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教学的知、好、乐
2009-12-31方晶
方 晶
“语文教师的所有智慧,都体现在如何设计一种方法,一种手段,让学生被语言震撼。”教学手段的新鲜活泼,教学方法的新颖灵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乐学思想和愉悦原则指导下,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成为我们所追求的共同目的。下面我结合王维《使至塞上》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古诗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边塞诗中的名作,写于出塞途中。全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达了对边防将士的崇敬,体现出诗人慷慨昂扬的爱国热情。此诗语言浅俗,《红楼梦》中林黛玉曾拿来作为香菱学诗的样板。
在教学该诗时,我在惯用的读读——讲讲——背背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知:朗读感知,激发兴趣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一文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本诗文质兼美,适于朗读,从心理学角度看,读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手段。有关研究表明,人的各种器官可以相互沟通,相互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得越多,大脑得到的信息就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当学生们用眼睛看,又开口诵读的时候,不仅运动了口腔器官,而且读出来的声音又作用于耳朵,当语感信息输入人的视觉、听觉器官时,大脑的感受几乎是同时进行的,时间差大大缩小,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成倍提高。声音最具有表情功能,声音的轻重缓急、高低抑扬、延续停顿,可以营造一个特殊的世界,能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使听的人有更逼真、更深切的感受,更能激起人的想象,语文教师应抓住声音的这一功能,让其在诗歌的课堂教学中变诗的文字符号为可感的声音形象。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悟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教学朗读磁带无疑给诗歌教学带来巨大的方便。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语文教师不必在“泛读”这点上劳神呢?我认为录音磁带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真情诵读。教师在朗读时把握诗歌的基调、节奏、韵律,领悟诗的意蕴,融进自己的思想、情感,学生更易受到感染,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吗?
二、好:驱遣想象,自创意境
王维的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有诗情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的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既有立体的构图,又有完整的色调,既有浑然一体的气势,又有诗人独特的主观感受,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怎样驱遣学生的想象力呢?绘画离不开想象,我采用画面创设法。让学生将脑海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画用简洁的线条画出来,再配上色彩。利用诗词和绘画的相通之处,将语言(人为符号)中包含的意象借助画面(自然符号)直观地表现出来。
我曾这样考虑过:展示一幅现成的图画,画面肯定比学生自创的要完美,学生也能体会诗歌的意境。但这个设计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现在采用画面创设法,能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又丰富了教学形式,增加了趣味性。
三、乐:图文共赏,评头论足
再现客观事物,只是手段,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其进行延伸和扩展,由此产生对诗的意境感悟。这时我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同学们的图画放大,让全班同学共享劳动成果,分享他们喜悦的同时,面对他们的图画,或是说一说自己在构图、色彩运用方面的心得,或是分析画面的短长,品评得失,或是设想那时那景中的感受。这样就能真正领悟此诗语言之神妙,洞察语言之精髓,从语言实践中产生共鸣,从多层面的艺术审美享受中得到快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能在浓厚的兴趣驱动下,在自主参与、自主品鉴、互相协作中欢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是为学服务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得好: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诗歌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这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学习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探索。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例子,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不能得意而妄言,得鱼而忘筌。可以说“言”“筌”更为重要。
孔子云:“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知是前提,是基础;好是手段,是过程;乐是目的,是收获。在古诗教学中能做到这样的知、好、乐,就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