏书980种1064部3534册。计有抄、稿本约157种、元刻本2种,明刻本84种,清刻本及少量石印本、影印本、铅印本共约1410余种,日本版古籍30余种。易学收藏,蔚为壮观。山东省图书馆所藏易书版本最古者为《周易会通》及《周易本义集成》,均为元刻本。笔者于工读之余,作一考订,以就教于方家。

一、《周易会通》

《周易会通》十四卷,原名曰《周易经传集程朱解》,全名曰《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十四卷,附:《朱子启蒙五赞》、《朱子筮义》,元董真卿撰,元元统二年董馔闽中刻本。框高20.4厘米,宽13厘米。每半叶十一行,行十九字,小字双行二十二字,小黑口,四周双边。版心无字数,亦无书耳。前有元泰定五年董真卿序,元统二年董僎跋。有“孝陆”朱文印、“赵录绩印”白文印、“赵氏模鬯阁收藏图籍书画印”白文印等印章。

董真卿,字季真,元饶州德兴人。幼颖悟,潜心学问,尤邃于《易》。其父董鼎,字季亨,别号深山,受学于其族兄董梦程,而梦程自幼受学于家父、朱熹高足董铢,后又受道于朱熹高足黄干,故为朱熹三传弟子,著《书蔡氏传辑录纂注》六卷,其采拾诸家极博,不守一师之说,有功于《尚书》。元大德八年,董真卿受父命,随胡一桂读《易》于武夷山中。胡一桂,字庭芳,徽州婺源人。受《易》于其父方平,方平师从沈贵瑶、董梦程学《易》,贵瑶、梦程受朱熹之《易》于黄干。宋景定五年,一桂年十八,遂领乡荐,试礼部不第,退而讲学,远近师之,号双湖先生。所著书有《周易本义附录纂疏》、《本义启蒙翼传》、《朱子诗传附录纂疏》、《十七史纂》。

真卿之家传、师传均为朱熹嫡传,虽其父治《尚书》,其师精于《易》,然其治朱子之学途径同。真卿潜心于《易》,欲以“会通”为职志,以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兼容并蓄其师胡一桂之《周易本义附录纂疏》、天台董楷之《周易程朱先生传义附录》等著述,博采诸家,终成一完备之易著。

董氏著述,有其不满于时者。其在《周易会通·自序》中云:“四圣之书与天地并,其书广大精深,未易窥测,先儒传注逮程朱子至矣尽矣。讵非宋《易》乎?然文有古今之异,义有理象之殊。”古易、今易并行,“天下万世师尊之无异辞矣,但其经文体统传义主张各有攸当,不能合为一书,读《易》者犹病焉”。天台董楷曾有会编之作,“据王弼本分为高下字行,以别四圣二贤之《易》,已不能尽行,于《系辞》诸篇至近岁始出,不旋腫有废其例者矣”。董氏师胡一桂所著《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仅撮其要于诸儒之列,而天台本未及见也”。董氏随师学《易》于武夷山中,“会通”之思须臾于心。在读“朱子《本义》至《系辞上传》题下之注,及从伯父槃涧先生所录师训,通论一经之大体,凡例无经可附而自分《上系》、《下系》云者,与《本义》、《语录》叶韵之说”时,忽有所得,遂以其师著述体例为本,自成一家,即以孔子之传附伏羲、文王、周公之经,鉴于“今《易》乾卦义例,其合传之经则彖、象、文言混而不分,其附经之传则卦象、彖爻紊而无序”,故标列而次第之,使经传相统属而不相杂,“有经可附者附之,无经可附者则总附于六十四卦之后”,如此,则朱子之意而程子之传可合而观之。此外,“以四圣之《易》各标经传于其首以别之,虽不分卷而先后之序已明,程朱传义夹注其下,名曰‘集解,而以‘程子、朱子曰别之,既不异书,则理象之旨咸在。《系辞》以后,程子无传,姑以经说补之”。天台董楷所编,程子朱子皆有语录,“程子语录尽用天台董氏所纂,又遍阅程子诸书及其他纂录之文,复采其未备者增益之。而朱子语录除董录外,多用其师所编,亦复博览文公诸书及其他纂录之文,采其未备者增益之,大约各以顺经文为序,杂碎之说居先,通论经文者次之,旁及他爻他卦及朱子语中沦程传本义处又次之,称程子语、朱子语以相识别,而总谓之‘附录,而以程子、朱子语别之”。“诸家之说,惟音训以吕氏为主,悉附经文”,其他可互相发明者,全用胡氏纂疏,“各广以闻见之所及,翼于语录之次,名日‘纂注,而以某氏日别之”,管窥所得,董氏将之附于卷末,合而名之日“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其书自序、凡例后有:程子门人姓氏、朱子门人姓氏、引用群贤姓氏、《周易》经传历代沿革、《程子易传序》、《程子易序》(附上下篇义)、《朱子古易后序》、《朱子易学启蒙序》、程子说易纲领、朱子说易纲领、朱子易本义图、双湖胡先生本义附图。卷后附录朱子启蒙五赞、朱子筮仪。可谓毕具。其后定名为“周易会通”,正如“凡例”中曰:“是编虽以程朱子二家全书为主,然于理之所聚而不可遗,理之可行而无所碍者,历代诸家之说莫不究揽,故总名之。”明杨士奇因称此书为集易学之大成者。《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其变易经文,则不免失先儒谨严之意,可不必曲为词耳。”

