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语言感知能力培养策略之谈
2010-01-10张晓娟
张晓娟
《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还能够促使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由此可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感知能力,一方面,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的必然需要,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内化生成一种新的心理认识和体验,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运用语音输入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辨别思维能力
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的起始步骤。正是基于以上要求。笔者以为,运用语音输入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辨别思维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发音,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语言辨别思维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语音输入方法,主要有:(1)依据现有的听力朗读磁带,进行适时适量地播放,以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2)鼓励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力训练习惯,即能够通过抓住文章素材的主要信息予以清楚呈现;(3)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有所理解,有所感悟。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的“Reading”教学中,笔者就通过运用听力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1)学生自主预习Wordlist(by unit)后面的单词,以帮助扫清在听的过程中的生词障碍;(2)教师播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能够抓住文章大意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3)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所了解的重要词汇方面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增强学生的听力训练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语言辨别思维能力。
2.注重语言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的语言输入还需要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的方法来内化生成。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利用朗读、默读等方法进行语言输入,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语音的影响刺激下,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增强语言理解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更能够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多元化的思维模式。
笔者以为,注重语言的阅读输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主要体现在:(1)便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语言思维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情感体验;(2)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眼、脑、口、耳等多种学习感官的综合思维,培养他们综合学习协调能力;(3)更利于学生在信息的接受的过程中,形成更为直观和丰富的语言学习技能。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的“Integrated skills”教学中,笔者就要求学生在反复朗读文本素材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1)建议学生阅读文章素材。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要求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建议学生能够使用原文中的词汇,尽量做到“原汁原味”;(3)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能够以同桌或者学习小组的方式来互相交流,培养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4)要求学生就文中的主要信息能够阐述自己的见解,写出相关的文章。这样的语言阅读输入,一方面,使得语言再现的程度和机率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便于他们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3.围绕语言要素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的交际性是其本质,也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此,笔者以为,围绕语言要素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是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丰富语言感知能力的要素。这样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发挥语言的交际性功能,凸显语言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更具有科学性和条理性,
笔者以为,围绕语言要素进行表达,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应该体现在:(1)抓住语言的核心要求,即能够找准语言的主要信息载体;(2)注重语言表达的合乎规律性,即能够体现语言表达的规范性:(3)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和知识内化生成的敏锐性,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生成。
综上所言,在新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按照教学文本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通过运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功能的运用,不仅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思维,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2]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3]董卫付黎旭:背诵式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界,2003年第4期。
[4]宋梅梅:语感与英语语感训练[J],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