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论

2010-01-15姚亦梅

四川建筑 2010年6期
关键词:天际线物流园区园区

朱 艳,姚亦梅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31)

现代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浅论

朱 艳,姚亦梅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 610031)

将物流园区视为现代物流业的空间载体,园区的建设需要结合物流需求、用地特性、环境等因素,从规划设计层面寻求对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引导方法,尽可能设计出宜人的空间尺度,更好的发挥空间价值

物流园区; 外部空间; 环境设计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物流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极具增长前景的新兴产业,受到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现代,许多物流园区以一种新型的用地形式出现在城市外围地区,园区缺乏美感的外部空间设计使它常常成为城市郊区化、城乡结合部落后的象征。作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工作者,笔者认为,一切城市用地都可以城市设计的手法进行研究。

1 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基础

由于物流业的特征,使工作人员对园区外部空间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物流园区的园区环境是由外部空间和建筑实体共同组成的。

1.1 物流园区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园区分类与基本要求》(GB/T 21334),物流园区的标准定义是: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区域,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

物流园区应是作为一个空间概念而存在的,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概念一样,是具有产业一致性或相关性、且集中连片的物流用地空间。它是物流中心的空间载体,但不是物流的管理和经营实体,而是在组织物流管理和服务及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兴产业组织形态。

1.2 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的要素

物流园区是一个空间综合体,尽管在类型、在功能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城市空间层面,物流园区都是由物流作业空间、展示交易空间、行政办公和生活配套空间组成。对于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设计研究,体现在园区整体空间与城市天际线的和谐统一、建筑室外空间、道路空间、广场空间、绿地空间等方面,它应该由建筑尺度、建筑界面、小品设施、铺装、道路和植物等空间硬质要素以及使用功能、活动内容与文化内涵等空间软质要素共同构成。

2 我国现代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指导理论的缺失

对于现代物流园区的立项、建设,多由物流、交通、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通过对其产业发展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后决定,少有规划学者城市整体结构、内部空间布局、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等城市设计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规划和指导。

2.2 外部空间时代性不强,缺乏特色

一方面园区建筑形态还停留在单纯仓储层面上,传统的仓储建筑空间在高科技下已经不适应现代物流对它的需求;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有了新的指导内容。

现阶段物流园区建设对外部空间的处理上存在着千篇一律的情况,形态单一,空间处理比较潦草;规划者考虑更多的是实体建筑的布局导致外部空间的特色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

2.3 建筑空间尺度不适

由于我国对物流园区建设用地结构以及建筑面积方面尚未形成一套统一的标准,出现了现在物流园区建筑盲目追求大规模的局面,仓储建筑尺度过大,界面单一,仓储建筑与园区内配套的商业建筑、管理办公建筑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建筑缺乏整体的和谐统一,没有形成良好的空间序列,缺乏美感。

3 物流园区外部空间设计思路与策略

3.1 园区形象的引导

3.1.1 界面

图1 以方格为基本单元的建筑界面

界面是外部空间的实体围护面,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空间的氛围。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出现和应用,建筑界面在体现园区特色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园区的建筑界面应融建筑于空间环境之中,可渲染一种强烈的工业气氛(图1)。

简洁实用是现代物流园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因此建筑界面也简洁明快,无需刻意的纹饰,多数以方格为基本单元的格式化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尽管如此,几乎没有两个建筑界面是一样的,同样的方格,因为不同的切分和组合方式及不同的颜色或材质处理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

3.1.2 色彩

图2 鲜亮的建筑色彩

物流园区内以物流生产为主,展示在各位观众面前的有:大型起重设备、堆场内的各种材料,各种生产过程中的加工半成品和成品等等,可以说是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形状各异,色彩各异。因此,在物流园区的展示交易区、行政办公区可选用比较鲜亮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新兴工业园区的健康向上的形象。立面处理上以一些构架结构活跃空间形体(图 2)。而在物流作业区,仓库建筑可选用冷色调,淡雅的颜色,如灰色、浅蓝色,这样才能在各种机械设备中占据绝对的位置,给人以清爽干净的感觉。

3.2 道路——满足作业流线

物流的产生是以运输为主题的,道路作为园区景观的第一构成要素往往是具有主导性的,其它要素都沿着它布置并且与它相联系。因而,道路在物流园区中绝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物流园区景观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于道路景观,路景是最能体现企业活力的窗口。

在物流园区中道路断面主要考虑到重型车辆的通行需求,同时通过宽阔的林荫道来美化物流园区的环境,在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使自行车和卡车共享道路;设置较宽的隔离带,方便大型车辆调头,必须要设置足够的车道数目,尽可能使道路通畅无阻。

3.3 环境人性化设计

对于物流园区而言,绿化并非其最核心的要素,但却绝对是必须要素,在园区绿化景观的引导上,可以结合道路及交叉口对道路绿化进行设计和安排,保证车行与人行的舒适感受。在保证地块内作业、运输空间的前提下,对建筑外部空间进行不同植物的搭配,避免仓储用地空间的单独,美化工作环境。实际上,园区内绿化区域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园林景观和美化环境、就业人员休闲和活动场所、公园式的生活质量和新鲜空气都将使园区更加具有吸引力。

物流园区的景观规划应做到点、线、面结合,以园区主景观轴线、绿化带为主轴,园区道路为骨架,中心绿地、会展广场、街头公园等为点缀,并重点强化节点和沿街立面设计,强化城市意向。园区集中绿化以草坪为基调,以观赏树作为点缀,创造出植物的层次,形成简洁、活泼明快的景观效果。园区道路绿化及场地周围以本土树种为主。同时也适当配置观赏价值好的花灌木和花卉衬托。

3.4 城市天际轮廓线的补充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审美对象中最具有感染力、震撼力的形态要素。城市天际线景观节奏韵律的产生与城市用地布局密切相关。都市核心区的CBD商务建筑群往往是景观轮廓线的波峰,而居住建筑和开敞空间则是构成波谷的要素,而物流园区往往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物流园区底层的仓库建筑同时也是构成天际线谷底的元素,物流园区中商务办公建筑群则掀起了城市天际线的有一个小波峰。因此,可以说,物流园区的建筑群体构成了城市天际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天际线的完美补充。

4 结束语

物流代表着一种人类全新的生产运输方式,其独特的构成模式和文化内涵,体现着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的和谐共生。但是物流园区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新形势的历史并不很长,尤其是我国的物流园区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有关物流园区空间规划层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但从微观设计的角度的成果并不常见。本文针对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外部空间进行具体细致的研究,并综合考虑园区建设主导因素——人对物流园区的影响,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工作已获得较为真实和详尽的资料,在此希望对物流园区外部空间环境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新方法。

[1] (日)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2]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

[3] (丹麦)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张锦.物流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5] 王颖,王新哲,惠英.理想空间——现代物流园区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TU984.13

A

2010-03-15

猜你喜欢

天际线物流园区园区
芜湖滨江天际线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FULL TEXTS TRANSLATED FROM CHINESE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面向优势选择评价的天际线方法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