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泉水
2009-12-31罗邻芬
罗邻芬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老师知识面要广、知识量要大且要不断地学习。但这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知识只有从老师那里学来,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存储知识。这压制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创新思维,从而封杀了学生的个性。这样学生往往把学习理解为背诵、模仿和做题,而不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就是我们传统“接受性学习”的最好反映。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思想、教材内容、体系结构都应体现这样的思想,应是“用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泉水”,那就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从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要“引出学生的一泉水”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开始形成阶段,对事物的真善美、假丑恶辨别不清,且心理防线十分脆弱。近些年来,社会上一些追逐功利的商业化炒作,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加上法制建设的滞后因素,精神“海洛因”诸如上网、游戏机赌博、淫秽书刊、黄色碟片等,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的不良影响具有直接性、渗透性和反复性。往往导致“课堂三年功,顶不住屏幕一分钟”。特别是有的家长打牌赌博、参与“买马”等行为的“言传身教”,更增加了学校做学生思想转化工作的难度。良好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能自发形成,它是在社会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影响与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下逐步形成的。
其次思想品德教育毕竟是教人如何做人,在新时期下要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这样学生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那么他们就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国家,而后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
就教与学关系而言,教师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学习方式的转变将会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因此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所以我们提倡“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完成:
首先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对给定内容的意义都有其自身的解读,从而对给定的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那么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就不能把思维固定在教参上,而是用更加开放的思维构思“这个哈姆雷特 ”,不能给出固定的答案,应是如何引导学生,把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哈姆雷特”逐渐地形成且说出来,然后教师说出异同与学生交流。这样,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
其次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虽然表面上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用自己有限的一杯水,引出学生的一泉水。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