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2009-12-31邓远娟
邓远娟
语文在整个人类社会中承担着无可厚非的角色,它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必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学校教育正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初中语文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科,要求学生受到必要的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语文素质,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至关重要。本人在30余载语文教学磨炼中,积累了一点心得,在此就语文教学工作谈谈体会,旨在抛砖引玉。
一、合理地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对于每一节课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明确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学习层次的水平及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和教学文化合作的重要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导向、调节、评价和激励的功能。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整体地、有层次地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般由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思想情感教育三个要素组成。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既要重视认识领域里的特点,又要重视情感领域里的因素,切实准确地把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思想情感教育中不同层次的要求,并且要把这些要素组成一个整体,做到在较好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开放性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接轨。
二、精心创设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学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整节课教学的前奏。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不但能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受。导入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课堂导入。如设置情境感染法,用语言手段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共鸣,受到感染,激励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情境。例如教《春》一文,我设计了一段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你看,那峰峦雄伟的高山,那波澜壮阔的大海,那姿态万千的彩云真是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看绿满天下,花开满地,清馨沁脾幽香,生机勃勃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让我们在朱自清的《春》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吧!”这一段充满感情的导语,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无论怎样去设计导入都应绕着拨动学生兴趣之弦这一目的,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又要服从于一堂课的整体教学目标,做到因时而化,因课制宜。
三、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中学教育既要培养合格的劳动大军,又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因此既关注学生精神层面的提升,又要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所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读、写是中心环节。
首先是读的教学。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阅读,能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强化记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和审美情趣。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阅读就没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呢?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课内外的阅读量,阅读时注重抓好精读和略读的训练。因为课文之中的重点段落,有些词语很准确,有些句子含义深刻,指导学生精读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例如我教《白杨礼赞》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观赏作者描绘“黄土高原”的风采,我就从景色和感受两方面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高原”景色描写对下文描写白杨树所起的烘托作用。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精读课文中对白杨树内在美的评价和对北方抗日军民颂扬的语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课文是由近及远,由树到人,不断展开联想,深刻地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因此要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读是关键。其次是写。对教师来说,教读是手段,教写是目的。对学生来说,写是实际操作,而技能必须经过实际操作才能获得,只有在写的反复实践中,才能使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写作,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因此,我让学生多写多练,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如除两周布置学生写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外,还要学生天天写日记,如随笔或读书心得,这样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熟练地读、写应该是学生努力把握的方向,教师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不放松,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创设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的实践证明,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接受教学信息。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人在教学中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良好的情境中产生的,学生每学习一篇文章,掌握一个知识点,课堂情境都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各种方式积极创设学习情境,诱导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如我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在讲读“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部分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介入声像媒体,让学生从视频画面里看到一个活生生的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侠士形象。这样声像并茂,为课堂增添趣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学生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探究作品中去,这样,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故事、诗句、趣题、顺口溜等多种形式作为诱因,创设所需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好知、乐知,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那么学习兴趣就形成了。
五、抓好作文教学、提高写作水平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作文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考语文的成绩。当前,学生在作文中内容总是枯燥无味,没有新鲜色彩,缺乏真情实感,结构混乱。鉴于这种情况,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构建丰富的知识底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阅读,积累词汇和优美的语句。教材的知识是有限的,还应做好打开课外阅读的钥匙,引导学生读有益文章、报刊杂志。例如中外名著、中学生报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大事、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知识不断丰富,视野不断扩展,写起作文来就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再者,要训练好学生的写作技巧,有了丰富的材料,还必须掌握好写作技巧,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作文教学时,我着重抓好写作技巧训练,指导学生正确审题、选材、立意,做好开头、结尾的训练,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例如指导学生对文章立意时,要注意思想健康、新颖、深刻,做到由表及里,深入挖掘。例“记课外活动——制作版报”,从表面看,这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扩大知识面;再挖掘可以磨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再结合素质教育,这个活动正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因此,把立意提高到“综合能力大提高”就深刻了,老师这样有技巧的指导,就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都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努力挖掘事物内在思想内容及蕴藏的道理,之后,再安排一些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立意训练,反复实践,立意能力会不断提高,写起作文来就会把握主题,中心突出。
六、因材施教
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在课堂,落实在课堂。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学生的智力、知识基础、性格、兴趣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看成是教学资源,实现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尽量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这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通过精心设置支架,有效地调动各层次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容动机逐步升华为学习兴趣,认识到学习语文知识的价值,巧妙地使用教学置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在这个过程中,应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思考、分析与合作交流等语文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共同探索,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还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对课堂上随时出现的信息作出灵活处理,适时动态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发挥激励的导向作用,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还可及时调整对于学生的分层不当的情况。
七、恰当设置课堂练习和作业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复习旧知识,巩固新知识,强化记忆,检查学习效果以及了解学生情况,获得反馈信息,排查知识空缺的重要手段,更是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对新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只有在练习和应用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巩固新知识,形成认识的结构能力。因此,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就尤为重要。如教“比喻”、“借代”修辞手法,传授基本概念知识后,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难度适宜的练习。首先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概念知识,让他们感觉自己已经懂了什么是“比喻”、“借代”修辞,怎样去区别它们的不同特征。之后,再通过设置一些变式练习,如将比喻与借代比较练习留给学生课后去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辨别不同事物的特点的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较快地掌握这些知识。设计练习还要注意放置一些综合性质的练习题,进行综合探究、拓展、深化的题型练习。例教《善待家园》一文,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善待家园,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就围绕“怎样做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民”这一主题,布置学生设计一个语文实践活动练习,让班中一部分学生设计“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宣传标语,另一部分学生写“保护家园,从我做起”的倡议书,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是一项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好的教学方法,完整的教学模式,更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每一节课的教学环节上,都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展开方法和传授技巧,采取可行的教学方法,注意每个教学环节的特点和要求,及时反馈,长此以往,就能够产生理想的成绩和形成完美的人性素养。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