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垦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测算
2010-01-05李尚蒲
李尚蒲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
我国农垦全要素生产率收敛的测算
李尚蒲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州 510642)
文章通过测算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发现我国农垦企业在区域间存在着收敛趋势,收敛的速度较快。位于东、中、西部垦区大城市的农垦企业,对本区域其他企业技术溢出明显,其中西部垦区收敛速度最快。将国有企业改革措施量化为控制变量,考察它们对生产率收敛的影响。这些措施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和“优化要素投入”与收敛关系密切,说明农垦部分改革措施会产生马泰效应,对于改革效果明显、基础较好的垦区,将以比初始状态更快的速度增长。
农垦企业;增长收敛;非公有制经济;要素投入
0 引言
“屯垦戍边”在历代都被奉为治国安邦的重要国策。前期研究[1]曾测算出全国和各地全要素生产率,1999~2007年间逐年定基(1999=1)的全要素生产率。垦区间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差异和不平衡,省会以上大城市农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而各省区农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效率的改善。作为全国性、大型的农业企业,它的长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各地区农垦集团的全要素增长存在何种趋势,大城市的技术进步能否在省份间溢出,是本文考察的主要议题。
生产率收敛是为了检验地区间由于知识和技术扩散导致收入的收敛,它也是经济增长理论中有意义的一个命题。收敛的文献集中在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收敛方面,Baumol[2]以1870年的劳动生产率为基期,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和一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模型,随后Barro[3]提出了绝对收敛模型。在我国也有类似的研究认为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导致区域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4-6]。近期的文献开始关注我国各省区TFP是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7-8],或者特定领域的全要素增长率收敛问题[9-11]。Isam[12]的观点,相类似的样本中收敛的速度较高。作为大型农业类国有企业,组织内部实行严密的分工和协调,预计垦区间内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收敛速度较快。
1 模型和数据说明
1.1 收敛模型的选取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在经济偏好与技术条件相同、边际报酬递减、要素自由流动等假定前提下,人均收入或产出水平的增长率与初始人均收入或产出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即:长期不发达的地区将会赶上发达地区。测量收敛的常用方法共有三种: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
σ收敛是一种直观的测量方法,通过计算全国各省市垦区全要素生产率或各垦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看其是否随时间逐渐减小,如果减小就是存在着收敛,这种分析方法对于年度波动频繁的数据比较困难。绝对β收敛模型的描述也表述相对简单,其中:git代表从0到T期,区域i的平均增长率;1nyi0和1nyit代表初始增长率和观测期增长率;α代表常数项,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β是待估参数,它是由Mankiw,Romer and Weil[13]和 Bernard和 Jones[14]提出的赶超速度 λ分解而来。收敛速度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经济体每年能够缩小实际水平与稳态水平之间差距。
其中:β=1/t×[1-e-λt],下(2)同。
Miller和Upadhyay[15]发展了条件收敛模型,使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估计。较多的实证分析证实改革期的中国不存在绝对收敛,更多的是存在条件收敛[16-18]。与绝对收敛变量描述相类似,增加了控制变量X。对于控制变量的描述,曾使用:地理位置、优惠政策、储蓄率、人力资本、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程度等对收敛的影响。本文结合数据可获得性和垦区的改革措施,拟定: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市场化程度和地理区位等指标为控制变量。
1.2 数据处理
数据均来自《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和中国农垦信息网。由于垦区统计口径在1999年发生变化,因此选取1999~2007年的相关数据。考虑到需要平衡数据,将哈尔滨、昆明和热作研究所等非平衡数据剔除,共考察34个区域历年数据。
地理位置一直是解释中国地区间差距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受到“先富论”思想的设计思路,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和市场化的先驱,享受着大量的优惠政策和措施。本文也沿袭这种思路将除了大城市外的垦区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垦区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中部省份垦区包括: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省份垦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兵团)、新疆(农业)、新疆(畜牧)。此外,借鉴之前的计算,本文将省会以上大城市农垦单列出来。这类农垦企业依靠属地大城市科研院校、便利的信息和交易平台,承担着科技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服务和技术推广等任务。作为各省或者全国农垦企业的总部,它们体现了科技的领先和创新。本文主要研究位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和重庆等地大城市农垦企业。
表1 各地农垦全要素生产率标准差
2 垦区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实证分析
2.1 σ收敛与垦区生产率差异
σ收敛通过分析标准差,检验垦区收敛。从总体而言,垦区生产率增长差异在研究初期表现比较显著,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全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标准差从2000年的0.49,下降至2007年的0.39。在初期各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构成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各地技术效率的趋同,而技术进步查差异呈现周期波动。
从区域比较而言,区域间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特征。如表1显示,中部和西部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例如:西部各垦区σ值从2000年的0.86下降为2007年的0.54。大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却呈现生产率增长的发散特征,2007年度大城市和东南沿海的σ值比2000年分别升高了0.23和0.35。
2.2 绝对收敛分析
绝对β是指在趋近稳定的状态过程中,生产率较低的垦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更快。绝对收敛数据选取2000~2007年间面板数据。由于Hausman检验支持随机效应模型,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最大似然发进行估计,得到表2。在一个经济系统中,保持增长重要原因是技术的溢出效应,一般认为技术溢出多发生在离技术创新者最近的经济体。因此,本文将大城市农垦企业按照属地,分解至各省区农垦,考察它们对各地垦区的带动作用。
从全国范围而言,垦区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明显的收敛趋势。东部省份、中部省份和西部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均显著的表现出绝对收敛状态。这也表明了大型企业集团间的技术进步扩散的速度较快,知识外溢的效果明显。特别是西部的绝对收敛系数最高,收敛速度最快。这和新疆建设兵团关系密切,建设兵团以其高效严密的军事化组织形式,有利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东部各省份生产率增长的绝对收敛速度全国最慢,收敛缓慢可能源于企业内部组织形式的多元化导致内部技术外溢效果的不显著。
表2 各垦区TFP绝对收敛的回归分析
2.3 条件收敛分析
