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学术总结

2010-01-17林忠军

周易研究 2010年4期
关键词:经学易学学者

林忠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各位朋友:

经过两天紧张而有序的讨论交流,本次“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圆满完成了大会既定研讨议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国际易学大会、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海内外2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切磋问辨,围绕郑玄与经学的一系列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下面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本次大会所取得的研讨成果做一简要总结。

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39篇,著作2部,反映了当前海峡两岸郑玄与经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郑玄经学研究的总体思路及其融合今古文经的历史问题上,有的学者提出郑玄经学研究的总体思路应该是纵横结合,一方面,具体分析郑玄经学体系的诸建构内容,评说其经学造诣及其体系特征,另一方面,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历史比较中,为郑玄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价值准确定位;有的学者在诠释学的视野下论述分析了郑玄的经学文本诠释学,对郑玄经学的文本语言诠释和文本思想诠释及其体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启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有的学者考察了宗主古文经的郑玄与今文经的关系,指出郑玄在学术上对今文经学有非常明显的承袭,其经学中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引谶纬以说经等,都表现出鲜明的今文经学的色彩;有的学者对今古文经学在两汉的发展与演变情况进行了详细而信实的梳理,对今文经学内部的分化与争论问题的考察尤见新意。

其次,郑玄易学研究较为突出,从文献到思想都有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从总体上论述了郑玄易学的特色,指出郑学解《易》能揭出其中心,既不拘泥于古人之巢穴,又不流于卜筮术数之旁门,是融象数与义理为一体的易学系统。有的学者对郑玄以礼注《易》的方法做出了富有反思精神的专门研究,对郑玄以礼注《易》的前提、渊源、运用与拓展,以及该方法的价值与影响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郑玄易学中的爻辰说是本次会议郑玄易学研究的一个小焦点,数位学者都指出郑玄爻辰说与律吕音声说密切相关,但有的学者认为爻辰说本于律吕,有的学者则认为是爻辰说影响了中国古代的音律学说;有的学者指出郑玄易学以爻辰说为代表的独特语境相当完备地传达了汉代经学的人文礼乐精神及其整个哲学文化价值系统。有的学者比较分析了马融易学与郑玄易学的异同,特别指出马融、郑玄均重视以《易传》解《易》,这对于汉晋时期以传解经传统的形成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学者对两汉易学从孟喜、京房直到郑玄的气化宇宙论进行了探讨,揭示了卦气说在汉易气化宇宙论中以“时”与“气”为核心观念的易学史意义。有的学者考察了清代的郑玄易学研究,对清人辑补郑玄《周易注》的情况、清人关于郑玄易学方法的争论、清人郑玄易学研究的特色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辨析。有的学者在哲学史的脉络中对郑玄的“太易”范畴做了辨析,指出郑玄“太易”说在中国古代本体范畴的逻辑发展链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三,在毛诗郑笺、三礼注及郑玄与纬书的研究上,有的学者探讨了郑玄笺注在音训史上的成就,指出郑玄建立了“就音求义”的训诂原则,而且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郑玄对古代文献中的音训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有的学者对毛传与郑笺在礼制和名物典章上解释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郑笺在解释礼制上多异于毛传,至于二者之长短,则需要细心辨别,不可一概而论。有的学者专门对《诗经·小雅·常棣》郑笺所释“不”字之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资料详实,考证精到。有的学者探讨了郑玄所注的《礼记·中庸》篇,指出郑玄以礼释“中”体现出郑玄经注中的现实关怀和企慕圣贤的精神追求。有的学者具体分析了郑玄《中庸注》对孔子“从周”问题的解释。有的学者对郑玄《论语注》的成书、流传与辑佚以及郑玄《论语注》的注释特色做出了深入的研究,指出郑玄《论语注》以古学为宗,而又兼采今学,是会通今古学以解释《论语》的代表作。有的学者对郑玄注解纬书的情况加以考论,指出谶纬之说本于战国邹衍,西汉今文家以谶纬乱经,而郑玄注纬则上极天道,下尽人事,实事求是,并无炫奇之意。有的学者对历史上《孝经郑注》的真伪问题做出了详尽的研究,为学界进一步探讨郑玄《孝经注》的思想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学基础。有的学者则从总体上探讨了郑玄著作的整理辑佚工作。还有学者论述了郑玄笺注中的教化思想,指出郑玄以《诗谱》提出诗教纲领,并在《毛诗笺》中主要通过兴义的阐发具体说明了施行教化的措施和手段。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周易》经传及出土易学文献进行了探究,如楚竹书《周易》文字意义的训释问题、《周易·大畜》“何天之衢”的字义、《杂卦传》是否存在错简的问题等做出了严谨的考证。

总而言之,本次会议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特征,既有宏大的基础问题的研究,也有专门的细微问题的分析。通过两天的探讨交流,我们看到在郑玄与经学研究上,有些方面已经非常深入。如郑玄易学研究;而有些方面则比较薄弱,如郑玄三礼注研究,特别是在郑玄三礼注的思想文化内涵上尚需更多的学者去钻研、去挖掘;大家都普遍认识到郑玄经学的重大学术价值和重要历史地位,但在形成正确历史评判的基础上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反思性研究。我们相信,在海峡两岸老中青三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下,藉着当前学术研究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在不久的将来郑玄学术研究以及中国经学研究必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责任编辑:张克宾

猜你喜欢

经学易学学者
评《明初经学思想研究》
经学与当代中国
魏晋南北朝经学的演变与更新
程门立雪
《雕菰楼易学五种》
大学者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
四种易学语言
海峡两岸郑玄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二)目录(易学史研究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