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城市景园设计浅析

2010-01-15

四川建筑 2010年6期
关键词:花溪绿化公园

申 敏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现代城市景园设计浅析

申 敏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 610065)

以成都浣花溪、新都宝光寺广场等公园为例,通过对绿化、道路铺装、建筑小品等元素的分析研究,探索了现代城市景园设计的手法。

城市景园设计; 绿化; 道路; 建筑小品

景园艺术设计在越来越重视环境建设的今天更显得重要。优美的景园设计是构成良好的建筑群外部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但可以改变城市面貌,美化生活,而且在改善气候,提高绿化率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1 景园设计的概述

1.1 景园设计的概念

所谓景园设计,其实就是指景观和园林的设计的统称。景观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组成的综合体,亦即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园林是指大面积园苑,也含有自然风景,包括城市园林,森林公园,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园林是一种一模仿自然为主要标志的艺术作品,它提供优美的环境,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同时,城市园林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场所。

1.2 景园艺术设计的原理

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原理为三元论,一是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感受层面;二是景观、绿化对于环境、生态和资源层面的影响;三是景观规划设计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和引导的层面。在做景园设计时应该同时考虑这三个层面。

1.3 景观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生态关系

在进行景园设计之前,需要了解在景观系统中包含的生态系统,以便在设计中进行考虑。(1)景观于外部系统的生态关系。(2)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3)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4)存在于生命和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5)人类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生态关系。

2 现代城市景园设计概述

现代城市景园由于其所处的时代和城市环境不同于已往,对于景园设计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传统的造园手法已经很难全面的解决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问题。所以,现代城市景园设计不应该停留在传统造园思路的框架下,而是要在传统造园精神的前提下,按照“流通空间”的空间组织形式去营造内部路线,改造自然山水,表现大自然的不规则和不确定性,用它去表现弯弯曲曲的水际线,起伏不平的山脉,粗糙不堪的端面,九曲回肠的河流,纵横交错的路线等。同时,景园设计还应该体现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神态中,还可以考虑其景园的主题意识和文化展示,应用较高的科技技术,使得景园设计不仅是环境设计,更是文明与科技进步的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展示,是城市精神的凝聚。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者应考虑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给游客以无限的感受,如何将空间的张力发挥到极致,而中国传统私家园林流通空间的手法就可以达到这一点。但是,作为现代城市景园设计,并不一定是将明清建筑的个体形式照搬进设计中去,不一定要用这种理性的流通空间、秩序的形式感和人工化的符号来表现。所以,即使在各景观节点设计了亭、台、楼、阁等传统元素的构筑,功能仍旧保持其原有功能,但表现形式已经被现代的语言所替代。我们不能否定其功能的存在,但其形式已经被我们改良。

3 现代城市景园设计的元素

城市景园设计有其特有的元素,例如绿化、道路、雕塑、水景等,这些元素的设计形式对景园有着重要作用,故下面结合对成都几个城市公园的调研,对绿化、道路、水景等元素做详细论述。

3.1 绿化

图1 直线形道路

绿化的作用有:(1)调节气候作用即调节气温,湿度与气流。(2)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作用。即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吸收有害气体,滤尘杀菌,净化水土,隔离噪声,监视有害气体。(3)美化环境,休息游览的作用。

在景园设计中,绿地一般分为两种布置形式,即规则式和自然式。以浣花溪公园为例。绿地为道路两边的绿地,其布置形式比较规则严整,这种布置方式多适用于平地,往往采用严整的对称布局。道路多用直线和几何规律形式,树丛绿篱修剪整齐(图 1、图 2),在景区或视线集中处布置雕像喷泉、亭等。在主要建筑物前或广场中心多布置毛毯花坛(图3)。而在山丘起伏、地形变化比较大处可顺应自然地形,不求对称而采用自然式布置以增强自然之美。在山丘、溪流、池沼之上配以树林草地,植物的种植有疏有密,空间组合有开有闭,道路弯曲自然(图4)。

图2 道路边绿化

图3 广场前绿化

图4 疏密有致的绿化

3.2 道路

道路在景园设计中有着重要而又多重的意义和作用。下面以浣花溪公园和宝光广场为例具体说明。

3.2.1 满足人、车使用

景园路面最明显的功能用途在于它能承受得住持续频繁得人、车荷载而不至于很快损坏。

3.2.2 指示方向

当景园路面呈细条形或是线形时,能起指示行走方向和路线的作用。一条有铺面的路能把行人引到一幢建筑物或其他重要风景区,也能把行人的目光引向一个预定的目标。浣花溪公园入口处的路面铺装将游人引进公园中心区(图5)。成都新都的宝光寺广场地面的几何形铺装有很强的视线引导作用,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中的塔(图6)。

图5 浣花溪公园入口

图6 视线引导作用

3.2.3 暗示性

通过改变路面的颜色,纹理或材料本身,可以暗示不同空间的不同用途,路面中的各种变化能区分运动、停留、休息、聚会、中心区域等之间的差别。有一条经验法则认为:“只有地面用途改变时,路面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才应改变。如果地面用途不发生变化,路面也应保持不变。”表明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区别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人行道采用相当光滑的路面,而车行道路面则采用比较粗糙的路面材料。光滑的路面便于行走,而比较粗糙的路面也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浣花溪公园就有大量利用道路铺装的改变来引导暗示游人,以划分不同功能区域(图7)。

3.2.4 衬托及表达主题的作用

铺面可以衬托统一设计方案中的其它部分。铺面可以用来衬托雕像、盆栽植物、长条座椅等。起衬托作用的铺面要素雅,不能有明显的花纹,不能有其它醒目的特征。如地面铺装和环形廊道相衬托(图8)。

同时,铺装还可以表达同一公园的主题,保证设计方案的整体性。浣花溪公园的地面有很多诗词,这样的地面铺装同时体现着景观公园的主题和文化,是方案的一大特色(图9)。

3.3 建筑小品设计

传统造园建筑小品——亭、台、楼、阁,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在吸取前人经验的同时,也应结合现代审美、使用等方面进行开拓创新。下面以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的几个建筑小品为例,探讨现代景园设计中建筑小品的设计。

图 10所示之镂花门,给后面的景观造成景深,同时表现了传统园林之感。

图 11为环水曲廊。这个是山水园区的点景符号,作为古典园林的功能,通俗说,是建筑中的带顶的通道。包括回廊和游廊,具有遮阳、防雨、小憩等功能。廊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建筑外观特点和划分空间格局的重要手段。园林中的游廊则可以划分景区,形成空间的变化,桂湖公园的这个还水廊又成了当地民间乐队的排练场所,好不热闹。

图7 铺面的暗示作用

图8 铺面的衬托作用

图9 诗词铺装

图10 镂花门

图11 环水曲廊

4 结束语

我国有着高超的传统造园技艺,而现代景园设计中,我们在采用传统手法的同时不能将传统照搬,而是用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去创造属于现代城市公园特有的符号。

[1] 杨军.简述园林设计中的几个重点[J].中国住宅设施,2009 (8)

[2] 周乙良.浅论园林设计建设中的原则和技巧[J].今日科苑, 2009(16)

[3] 卢上瓦,韦茂波.园林设计中各元素的特色之处[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4] 胡晓燕.浅谈现代园林设计[J].科技资讯,2007(30)

TU986.4

A

2009-10-12

申敏(1985~),女,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花溪绿化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如梦似幻的花溪湿地公园
花溪的信
在公园里玩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咏樱——花溪冬樱花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一见如故
花溪高坡醉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