条件收敛指各个垦区的增长速度和其自身稳定状态的距离成正比,即初始水平越低增长速度越快。垦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既与初始资源条件相关,也与发展阶段所采取的改革政策联系密切。本文重点考察1999~2007年间各垦区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对各区增长收敛的影响:优化垦区经济结构,要素投入改善提升主营业务效率,提升外贸易,鼓励垦区非公有经济发展等。本文结合数据可获得性,拟定以下八个指标为控制变量:“二、三产业增长率”代表优化垦区结构,“资本深化程度、土地面积扩大、劳动力和工资增长率”代表要素投入改善,“出口增长率”代表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非公有制经济增长率”代表市场化程度。
表3 大城市与垦区的条件收敛回归结果
从表3可以得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要素投入的改善和所属区域经济收敛关系密切,上述两个因素却会引发垦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其中:(1)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变量,除了在西部地区不显著外,基本上通过了各模型的检验。这表明农垦企业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做为独立的经济决策体相对较少受到管制,经营的自由度相对较大。这类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没有动摇核心制度“国有”的前提下,为之带来可观收益,同时引入了内部竞争,推动垦区经济发展。(2)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随着各地农垦股份制改造完成,各地垦区呈现出减员增效、资本深化和土地集约经营的特征。在表3中,通过检验的变量是:劳动力增长和资本增长。大幅度精简机构和人员、社企分离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对于中、东部垦区而言更有利且增进生产率提高,而对于西部垦区却不明显。与集约使用劳动力相对应,各地农垦企业普遍出现资本深化现象,反映了农垦企业建立起了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需要。但是资本投入越高,反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可能解释在于全要素生产率所体现的技术进步是不包括资本投入、外生的、希克斯中性的技术进步(孙琳琳,任若恩,2005)[19]。 (3)相较全国各垦区,西部垦区的全要素收敛最为迅速。这与西部地区集中着大批建设兵团关系密切。建设兵团以其高效严密的军事化组织形式,有利于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外贸易逐年增长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有利于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也拓展农垦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企业经营水平。(4)东部地区的总体回归模型显示,垦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和土地面积的增长有利于缩小垦区间的差距。垦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在体现在“工业兴垦”战略,这有利于垦区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深化了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东部垦区还面临着与西部和中部不同的资源约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土地资源供给呈现刚性约束,绝大多数的耕地面积逐年下降,催生垦区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扩充垦区的土地面积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3 结论和讨论
全国各垦区的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农垦区域间存在着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且收敛的速度较快。这也符合Isam的观点,对于相类似的样本中收敛的速度较高。东、中、西部垦区全要素生产率收敛速度的快慢和企业的组织形式有关,收敛速度最快的是西部垦区,最慢的是东部垦区。相对于西部垦区,东部垦区组织形式更为多样,虽然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技术快速溢出。
考察各垦区推行国有企业改革措施对各区增长收敛的影响,对改革措施进行量化:优化垦区经济结构,要素投入改善提升主营业务效率,提升外贸易,鼓励垦区非公有经济发展等,并将这些指标做为相对收敛的控制变量。计量的结果中“非公有制经济增长”和“优化要素投入”和所属区域经济收敛关系密切,但是会引发垦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说明农垦部分改革措施会产生马泰效应,对于改革效果明显、基础较好的垦区,将以比初始状态更快的速度增长。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数据,本文无法解释各垦区何种组织形式导致了区域间收敛速度的差异,也没有进一步讨论不同的改革措施为何对不同垦区的全要素增长的作用大小不同。这些都是以后值得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1]李尚蒲,罗必良.我国农垦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999~2007[J].统计与决策,2009,(13).
[2]William J.Baumol,Edward N.Wolff.ProductivityGrowth,Conver⁃gence,and Welfare:repl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12).
[3]Barro,Robert 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J].Quan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2).
[4]刘黄金.地区间生产率差异与收敛——基于中国个产业的分析[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
[5]李国璋,魏梅.中国地区差距、生产率的分解及其收敛成因的转变[J].经济科学,2007,(5).
[6]范金,严斌剑.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检验:1991~2005[J].世界经济文汇,2008,(3).
[7]彭国华.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J].经济研究,2005,(9).
[8]李静,刘志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及对地区差距变迁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5).
[9]柯福艳,王秀清.中国食品加工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6).
[10]韩晓燕,翟印礼.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5,(6).
[11]赵蕾,王怀明.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及收敛性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7,(2).
[12]Islam N.Growth Empirics:A Panel Data Approach[J].Quan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4).
[13]Mankiw G.,D.Romer,D.Weil.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mic Growth[J].Quan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2).
[14]Andrew B.Bernard,CharlesI.Jones.ComparingApplestoOr⁃anges:Productivity Convergence and Measurement Across indus⁃tries and Countries[J].The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12).
[15]Miller S.,M.Upadhyay.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the Concer⁃gence Hypothesis[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2,(2).
[16]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0,(10).
[17]林毅夫,刘兴明.中国的经济增长收敛与收入分配[J].世界经济.2003,(8).
[18]刘夏明,魏英其,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
[19]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世界经济,2005,(12).
F326.2
A
1002-6487(2010)22-0079-03
李尚蒲(1980-),女,河南安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责任编辑/浩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