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文插图不能承受之“偏”
2009-12-31梅震宇
梅震宇
随着教科书编纂的发展,教材中插图的数量也在明显增加。就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而言,六册书共计包括了彩页插图50幅,黑白插图134幅,如此之多,这在以往的初中教材中是没有的。可见,插图越来越成为语文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对插图“关心”甚少,存在对插图认识上的偏差,却是不争的事实。纠正偏差,无论对教科书编者还是使用者都大有裨益。下面仅就重正文轻插图、重整体轻细节等四个方面略陈管见,以期专家指正。
一、偏于正文讲授,忽视插图教学
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大都只讲正文,有些教师甚至对文中的插图视而不见,提都不提。究其原因,是没有意识到插图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
关于插图的作用问题,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早就有过间接的论述,他生前曾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九篇小说作了插图,他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 [1 ]由此,不难看出插图的作用。
就语文教学而言,笔者以为,重视插图教学至少有以下三个益处:
1.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亦可择机导入。
学生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页插图却兴致勃勃。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比很多人不喜欢看书,而喜欢看电视一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巧妙地利用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学习新知。
2.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情感。
教材中好多插图都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美和社会美,教师就可以借此机会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开拓思维,引发联想。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珍惜幸福美好生活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3.可以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九年级下册《藤野先生》课后有道题出得好:“课本扉页后的彩色插图中有藤野先生的油画肖像,请你为这张画像配写一段简要的说明文字。” [2 ] 这种练习方式,不失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
中国有句话:诗画是一家。当年东坡评王维的诗时便说:“惟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如此,文也是如此。只要教师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插图教学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插图教学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能忽视、更不能放弃。
二、偏于具体可感,忽视细节真实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无数的亮点令人称道,其精美的插图也使教材更加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各册都注重用写真度高的照片或图画,很多插图都让人整体可感,为准确理解课文和创设氛围起了促进作用。如《凡尔赛宫》、《苏州园林》、《赛龙舟》、《岳阳楼记》等。但尚有一部分图片在细节方面值得商榷,下面分册讨论。
七年级下册《一面》。第30小节写鲁迅道“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但插图中的鲁迅却偏偏是右手夹着烟嘴,这是明显的不对。
七年级下册《三个太阳》。第四部分“留下三个太阳”中的第5小节写到“没有风,干冷干冷的”,从插图来看,女画家的头发明显是被风吹起,这个细节表现与课文内容不符。
八年级上册《背影》。插图选取了课文的点睛之笔: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原文的细节是“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透过文字可以感到,此处月台应该比图上稍高些,父亲是两脚离地,向上曲缩,向左微倾才爬上的。而图上是一脚着地,一脚搭上的,表现不出文中的吃力程度。应该说,一幅好的插图,不仅表现形式上要恰到好处,细微之处也不能出现差错,这也是我们对教科书最基本的要求。
九年级上册《曹刿论战》。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这是乘人的部分。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只有妇人不立乘,见《礼记·曲礼上》)。而课文插图中两个乘车者鲁庄公和曹刿却坐在车舆中,这显然是不符合古代礼制的。
以上几例,绝非吹毛求疵。因为课文中的插图绝不是用来做点缀的,它在表现出整体形象让人可感的同时,也应在细节方面注意到与课文的文字内容相统一,不能容许败笔存在。
三、偏于大家手笔,忽视开放征集
现行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都出自大家手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其价值都很高。这些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感悟和理解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资料上,教材中的插图完全可以去更新、可以去完善,可以更符合学生的需要、教学的需要、时代的需要。
“超女”、“好男儿”可以搞选秀,那我们有没有想到,插图难道不可以同样来一场“选秀”吗?!在开放征集插图的道路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走在了前头。
近年来,人教网以“观察、发现、思考”为主题,发起了“2007人教网教学摄影作品有奖征集”活动[3 ]。这次活动,面向广大中小学学生、教师、家长,以及关注现代基础教育的所有摄影爱好者征集数码摄影作品,由国内著名摄影界专家学者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入选作品进行评选。旨在向教材以及各类教育教学参考资料的编撰修订提供有著作权的教学资料插图。这个活动从一个侧面表明,我们的教材插图,不能仅仅局限于大家手笔,需要去不断完善,走开放征集之路,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以上就是笔者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几点思考。由此可见,课文中的插图的确需要我们去关心它,去正确编绘它,去合理使用它。课文插图也将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丰子恺.绘画鲁迅小说.上海万叶书店出版社,1950年版,第3页。
[2]苏教版教材九年级(下册).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3]参见:http://www.pep.com.cn/zhengwen/index.htm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