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以电影《三峡好人》为样本
2010-01-04郑欢,张弓
郑 欢,张 弓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
中美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
——以电影《三峡好人》为样本
郑 欢,张 弓
(成都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59)
以贾章柯的获奖影片《三峡好人》为测试样本,对86名中美大学生进行的价值观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中美大学生在人生观、对权力距离的态度和爱情观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差异,但在通过电影语言理解影片方面基本趋同。这表明:其一、虽然不同民族的价值观会因文化、时代而变化,但其中一些核心的东西却不会轻易改变,它们具有深刻的民族性。其二、美国开设的跨文化课程对提升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有较显著的成效,这对促进我国高校跨文化课程的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价值观;跨文化交际;权力距离的态度;个人主义
一、引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世界观。美国社会学家塔考克·帕森斯(Talcott Parsons)认为价值观是“社会中人们一致接受的象征系统(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因素。它是社会里各种选择或行动目标的标准。”[1]故此各国都有不同于它国的民族价值取向,其中东西方各国的价值取向差异最为显著。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性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正面临着一个由多元文化交织且多变的全新的国际生活,在这样的国际生活中,因价值观差异而产生的冲突也日渐增多,于是基于跨文化交际的价值观研究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目前,国内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的宏观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中西文化主流的差异,包括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集体取向与个人主义取向;求变与求稳;求动与求静;做人与做事;“性本善”与“性本恶”及时间取向等。
2.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的微观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中西文化主流中某一方面的差异,如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对“做人与做事”原则的两种取向以及对“时间观念”的不同看法等。
3.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差异的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得出启示并提出建议。
在上述研究中,宏观与微观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实证研究相对较少。且实证研究中主要存在两点局限:一、样本成员多为中国人,因此多半难以获得更具解释力的结果。二、重视传统的跨文化价值取向差异研究,而忽视文化的动态性影响,即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语境中来考量这种差异的变化。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中美在校本科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解中美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存在的差异,以及此差异是否与传统的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以期为我们制定更有效的针对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提供一些实证依据,促进高校跨文化课程的建设。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统计结果
本研究以贾章柯反映中国现实社会的获奖影片《三峡好人》为测试样本,通过问卷的方式,对中美大学生的价值观展开调查。问卷采用中英两种语言,题目相同。发放问卷86份,收回86份,中美受试均为43人。本次研究的受试为成都理工大学07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美国Eastern Mennonite University(EMU)本科生,共86人,年龄均为21~22岁。
以往此类调查多以任意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设计多选取在价值体系中与跨文化交际紧密相关的方面,诸如:个性、集体取向、谦逊、感恩戴德、和谐及守时等。而本研究则以一部能反映某一社会现象的电影作为问卷材料,且在受试除文化背景外其它人口统计数据趋同的情况下展开跨文化价值观调查,以期能够获取更真实的数据。
在问卷(见附表)所设的20个问题中,本文选取了16组较能反映中美大学生价值观认知特征的数据,并按问卷原有的编号顺序制作了表一、表二:
表1 中美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统计表(一)
表2 中美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研究统计表(二)
题目1、6、7:A.非常赞同B.比较赞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
题目2:A.非常钦佩B.比较钦佩 C.有点钦佩D.完全不
