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
2010-01-17王振宏,王克静,游旭群
王 振 宏,王 克 静,游 旭 群
(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在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成为核心教育教学目标之一。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制约。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都会体现出来,感召着学生,给学生以创新的信念与精神,引导着学生的创新。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因素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也首先要求教师要自身进行变革,教师能否进行教学创新,能否接纳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依赖于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教师创新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在理论上进行一定的梳理和辨析,能够为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师教育发展、培养创新型教师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创新动机
教师的创新动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部工作动机与成就动机。人们做什么不做什么?行为的努力程度与坚持性首先取决于他的行为动机。对于教师来说,在教育教学中能不能够努力工作与投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其工作动机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内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内部动机是相对外部动机(extrinsic motivation)而言的,是指工作或活动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来自个体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内部动机包括兴趣、好奇心、挑战感等;[1]而外部动机是工作或活动的根本原因与动力来自个体对于活动结果能够带来外在的报偿。阿玛布丽(Amabile,T.M)[2]认为内部动机是创造的心理基础,当人们被工作本身的满意和挑战所激发而不是被外在压力所激发时,才能表现得最有创造力。赫尼斯(Hennessey, B.A)[3]提出在进行创造活动时,个体需要进入一种不太关心结果而更享受过程的“忘我”投入状态,对自身表现的过分关注会干扰创造活动的进行,而对活动本身的兴趣则有利于创造活动的进行。如果个体的内部动机水平较高,就会主动地提出任务,积极地对当前情境以及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搜索,以产生各种可能的反应,即使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如竞争、评价等),个体也会保持开放的心态并能够敏锐地知觉到刺激中较为隐蔽的与解决问题有关的重大线索,敢于冒险,富有挑战性,思维新颖、独特、流畅,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首先涉及从事教育工作的内部动机,教师要对教育教学工作本身具有感情,有兴趣,感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挑战性。如果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被外在的报偿所决定,是出于一种完全的利益驱动,其工作的创造性必然受到影响。
作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也要有较强的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个体在活动追求超越一般标准,达到一个自己设定的优秀水平的要求,成就动机是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性、倾向、欲望或需求。麦克里兰(McClelland,D.C)[4]曾经研究了个体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后提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这个国家在这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是密切相关的,社会成员的成就动机是促进该国家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成就动机是创造性人格因素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创造力的显著预期要素,教师的成就动机无疑也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教师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会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体系,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内容,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达到一个更加理想的水平。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产生成功的满意感,才能够体验到教育教学的乐趣。因此,教师的成就动机也必然是教师创新动机的重要部分。
二、创新情感
与内部动机密切联系的人格因素就是情绪情感因素。如前所述,教师内部工作动机的核心成分就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感受到教育教学工作的乐趣。但教师的教育教学情感不仅仅是这些方面,包括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热情、激情,包括对于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也包括一个积极的心境和乐观的情怀。积极的情绪情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这一点不论从实践经验方面还是从科学实证研究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关于教师的情感因素,以往大量研究认为教师的积极情感对学生高效率学习和健康成长具有促进作用[5-6]。实际上教师教学情感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教师的积极情感也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源泉,是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重要构成。
教师对教育教学充满感情,热爱教育教学,尊重学生,具有强烈而炙热的工作激情,就保证了在教育教学中能更多的投入,运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创新的主动性。教师对教育教学充满感情,热爱教育教学,就能够更多的吸纳新的教学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寻求教学内容的变革,更容易接纳新的课程要求和目标。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教师的情感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完整人”的教育,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影响因素。罗杰斯曾指出:“倘若我们十分敏感,我们就能够创造性的思维和观念,这些思想和观念常常在淋漓尽致地表现我们的情感之际出现,并且源于这种淋漓尽致的表现”。[7]只有充满感情和激情才会有洞察力和感悟力,才能够充分地运用新的方式看待事物,在熟悉的看法中发现新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热爱教育教学,对教育教学充满感情,同时教师也要具有积极乐观的心境,即具有积极的情绪。阿森(Isen, A.M)等研究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表现出更高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决策更全面。[8]福瑞迪克森(Fredrickson,B.L)提出的积极情绪拓展和建设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认为积极情绪比如快乐、兴趣、满意等能拓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在一般条件下促使个体冲破一定的限制而产生更多的思想,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能够更新和扩展个体的在线认知空间。[9][10 ]阿森也提出积极情绪之所以能够促进个体的创造性、成功的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效率,主要是因为积极情绪对于认知活动有三方面的影响:即积极情绪为认知加工提供了额外的可利用的信息,增加了更多的可用于连结的认知成分;积极情绪扩大了注意的范围,导致更综合的认知背景,增加了相关问题的认知要素的广度;积极情绪增加了认知灵活性,增加了认知连结的多样性。即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思维更开放、更灵活,能够想出更多的问题解决的策略。因此,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形成一种积极的情绪风格(positive emotional stlye)。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境,对于常规性工作是重要的,对于创造性开展工作更加重要,是教师教学创新的重要动力。
