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学困生自信心理的培养
2010-01-14徐长龙
徐长龙
由于诸多因素,在学生群体中很难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数学学困生”,他们表现为缺乏自信、学习被动,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分析他们缺乏自信心的主观原因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自卑心理。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缺乏自信心,课堂上不敢发言;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等。妨碍自信心树立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在学习上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认为自己天生学习能力差,自暴自弃,也有在学习上曾经受到过挫折和失败,不能正确对待,产生悲观,消极情绪,丧失自信心,形成自卑心理。
2.畏惧心理。主要表现是害怕老师,不愿意上学,但又不得不上学。这类学生一般害怕困难,缺乏创新、进取精神。主要原因是胆小,个性较脆弱,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受到挫折容易产生精神紧张、焦虑、恐惧与不安。一遇到数学难题,就产生了畏惧心理,形成一种不良的心理阴影。
3.惰性心理。惰性心理是一种不求上进,无所事事,消极怠工的不良心理状态,有些学生未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缺乏竞争意识,在竞争面前甘拜下风,尤其是学习上遭失败后,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丧失成就动机,从而养成惰性心理。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脱“困”,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下面就我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让学困生以名人为榜样激励自我,树立自信
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自己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坎坷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就这样我每接手一个新班,第一节课就给学生讲爱因斯坦做板凳的故事,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从而激励他们树立自信。
二、让学困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增强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可采用以下几种:
1.让学生自己组织数学活动。从活动的内容、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由扶到放,最终老师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学困生也有自己的角色,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
2.在老师的引导下实行轮流批阅家庭作业制,让学困生都有当“老师”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
3.相信学生,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就会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会在不断摸索中越做越好,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三、让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自我,体验自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团结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优等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和提高。因此,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就要有意识地把好、中、差三类学生安排在一个小组里,每个学习小组只安排一个差生。对小组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老师要给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和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主动帮助学困生,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对学困生的帮助要有耐心。同时也给数学学困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每次小组讨论、交流时必须发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样防止小组讨论时优生包场,学困生无言的局面。通过优秀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行为,以及讨论时的合作交流,来启发感染数学成绩差的学生,让他们能主动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这样,学困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既感到有同学的帮助,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又使他们学习得到进步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感受自我,体验自信。
四、让学困生在从成功的喜悦中欣赏自我,获得自信
培养“学困生”自信心的条件是让他们不断得到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则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提出适合其水平的任务和要求,确立一个适当的目标,使其经过努力能够完成。如:好学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才做对的,也要表扬、鼓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地创设情境让“学困生”主动参与。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发挥其特长,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减少他们学习中的挫折,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肯定和赞扬,使其从成功中感受喜悦,获得自信,在不断地成功中增强自信,激起他们对新目标的追求。
总之,数学学困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朝夕之功。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循心理发展的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用宽厚之心、博爱之心、敏锐之心去理解研读学困生的心理,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转化氛围,使他们始终处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好他们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