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建设研究——以成都锦里为例
2010-01-15赵海荣
赵海荣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建设研究
——以成都锦里为例
赵海荣
(山西大同大学商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历史地段RBD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与其旅游、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结合起来,已成为城市新的要素空间。文章基于场所理论,构建了历史地段 RBD的建设的各种要素—建筑风貌要素、空间格局要素、文化活动的要素、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通过分析成都依附于武侯祠的 HRBD-锦里,指出场所理论在设计HRBD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历史地段RBD; 场所理论; 建筑风貌; 锦里
1 历史地段游憩区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1.1 城市RBD的研究进展
城市RBD目前是城市旅游的研究热点,一些学者已经从定义、类型、功能、形成机制、演变、空间结构等方面已经作了研究,俞晟、何善波认为城市 RBD的空间主要表现形式……[1]。张晶,杨红烈对 RBD具有的功能做出了分析……[2]。卞显红、张树夫把城市 RBD的旅游购物功能和城市休闲功能,专门对城市的 RBD的旅游功能作了分析[3]。吴必虎认为 RBD的形成必须以游憩中心地为基础,形成一定规模门槛人口和吸引范围[4]。RBD的实证研究相对于理论研究来讲成果较多。国内的学者古诗韵、保继刚对广州RBD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对城市发展(城市商业、城市游憩、城市交通和城市地域空间)的影响作了分析[5]。吴郭泉,张衫,刘水良分别对桂林、成都、广州市北京路的RBD进行了研究[6~8]。
本文在界定历史地段RBD概念的基础上,基于场所理论对历史地段RBD的建设作了研究。
1.2 概念的界定。
所谓“历史地段”是能够集中反映城市自然景观演变、历史文化发展、社会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精神的,并包含着城市的历史的特色、特质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城市的价值与城市人的心理归宿要素。离开这个历史地段这个城市的个性化属性就没有了[9]。如北京故宫、上海豫园、成都的文殊院、武侯祠等。RBD的概念于1970年由Stands field和Ricker在研究旅游区的购物问题时,为描述这类旅游地的结构和功能特性首先提出的,他们给RBD的定义是:所谓的RBD就是季节性涌入城市的需要、城市区内集中布置的饭店、娱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街区。Sm ith则认为RBD是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有各类纪念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档等高度集中的组成的一个特定的零售商业区。国内学者保继刚、古诗韵定义的RBD是城市中以游憩与商业服务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0]。本文所研究的是RBD中一种类型即历史地段RBD(HRBD)。本文定义为依托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段或街区,辅以其它地方特色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供本地居民或旅游者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等特定区域,是城市游憩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场所理论及应用研究
2.1 场所理论
场所理论又被称为场所感精神。它是于 1980年由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的。场所就是人们所存在的特定空间。场所精神指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它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11]。
诺氏认为,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了场所所在城市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征等内涵。这些丰富的空间表现形式又成为本地人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可以产生精神上的归属感。
诺氏的场所理论是创造有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栖居,但是申引到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的建设中,就是要求这个特定的场所以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表现形式,使城市居民唤起心灵深处“情感家园”的认同,肯定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的含义,同时使外地的游客获得独特的、难忘的、真实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历史地段RBD的建设中要重视物质与非物质方面的场所感的塑造。
2.2 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
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见图1。
图1 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
2.2.1 建筑风貌要素
在历史地段RBD的建设当中,建筑要满足现代商业购物的需要,又要尊重历史地段的传统文脉。重视建筑的形式、尺度、材料、颜色、符号及门窗、墙、的装饰。从而达到与历史建筑形似和神似。除此以外,其辅助建筑要素街道家具(凳、广告招牌、盆景、指示牌、垃圾桶等街头小品)及其他细部建筑等处理方法也是一样。同样要体现传统古街的氛围。
2.2.2 空间格局要素
要保留传统商业街空间尺度的特征。(1)街道的长度。它是步行街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步行距离和步行时间过长会使人感到疲劳失去逛街的兴趣太短又会降低商业街的经济效益,且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长度一般在400~1000m为宜,我国一些著名的历史地段RBD其街道的长度大多在 500m以内。(2)街道的空间尺度大小和比例。芦原义信曾经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当街道的宽度与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两侧的建筑呈游离状,进一步增大,街道就有种空旷、萧条感;当 D/ 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高与宽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感[12]。(3)街道空间的组织顺序。为塑造完整的商业空间,可以在线性空间划分功能区。如商业街可采用松—紧—松—紧—松的布局。如西安书院门古文化街。又如济南的泉东坊,借鉴济南的传统建筑园林手法,以泉畔水巷、九曲廊桥、形成变幻的步行街空间。
2.2.3 文化活动的要素
这里所指的经济活动是历史地段RBD,所反应的主题文化的商业与民间的节庆活动。(1)商业活动涉及到手工艺品的制作的加工,传统小吃。HRBD为传统商业习俗的展示提供了舞台,使得传统的商业产品制作过程得以展示和供人欣赏。(2)节庆活动。我国有着众多的悠久的传统节日,它们也是刺激消费的大好时机,同时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节庆活动。在HRBD中上演这些传统节日也好,有着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也好,不但可以使得游客增加对游览HRBD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激发了游客的游览的兴趣。