此本为元元统二年董僎闽中刻本。董僎,董真卿子,未见著录。其于董真卿序后有跋曰:“《周易》经传自汉诸儒以来,纷纭不一,欲速好径者,则混淆而莫分,嗜古复初者,则离析而难读,家君授受之际,颇欲更定编集,以程子朱子《易传》、《本义》合为一书,而未能决,乃筮之,遇师之坤,于是尊经以统传而不失于古,订传以附经而且便于今,合程朱传义之全,采诸家注释之要,馔幸供检阅参校之职,久已成书,不敢私于一己,负笈闽关,谋镌诸梓,庶几家传而人诵之,时元统二年岁在甲戌九月朔旦,男馔百拜专记。”此跋为定元元统二年董僎闽中刻本之依据。

据《中国善本书目》稿本,此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北京市文物局、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吉林省图书馆。后三家各存一卷。此元本后有明洪武二十一年务本堂刻本,上海图书馆、台湾故宫博物院有藏,《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善本书目》著录。明洪武刻本《目录》后有牌记:“洪武戊辰年建安务本堂重刊”。元本当为其母本。后有清康熙十九年通志堂刻本,徐乾学刻《通志堂经解》收《周易会通》十四卷,有纳兰容若序,董真卿自序,董馔跋。纳兰容若序日:“乃敢析合经传,集四圣二贤及历代诸儒之说以备一书,其亦勇于自任者矣。虽林黄中、袁机仲之说,双湖诋为惑世诬民者,季真或有取焉,其亦善于言《易》者矣。”此通志堂本不知具体出自何本,然其母本必然为此元刻本。通志堂本后有《四库全书》本、《搞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严灵峰《无求备斋易经集成》本等。据《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总目》,《荟要》本据通志堂本缮录,据元董馔本、明杨士奇本校对。《无求备斋易经集成》本据通志堂本影

印。

此本钤有赵录绩三方印。赵录绩,字孝陆,安丘人。工词曲,嗜藏书,精版本目录之学,为王献唐所推重,称山左版本目录第一人。其藏书见于著录者凡七百余种,其中善本二百二十四种,最著者有宋刻本《真西山读书记》等九种,而《周易会通》赫然在列。录绩卒后,其藏书散出。抗战胜利后,其家人以善本书籍一批售于山东省图书馆,《周易会通》十二册入藏焉。惜是书上函六册残。