三、创新信念
教师要有求新求变的意识,有创新的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师往往容易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风格,这对于教师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教师一旦形成较为稳定的教学模式,就不容易改变,尤其是对于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很长时间的教师来说,更容易是这样。但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对于教育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目标,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念,不断变革自己的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教学革新。我国目前的新课程改革,就要求教师改变其固有的、不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由知识传授型教师转向创新型教师,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由传统教学方式转向现代教学方式等。目前我基础教育中新的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这种困难也自然包括来自教师自身的因素,他们已经习惯于已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要改变已有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习惯,他们就遇到了情感上的困惑。[11]提高教师的变革与创新意识,就会极大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进程与落实的力度,这就为新课程改革、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性的基础。作为教师,创新意识、变革精神如果成为一种人格内涵的话,任何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会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和责任。
教师的创新信念不仅是指教师要有明确的创新意识,同时教师也要对教育教学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抱有积极稳定的信念,即具有较高的教师效能(teacher’efficacy)。[12]教师效能是指教师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业任务完成的信念和对自己如何很好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能力信念。教师效能包括一般教学效能(general teaching efficacy)与个人教学效能(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两个方面。[13][14]一般教学效能是指教师把自身的教育教学作用与家庭等环境因素相比认为哪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的信念,如果教师认为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师的教育教学作用比家庭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表明一般教学效能高。个人教学效能是指教师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自信,如果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教好最困难最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表明他们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自信,因此具有高的个人教学效能。研究表明,教师效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的具有广泛的影响,教师效能与教师的教学改革意愿、教师的紧张水平以及职业意愿是相关的。具有高的教师效能的教师表现出更积极的教学革新意愿,具有低的人际紧张,喜欢自己的教师职业;而具有低的教师效能的教师教学革新意愿消极,具有高的人际紧张,不喜欢教师职业。[15]具有高的教师效能的教师愿意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注,注意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同时具有高教师效能的教师表现出积极的教学态度和积极的情感,热爱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宽容接纳、公平民主,很少批评学生,也表现出很强的管理能力。教师效能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期望价值、自我效能和情绪情感活动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因此,具有高的教师效能也是教师创新人格因素的重要方面,无论是对于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还是对未来的教师,要提高他们的教师效能,使得他们坚信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作用是关键的、核心的要素,同时教师也对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充满信心。
四、创新性格
对于创新人格因素,以前研究多关注了创新性性格特征。作为创新型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性格特征尽管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创新型教师应该具有自信、勤奋、奉献、独立、自主、进取、合作、开放、包容、富有想象力、善于思考、有责任心等性格特征。①自信。包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包括具有高的个人教学效能,是创新型教师的重要性格特征之一。②勤奋。勤奋勤劳是任何工作成功都必须的,是现代人性格不可缺少的方面,创新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然要具有勤奋、勤劳的品格,这样才能够愿意付出、坚持付出辛勤的劳动。创新型教师在工作中要有韧性和抗挫折的能力,在创新教学中遇到挫折与困难能够坚持,不放弃自己的目标,直至成功。③奉献。奉献与有责任心,大凡教育家,无一不具有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而教育家也无一不是变革家,无一不是创新型教师。④独立。在性格类型中,场独性与场依从性是一个基本的维量。场独立性的人是独立、自主的,能够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独立的发现。性格的独立性与创新性密切联系,在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研究中,已经指出要培养儿童的成就动机,首先重要的就是培养儿童的独立,母亲对儿童的独立性训练与儿童的成就动机显著正相关,而如前所述,成就动机是创新的重要动力系统。保持独立性与自主性是创新的前提,没有独立与自主,就不可能有创新,但独立与自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合作,相反既要独立自主又要合作,要广泛的学习他人、借鉴他人,继承是超越的基础和起点。⑤进取。创新型教师需要有进取心,要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⑥反思性。创新型教师之所以能够在教学上不断创新,源于他们会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批判自己的教育教学,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否定之否定。反思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基本理念,[16]反思也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的品格,教师要不断思考要使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在哪些方面取得进步,教师的教育教学尤其是教学是否对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这样的帮助,而不是套用固定的模式,给学生一成不变的内容。反思性与灵活性密切联系,也与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修正密切联系,与教育教学创新密切联系。⑦开放与包容。开放性是人格的一个重要内涵,只有开放与包容,才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看到更高的目标,才能够仰望星空。在比较中发现不足,发现不足才能改进不足。教育要面向世界,也是对教师人格境界提出的一个历史的要求。只有具有这种人格素养,才能够向世界看齐,在全球的背景下看待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的教学,进行教学创新。开放与包容是一种世界精神,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更是一种人格的素养。教师具有开放与包容的人格素养,就能够积极的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在比较中不断向新的目标前进。