题目3:A.非常确定B.比较确定 C.也许 D.不太确定 E.完全不确定
三、调查数据分析
上述数据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中美大学生几点价值观的认知特征。
1.对生存状态的认识
选择题3的问卷题目是“拆迁民工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他们对生活是乐观的、内心是平静、易满足
题目 4、5、12、16、17、18、19、20 :A.完全同意 B.同意 C.部分同意,部分不同意D.不同意E.完全不同意
题目8:A.对此有同感B.她过分焦虑了C.以上A和B都是D.以上A和B都不是
题目14:A.能 B.不能 C.不知道
题目15:A.值得B.不值得 C.不知道的。比如阳光的小马哥,唱歌的小男孩,听光头歌手唱歌的民工们。你同意以上观点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非常确定)、B(比较确定),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14%,而美国学生为37%;对于选项D(不太确定)、E(完全不确定),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56%,而美国学生为16%。
选择题12的问卷题目是“结尾处的画面背景出现了一个高空走钢丝的人,初看上去就像是走在半空中。这象征着人们的生活永远是命悬一线。比如,因丈夫断手臂,不得不做妓女的中年女人;为挣更多的钱跟韩三明一同去山西挖煤的拆迁工人们等。你是否认为高空走钢丝正是生活的现实写照?”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68%,而美国学生为45%。
选择题17的问卷题目是“影片中人们的生活都显得很平静,可平静下面都潜藏着生存的危机,正如那高空走钢丝的人所面对的。你同意以上对人生的诠释吗?”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79%,而美国学生为49%。
由此可见,美国学生享有乐观的生活观,中国学生则深感生活的重压。
2.对三峡工程的认识
选择题14的问卷题目是“三峡工程旨在造福于民,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你认为三峡工程能为人们带来更多幸福而非损害吗?”肯定性选项A(能),中国学生该项的比例为30%,而美国学生为14%;对于否定性选项B(不能),中国学生的比例为30%,而美国学生为19%;对于不确定性选项C(不知道),中国学生该项的比例为40%,而美国学生为63%。
选择题15的问卷题目是“为修三峡大坝,奉节,一个两千多年的城市,两年就被拆毁了。许多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也不复存在。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肯定性选项A(值得),中国学生该项的比例为26%,而美国学生为5%;对于否定性选项B(不值得),中国学生的比例为21%,而美国学生为65%。
选择题20的问卷题目是“影片是针砭时政和具讽刺意义的。指出三峡大坝建设既破坏生态,也破坏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且并不能如其初衷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却使生活更窘迫。你同意以上观点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23%,而美国学生为54%。
以上数据显示,在对三峡工程的认识上,中国学生给予了较多的肯定,而美国学生则多持不确定或否定态度。这表明中国学生对我国新闻媒体宣传持认同态度。
3.对爱情的认识
选择题1的问卷题目是“出于对家庭的渴望,韩三明用三千元钱从人贩子手中买下麻幺妹做老婆。后来,麻幺妹被政府解救,带着女儿回到了位于三峡库区的家乡奉节县。16年后韩三明来奉节寻找妻女。你认为韩三明是否应该寻找他的妻子和女儿?”对于肯定性选项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84%,而美国学生为89%。
选择题2的问卷题目是“为能找到妻女,韩三明忍受了麻老大等人的欺辱,在拆迁工地上做苦力。他是执着、隐忍的。你在多大程度上钦佩他?”对于肯定性选项A(非常钦佩)、B(比较钦佩),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61%,而美国学生为98%。对于否定性选择D(完全不),中国学生为14%,美国学生为0%。
选择题6的问卷题目是“当发现麻幺妹因其哥哥欠债,再次被家人卖给跑船的老大,为解救妻子,为她还上这笔债,并与她重新和好,韩三明决定回山西,到私人开的小煤矿做苦力挣钱。而那样的煤矿是极危险的,他有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你是否赞同他的选择?”对于肯定性选项A(非常赞同)、B(比较赞同),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21%,而美国学生为93%;对于否定性选项 C(不太赞同)、D(完全不赞同),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67%,而美国学生仅为5%。
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学生对婚姻、爱情思考地较为理性,较为现实;美国学生则较为执着,较为浪漫。
4.对影片的理解
选择题4的问卷题目是“韩三明偶然救下了小马哥,讲英雄义气的小马哥和老实的韩三明成了好友。最后,小马哥被人杀死,韩三明在他的像前点上三根烟,当是悼念死难者的香烛。你认为韩三明是个善良、富人情味的人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77%,美国学生为70%。对选项C(部分同意或部分不同意),中国学生为21%,美国学生为26%
选择题5的问卷题目是“当韩三明坐在酒馆里焦急等待小马哥时,三个穿着传统戏装的古人围坐在一旁的桌前发短信,象征了韩三明内心的忧虑和不安,也预告了小马哥已遭不测。他们的出现表明在被现代科技包裹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内心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观念。你同意以上观点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42%,美国学生为47%。对选项C(部分同意或部分不同意),中国学生为 37%,美国学生为40%。