2.2.4 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
如传统的居住文化、交通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传统小吃文化等。从这些要素中体验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这些文化在HRBD的再现,可以增加游人的体验感,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游人在消费后,留下难忘的回忆,从而增加HRBD的吸引力。
3 实例分析
成都历史地段RBD—锦里,是依附于成都著名景点武侯祠,结合灿烂的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基础上修建的。锦里是一条新建的仿古步行街,以三国文化为依托,以川西民居建筑为特点,梳理成都千年的文脉,在新街中注入了古蜀文化的精华,为武侯祠带来了新的活力。据有关机构联合评选的全国的“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中,锦里榜上有名。2004年 10月,锦里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截至 2005年 11月,300多万人次游客涌入锦里,实现了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提供了近千个工作的岗位。武侯祠博物馆的固定资产从 600万元飙升到 3000万元,增值国有资产已过亿元[13]。通过上述的分析,锦里的经营是成功的。其关键之一在于锦里场所精神的成功塑造。游人置身于锦里,感受到城市历史传统地段所蕴涵的传统氛围,并依托这种历史氛围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城市生活
3.1 成都锦里的场所感的塑造
3.1.1 建筑风貌要素
3.1.1.1 街道空间布局
锦里的步行街全长 350余 m,宽 2~4 m,占地面积9 235m2,总建筑面积约 6 520m2。街道的空间呈“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布局(图 2)。在街.广场.庭院等基本元素中点缀有各种点状功能性设施如牌坊.诸葛井.牌碣.桥等,从而完成整体商业空间的营造[14]。
图2 锦里街道空间
3.1.1.2 建筑风格
建筑总体采用川西古镇的风貌特点。具体形式以明清为主,街道的临街建筑采用相似的建筑形式,小面宽、大进深、穿斗结构、青瓦屋面,具有典雅古朴、集中紧凑、富于变化的建筑特色。在街道家具的设计中,如拱桥、围栏、竿桥、招牌、垃圾桶等都体现了传统的历史韵味。与锦里的定位相得益彰。
3.1.1.3 具有地域风格的色彩运用
锦里建筑屋顶基本采用小青瓦覆顶,墙体薄片青砖,并用白石灰钩缝,古铜色桐油湛青色油漆打磨,使锦里的建筑在色彩、青石板铺地质感上再现了成都传统建筑的风貌,具有很强的亲切感,也与武候祠的景观相协调。使锦里的街道基本以青黑、灰白等冷色调为主,色彩较为浅淡,构成朴素的基调和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使锦里的街道景观与成都传统街道在色彩上达成一致。在立柱、栏杆、门板、窗根雕花等构件中,则采用了木黄、暗红等色彩。并将这些颜色统一到原有的主色调中,突出地域色彩在整体街道空间中的主导地位。
3.1.1.4 材料的选择
锦里采用了很多传统的建筑材料,例如木质的建筑门窗,以及用青砖砌筑的实体墙,用小青瓦覆盖的屋顶、用原木制成的檐廊及廊下构件、用红砂石雕刻的栏杆和牌坊等[15]。这些用传统材料制成的构件很容易就让人与记忆中的街道、建筑产生共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了玻璃、马赛克、混凝土、各式彩灯等当代科技的新材料,回应时代的发展和地域性特色的需要。在街道中注入了现代元素,使锦里能够适应现代建设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延续街道及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3.1.1.5 构件的装饰
锦里的建筑物从外墙到屋顶、门窗、雀替、撑拱等,都有雕刻,如砖雕和木雕。雕刻的图案主要以民间传统的吉祥图案为主。如佛教中吉祥物的图案,山水风光等。丰富的图案装饰了街道的立面[15]。在街道的装饰的构件中,传统的各种的彩灯也成为塑造锦里民俗场所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3.1.2 文化活动的要素和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
锦里不仅在建筑及其空间格局上充分的体现了传统老成都场所精神,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如,传统节日的庆祝、传统娱乐休闲、传统生活场景的再现方面上也进行了精彩的设计(表 1)。锦里将“建筑空间”与“人文环境”巧妙地融入历史地段 RBD的整体氛围中,不仅对游客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而且使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4 结 论
通过分析锦里的成功的开发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场所理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然在开发中我们要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地段注重表现不同的“场所精神”。如果没有系统的分析周围环境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因素,一味为了使某空间具有某种主题的场所精神,就会为“场所”而“场所”进行设计,这样就会使得设计陷入一种“述而不作”禁锢的设计理念中去。
参考资料
[1] 俞晟,何善波.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布局研究[J].人文地理,2003(4):10-16
[2] 张晶,杨宏烈.广州RBD的旅游景观特色评价[J].规划师, 2002(12):53-56
[3] 卞显红,张树夫.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地理,2004(24):207-302
[4]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22-366
[5]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地理科学,2002,22(4):490-496
[6] 吴郭泉,程道品,吴忠军,等.桂林城市RBD开发研究[J].城市问题,2004(4):33-37
[7] 张彬.旧城改造中成都城市游憩商业区(RBD)[OL]建设http:∥www.cdchidu.cn尺度地产顾问
[8] 刘水良,吴吉林,徐颂军.广州市北京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12):65-68
[9]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10]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于发展[J].人文地理,2002,17(5):1-6
[11]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J].长安大学学报,2003,20(4):30-33
[12]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7:47
[13] 唐勇,刘妍,刘娜.成都锦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14(3):76-79
[14] 赵瑞云.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传统特色营造—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为例[D].西南建筑科技大学,2009
[15] 张莺于.成都锦里街道空间地域性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9
TU984.18
A
2010-01-20
赵海荣(1979~),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旅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