二、《周易本义集成》

《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元)熊良辅撰,龚焕校正,元刻本。存七卷(卷六至卷十二)。框高19.7厘米,宽13.5厘米。每半叶十行,行十七至十九字不等,小字双行,二十三至二十六字不等,细黑口,或粗黑口,四周双边,三鱼尾。黄麻纸,钤“路”、“大荒烬余”印。

熊良辅,字任重,号梅边,元南昌人,举元仁宗延祐丁巳乡贡,后试礼部不第,归训徒乡塾,研究《易》旨。除《周易本义集成》外,又有《风雅遗音》、《小学入门》行世。

良辅早师遥溪熊凯学《易》,复得《易传》于凯之友泉峰龚焕。熊凯,字舜夫,元南昌人。以明经开塾四十年,时称遥溪先生。龚焕,字幼文,一作右文,号泉峰,元龙兴路进贤人,通《五经》,师饶应中,以明体返躬为务,居泉峰。大德壬寅,泉峰先生授徒泉山之麓,“良辅分教小学,山深日长,因得肆意于《易》,取诸说而涵泳之”。复以“篇帙繁大,众说纷错,时有得失,乃以己意采辑成编”。此编以朱子《本义》为主,取诸家之说与《本义》意合者录之,或与《本义》不合而得似其旨者,亦“备录以相发明,名日《集疏》”,泉峰先生亲为校正,其后间有所得则补之。“至大辛亥,良辅以所得复求是正,而二先生病不起矣,自是遗编独抱,不敢废坠,重念义理无穷,学无止法,期有所得,以卒初志,且欲使二先生之学万一可传于后也,于是缮写成编,凡一十三卷,藏之”,会延祐丁巳乡试,良辅以《易》贡,而同志益信其说,“闵其久勤,间出工费,勉锓诸梓”。

此本日《集成》,因陈榉名之。陈榉,字孟实,号实斋,元盱江人。其为此本作序,序中曰:“读任重是编,以《本义》为主,而诸家之说附见,犹乐之有众音也,犹音之有清浊疾徐,使之各有节奏者也,其于朱子之大成盖洋洋乎盈耳矣,三复不能舍,敬题其编首日《周易本义集成》。”

此本见于大陆者仅二部,一部藏于国家图书馆,为元刻明修本;另一部藏于山东省图书馆,为元刻本,缺前五卷。康熙十六年徐乾学刻《通志堂经解》,收《周易本义集成》十二卷首一卷,有纳兰容若序,元熊良辅自序,元陈榉序。纳兰容若序中曰:“自《周易传义大全》行而世无知朱子《易》之为古文也久矣。……得是书庶可一正之乎。良辅所采摭,自唐迄元凡八十四家中,姓氏多不著者,于以见《易》书之多,后世不可得尽见,犹赖是书以传,亦可尚也。”除通志堂本外,尚有四库全书本,此本自通志堂本出,然则此元刻本为传世版本之祖,洵校雠考镜之所必资也。

此本钤有“路”、“大荒烬余”两方印,可知曾为路大荒箧中之物。路大荒,原名鸿藻,字笠僧,山东淄川人。蒲学大师。年十五始治《聊斋》,初肆力于蒐集蒲松龄有关著述,后悉心于蒲氏遗著研究,为蒲学研究拓荒者。抗战胜利后,任职山东省立图书馆,董理古籍。大荒酷嗜金石碑帖,每遇善本,多方购求,其所藏元本《周易本义集成》,便为其箧中宝物之一,后捐献给山东省图书馆。

责任编辑:刘保贞黎馨平

猜你喜欢

刻本朱子周易
小金鱼
古人做书为什么不加页码
多肉
朱子涵 叶子衿
《豫》卦释义
甜甜的“蝴蝶茧”
《大戴礼记》版本新论
《齐东野语》版本述略
驴画家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一)目录(周易经传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