五、教师创新人格、能力与创新人才培养
教师创新人格是教师完整人格的一部分,但教师创新人格除具有一般人格的感召力之外,教师的创新人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推动教师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推动新课程的实施,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见图)。具有创新人格的教师才能够不断寻求把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结合起来,把知识世界转变为意义世界,不断寻求新的方法与途径组织教学,教学革新成为一种自觉和主体精神。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就会影响新课程教学的落实,影响学生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这样,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人格的形成,教师的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精神面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激励他们的创新愿望,影响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同样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也会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解决问题总是有些新思路、新的方法,总是能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对学生就起到一种直接的示范作用,学生就会从中受益。教师只有通过自己的创新行为示范和对学生的研究指导及训练,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创新型教师、教学创新与创新型学生培养的关系图
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与创新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才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创新人格因素,而缺乏创新能力,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就受到了限制。即使有再高的创新热情和愿望,创新能力缺乏,教育教学创新就不会成功,就不能够达到期望的教育教学目标。教师的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活动,教育教学创新才能够成功,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够实现。同样,教师的创新能力发挥也是离不开创新人格因素的作用,没有创新人格因素的作用,创新能力的发挥就缺乏动力和活力,教育教学创新就受到了限制,新课程改革就成为一种被动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培养也就受到了影响。尤其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作用于教育教学创新,促进教育教学创新,提高教育教学创新水平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
综上所述,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是多方面的,重视培养教师创新人格,在教师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培养新型教师的要求,是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要方面之一。更加重要的是培养教师的创新人格因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格与创新能力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步骤。当前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下,培养新型教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因素的教师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重任,成为国家战略与意志。在教育实践中培养教师的创新人格,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在教师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为未来的教学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已经成为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期待与要求。
[1] Deci E L,Ryan R M.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s:classic definitions and new directions[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0( 25) :54-67.
[2] Amabile T M.Creativity in context:update to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M].Boulder,CO:Westview Press.
[3] Hennessey,B.A.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3,47(3):253-271.
[4] McClelland,D.C.How motives,skills,and values determine what people do.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5(40):812,825.
[5] 朱小蔓.情感教育的意识及其特殊机制[J].教育研究,1993(7):31-36.
[6] 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张其志.罗杰斯的创造性教育思想简述[J]. 外国教育研究,2000,27(4):14-18
[8] Isen A M,Daubman K A,Nowicki G P.Positive affect facilitate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1122-1131.
[9] Fredrickson B L,Branigan C.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the scope of attention and thought-action repertoire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5,19(3):313-332.
[10] Fredrickson B L.The value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Scientist,2003(91):330-335.
[11] 操太圣,卢乃桂. 抗拒与合作:课程改革情境下的教师改变[J]. 课程.教材.教法,2003(1):71-75.
[12] 王振宏. 国外教师效能研究述评[J]. 心理学动态,2001(2):146-150.
[13] Gibson S,Dembo M H.Teacher efficacy:A construct validation[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4(76):569-582.
[14] Woolfolk A E,Hoy W K.prospective teacher’sense of efficacy and beliefs about control[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1):81-91
[15] Tschannen-Moran M,Woofolk A E et al.Teacher-efficacy:Its meaning and measur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8(2):202-248
[16]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