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的方式亲近哲学
2009-12-31李光亚
李光亚
在很多学生的心目中,搞哲学只是少数人的事情,哲学虚无缥缈高深玄妙,而且几乎与人的现实生活无关。冯友兰先生的《人生的境界》,学生在初读时,难度不大,但要深入理解比较困难,在教学设计和课堂讲授过程中,一要让学生感兴趣,觉得自己离哲学并不遥远,二要达成思想教育目标,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中,加入一些哲学的形而上的成分。笔者对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作出一些尝试,让学生亲近文本,品味经典。现将部分内容实录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话题
师:哲学家都什么样子啊,在你们的眼里?生1:狂人,疯子,说自己是太阳的尼采。生2:行为古怪,康德、黑格尔。但也有引领人类思维的,比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人。师:哲学家形形色色,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哲学家?生3:思考。师:苏格拉底说了,想成为一个哲学家,要娶一个强悍的妻子。看来妻管炎有哲学家的潜质。此人怕老婆跟陈季常有得一比,苏东坡不是说他“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吗?一茫然,就思考;一思考,就成哲学家了。生笑。师:生活是哲学的基础,思考生活,过一种有追求的生活,就可以成为一个哲学家。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作用之一,就是在经典文本与学生的体认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觉到认识经典并不是那么艰难,这是实践人文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是让学生在生活里发现哲学的影子,也可以从经典中,看到生活的痕迹。
二、寓言说理,形象生动
在讲解“觉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时,引入这样的故事:有人问三个泥水匠在干什么,一个答道“在砌砖”,第二个答道“在挣钱”,第三个答道“在建造一幢漂亮的大楼”。后来,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师:明白什么是“觉解”了吗?生:我觉得是一个人做事的目的和动机。师:对啊,苏格拉底说了,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桥梁,除了要从生活出发之外,还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从通俗的故事或生活中的故事入手,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引入到哲学思考的境界中去。所谓“道不远人”,对生活,对故事,只要抱着一种思考的态度,就会发现哲学的影子。
四、深化思想,认识自我
师:打个比方,你们学习是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什么?一切的一切目的是什么?
生(议论纷纷):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
师:这就是境界,目的不同,“觉解”不同。为自己是出于本能,应该是自然境界,为家人是功利境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自然是道德境界。大家属于哪一境界呢?
生:功利。
师:在中国,个人私欲从来都被主流价值观所鄙薄、唾弃。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在理想主义旗帜之下,虽不乏“虽九死其犹未悔”、“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苟利国家生死以”的道德实践者,更多的却是脱离俗世人生的虚假和伪崇高,“私故人财”、“纳其尼女”的大儒朱熹,投水殉国时突觉“水凉”的钱谦益,看起来还比不上“宁可我负天下人”、“人皆诈恶,我独诈善”的真小人来得真实,因为功利主义伦理观以人的现实生活作为思考的出发点,赋予功利、幸福、效用以美德和善的意义,突出道德的现实性和功利性。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忽视人们的“利”和“欲”会堕入伪善的陷阱,忘记“义”和“理”又会让我们道德迷失,二者之间该如何取舍?
这时对学生应适当加以引导:功利是正常的,即使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底线是不可损人利己,读书是利已、利人、利社会的行为,很多人主观上是为了自己,但客观上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上多一个读书人总比多一个混混好。功利与理想并不矛盾,有了更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当然就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勤奋,对社会的贡献当然会更加突出,与之对应的是社会的公平性日益凸显的今天,回报也会相应的增加,相信学生们会有自己的正确选择。这样,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来引导学生,不仅为现在的学习,也为将来完善自己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从而真正体验到来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所以激发兴趣成为教学哲学文本的关键。解读教材时,采用寓言的说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际上哲学只是社会生活抽象,利用轻松幽默的故事还原抽象为形象,哲学不再板着面孔说话,在轻松的对话中达成教学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人文性阅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质兼美的文本阅读,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是教学手段的人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实现课堂的高效化。
(责编 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