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深度探讨德治问题的佳作
2009-12-31温克勤
进入新千年后,在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重要思想的引发下,德治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和探讨的热门话题,有不少颇有见地的著作、文章相继面世。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李兰芬教授的《当代中国德治研究》,就是其中一部难能可贵的探索佳作。
一、研究视野广阔
研究当代中国德治问题,不仅需要广博的学科专业视野,而且需要广阔的实践视野。在知识结构上,既需要富有思辨理性的道德哲学,也需要充满实践理性的治理理论,更需要融思辨理性与实践理性为一体的德治技艺。正因为该书注意并致力于此,故其研究成果富有学理性、逻辑性、论证性,从而将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该书设置的“一体二翼六卦”的理论框架,概括包容了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主体(“一体”),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和重点内容,集中表现了该书的实践视野和现实关切;以政治取向(“善政”)和社会取向(“善的社会”)为“二翼”,表明该书不仅着眼于“善政”的治理,而且着眼于“善的社会”的治理,强调二者不可或缺,只有“善政”与“善的社会”的和谐统一,才能达至“善治”,从而大大拓展了治国理政和以德治国的研究视阈;以权力配置德性、制度安排伦理、行政行为道德、公民道德、私人美德、民族精神为“六卦”,从治国理政的实践需要出发,强调权力、制度、行政行为与伦理道德的结合及社会成员的道德精神养成,从而展现了通向善治的广阔的研究视野。
二、论述系统全面
首先,该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知识理论系统。书中各篇章均自成系统,展开各自的丰富思想内涵。它们在内容上独立自足,但又是全书有机构成的一个部分、一个层面、一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结构严整、周密系统。其次,该书从理论、历史、现实三维度的有机结合论述德治问题。书中认为,中西历史上的德治思想尽管各有其难以避免的局限性和“历史污垢”,但也不应忽略或放弃对它们的“合理批判和文明传承”,“对历史留给我们的丰厚治国思想遗产进行比较甄别,是现代德治获得历史文化合理性支持的必要路径”。同时该书在各篇章中,也都结合历史以及现实论述德治问题,全书贯穿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最后,该书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体现了辩证法的全面性。如关于理论界对德治思想的认识问题,既肯定了理论界对德治思想研究的积极态度和取得的显著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在对德治理解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工具主义、技术主义倾向和泛政治现象。
三、切入生活实践
紧密结合党积极主动地探索、推进执政党模式转换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构实践,对当代中国德治建设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是该书根本的理论旨趣和着力点。如书中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贯彻落实德治与法治结合治国理念的根本指导意义,书中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德治与法治的结合提出了社会文明的价值关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则是德治与法治结合的根本价值追求。又如关于人民是德治主体的论述,指出每个公民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是道德价值的“最高评判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
四、富有创新意义
该书以“统治、治理、善治”的治理思路为线索,以“一体二翼六卦”为理论框架,展开德治和当代中国德治问题研究,这样的“治理思路”和“理论框架”就颇有创新意义。同时在各篇章中特别是对德治、德治与法治结合的论述中也不乏新意与新的概括和发挥。如关于德治,提出“与法治相结合的德治不仅仅是调整社会生活的一系列规范体系,还是一种文化形态、一种人的生活意义,更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方式”,“政治取向的德治视阈将‘以德治国理解为一种政治的合法性、正当性诉求……社会取向的德治价值视阈将‘以德治国理解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合法性、正当性诉求”这样诠释德治,不仅内涵深刻,富有说服力,而且给人以新颖之感。
德治、德治与法治结合的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至关重要的问题,用古人的话说,是关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问题。由于对德治的狭隘功利性理解,由于对传统德治缺乏辩证分析,由于对法治社会道德无关紧要的误读,也由于德治理论的探讨和实践都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关于道德问题的习察和探讨还将继续下去。《当代中国德治研究》在理论上、实践上都做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深入探索,对于人们今后的继续探讨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温克勤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天津 30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