选择题7的问卷题目是“最终离开三峡前,麻幺妹和韩三明在破楼里道别。两人没有说什么话,只是麻幺妹递给韩三明一颗糖,算是表达对韩三明的爱意。你赞同她的举动吗?”对于选项 A(非常赞同),中国学生为16%,美国学生为21%;对于选项B(比较赞同),中国学生为42%,美国学生为51%。
选择题8的问卷题目是“护士沈红来三峡寻找离别两年,音信全无的丈夫,她一直不断的喝水,表明她内心是不安、焦躁的。你认为”对于肯定性选项A(对此有同感),中国学生此项比例为51%,美国学生为40%;对于选项B(她过分焦虑了)中国学生此项比例为7%,美国学生为9%;对于选项C(以上A和B都是)中美学生均为30%。
上述题目4、5、7与8通过电影语言来测试受试对影片的理解。结果显示美国学生对题4中的“烟”代表“香”以悼念死难者、题5中的“传统戏装”与“发短信”的关系表示在被现代科技包裹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内心仍然保持着传统的观念;题7中的“糖颗”表达“爱意”的符号;题8中的“不断的喝水”表明“内心的不安与焦躁”等均能理解。
选择题16的问卷题目是“影片中每个人都做出了生活选择,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都是冷静坚强的,是值得钦佩的。你同意以上观点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65%,美国学生为72%。选择题18的问卷题目是“影片体现了对底层小人物们的悲悯,悲叹他们被愚弄,和对生活的无奈。你认同影片对普通民众的这种态度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认同)、B(认同),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40%,美国学生为46%。
对于选择题19的问卷题目是“影片从正面颂扬了为三峡工程建设牺牲自己利益的三峡居民们,同情他们的遭遇和苦难。你同意以上观点吗?”对于肯定性选项A(完全同意)、B(同意),中国学生两项比例之和为45%,美国学生为54%。
因此,在通过电影语言来理解影片主旨方面,上述数据显示中美大学生的能力基本趋同。
四、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得出四点结论:
第一,相比美国学生,中国学生的人生观较为悲观。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有较大的人口压力,导致中国学生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与更大的生存压力。同时,也表明我国大学生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对三峡工程的认识,则反映出中美大学生在“权力距离的态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权力距离的态度”是 Hofstede在《文化的后果》一书中提出的。作为四个衡量价值观的尺度之一,它指“地位低的人们对于权力分配不平等的状况的接受程度,是比较愿意接受,还是比较不愿意接受。例如,在有的文化中比较重视权威、地位、资历、年龄等,而在有的文化中它们的重要性相对降低。”[2]“权力距离的态度”在此具体表现为“尊重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学生对权威的接受程度较低,说明他们有较强的自我判断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中国学生有比较重视并愿意接受权威的倾向,说明中国学生比较容易受舆论导向的影响,表现出对权威的服从性。另一方面也看不难出,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在信息高速公路高度发达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尽管我国80后的国际化程度愈来愈高,但一些核心价值观并未改变。
第三,在爱情观上,中美学生存在较大差异。从表面上看,中国学生比美国同龄人具有更为现实的爱情观,美国学生对爱情更加执着、锲而不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对中国学生来说主要有两个:一是生存压力较大,二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极大丰富的物质生活,促使他们更看重爱情的功利性。但笔者认为这一差异的真正原因是隐藏在美国学生爱情观之后的美国文化核心——个人主义价值观。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贝拉(Robert N.Bellah)等在他们撰写的《心灵的习性》(Habits of the Heart)一书中,对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解释是:“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我们相信个人的尊严,乃至个人的神圣不可侵犯性。我们为自己而思考,为自己而判断,为自己决策,按自己认为适当的方式而生活。违背这些权利的任何事情都是道德上的错误,都是亵渎神明的。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我们关心的一切人,对于我们的社会和整个世界,我们最高尚的愿望都是和个人主义息息相关的。然而,自如本书一再指出的,我们自己及我们社会的一些最深层的问题,也是同个人主义密切相连的。我们并不是说美国人应该摈弃个人主义,因为那将意味放弃我们最深刻的民族特性。”[3]由此可见,“个人主义价值观”体现了美国最深刻的民族特性,是美国文化的核心。上文提到的“个人的尊严”可追根溯源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指出的天赋人权,即人人都应享有四个自然权利:人人生来平等的权利、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影片中韩三明的爱情抉择实际上与“个人尊严”——不可剥夺的个人权利不谋而合,因此,美国学生对他的爱情选择给予的高度评价,实际上是其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一种的投射。它从深层次上反映出美国人为维护个人尊严,对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幸福权的执着追求。为了自己的真爱,无论困难有多大,他们决不退缩,通过自我拯救,彰显个人的力量,寻求一种表达自我的个人主义,亦是“美国梦”的一种体现。这一点从一个方面也再次印证这样一个事实:虽然价值观因文化因时代而变,但对于不同的民族,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却是不会变的,它们具有深刻的民族性。
第四,从对影片的可接受程度上看,中美大学生基本趋同。这说明美国学生具有较强的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适应能力。笔者认为这与美国大学大力推行跨文化交际课程紧密相关。(美国Eastern M ennonite University开设了跨文化课程。参加本次调查的EMU大学生均修了该门课程)。由于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具有多元文化的格局,因此,不同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等成为了美国教育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迄今为止,该门课程已成为一门较为普通并为学生们喜爱的课程。电影《三峡好人》叙事节奏缓慢,故事情节简单,反映当代中国小人物的平凡生活;影片中,导演使用了大量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电影语言。这使得该片对一般中国老百姓来说,要完全看懂存在着一定难度。因此,本片理应给异文化的美国受试在理解上造成较之中国受试更大的困难。事实恰恰相反,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学生对本片的接受性与中国学生趋同,并均领会了电影的主旨。由此,笔者认为此项调查中的美国受试者对本片的理解已不再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诸如中国功夫、服饰器具上等器物文化的理解上了,而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跨文化交际中诸如认识上先入为主的有关中国人的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引起的误读等,较成功地接受了影片,完成了一次跨文化交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美国开设的跨文化课程和跨文化训练是卓有成效的。因该说,这对我国刚刚兴起的跨文化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第一,虽然研究中的样本成员由中美两国的大学生组成,但作为测试的样本影片只有一部中文影片,如果能同时使用一部美国影片作为样本进行比较研究,一定会获得更具解释力的研究成果。这也是本究下一步的方向。第二,问卷20题的选项数的设置不够统一。其中,5度选项为11个,4度选项为8个,3度选项为2个。倘若统一,选项设置则更科学。
[1]Talcott Parsons.The Social System[M].New Yo rk:Free Press,1951:12.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71.
[3]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
Investigation on Sino-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Values Based on Film Still Life as Sample
ZHENG Huan,ZHANG Go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Sichuan 610059,China)
Based on the Prize Winner film Still Life by Jia Zhangke as sample,thispaper investigates the values differences among 86 Sino-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Data analysis discovers differences in their life values,power distance and love values and converg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film by visual language.This indicates firstly some core values don’t change easily although different nations valuesmay change acco rding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different times because they possess deep national characters;secondly the cross-culture courses offered by American Universities have a good effect on the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to imp rove their culture adap tability,thus it is significant to imp rove the cross-culture course building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value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power distance;Individualism
G12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0)02-025-05
2010-02-28
郑欢(1963-),女,江西南昌人,教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张弓(1970-),男,四川成都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交际。
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