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伦理学的发展及其前瞻
2009-12-31周中之周治华
周中之 周治华
〔摘要〕 建国以来,中国的伦理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传承中国优秀传统伦理,吸收国外先进伦理理念,其学科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的过程。新中国伦理学理论建设丰富了哲学学科的人文内容和现实关怀,推动了哲学学科的发展,同时在实践层面上,为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塑造新时代的道德人格,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伦理学 新中国 发展 前瞻
〔中图分类号〕 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539(2009)06001905
一、新中国六十年伦理学发展的轨迹
(一)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前学科时期(1949年至1978年)
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在这历史的大变革时期,新中国不仅要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且要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其中包括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及其规范。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道德不会在短时间内轻易地退出历史舞台,这样,新旧道德必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发生激烈的交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旧道德,建立新道德,成为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中国伦理学讨论的热点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奇是新中国伦理学的奠基者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她在《新建设》、《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国内重要杂志和报刊上发表了一系列伦理学文章上述文章后收录于《道德科学初学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这些文章涉及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主要内容,例如无产阶级的道德原则、道德的继承性和阶级性、道德的起源和社会作用等。她的历史贡献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道德与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互动关系,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体系框架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周原冰是我国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老战士。早在上世纪30年代末就开始撰写宣传共产主义道德的文章和小册子,50年代中期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20世纪60年代初,周原冰发表了《试论马克思主义道德科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论道德的社会根源》、《试论当代的阶级性》等一系列文章上述文章后以石梁人的笔名,汇集在《道德问题论集》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出版,1980年以增订本形式再版。。这些文章对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当时的伦理学研究,北方有李奇,南方有周原冰,南北遥相呼应,为新中国伦理学学科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在新中国诞生后的前30年,伦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完全形成,但有关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已经起步。1960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了以罗国杰领衔的伦理学教研室。在1960年至1963年,该教研室整理编辑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道德的有关论述,讨论和制定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教学大纲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讲义》,在高校本科生中开设了伦理学课程[1]。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为后来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伦理学研究的特点是政治化的倾向明显。一方面,研究的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与阶级、阶级斗争直接相关的道德问题上,但同时又受国家政治气候的影响,以致有关研究断断续续,难以深入发展。但是在道德实践领域中,20世纪60年代初的雷锋精神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在中国人的道德生活中,雷锋依然是道德理想教育的一面旗帜。
(二)当代中国伦理学学科形成和发展的时期(1978年至今)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的春天来到了,伦理学学科建设的春天也来到了。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当代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形成。该书在中国第一次以完整的学科体系的形式和内容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伦理学学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978年至1992年)。改革开放初期,当代中国伦理学学科的建立,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一方面,广大伦理学工作者解放思想,冲破了极“左”思潮的束缚,对伦理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同时,对中外伦理思想史进行了专题研究,大大拓宽了伦理学研究的视野。一大批伦理学著作在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魏英敏和金可溪主编的《伦理学简明教程》、唐凯麟主编的《简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周原冰的《共产主义道德通论》、章海山的《西方伦理思想史》、陈瑛等的《中国伦理思想史》、沈善洪等的《中国伦理学说史》等。另一方面,广大伦理学工作者联系改革开放的实际,做了大量学术普及的工作,扩大了伦理学学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例如,上海市伦理学会编写了学术普及读物《道德科学知识讲话》,社会反映良好。
在这一阶段中,伦理学学科的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这一建设是与反思“文革”、拨乱反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使是伦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等学术性很强的争鸣,也是如此。例如,在道德原则方面,如何认识和评价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如何认识和评价人道主义,也都深刻反映了伦理学工作者反思“文革”的特点。第二,这一建设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经济体制改革后,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一阶段伦理学的研究在努力回答这一时代课题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例如,在道德建设方面,“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2]就是其中代表性的成果。
第二阶段,伦理学学科的大发展(1992年至2001年)。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标志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重大事件。随后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伦理学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时,颇具全国影响的热点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道德的“滑坡”还是“爬坡”?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伦理学工作者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华东师范大学赵修义的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辩护》从伦理观、价值观上辨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合理性、可行性和正当性,并入选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更多的伦理学工作者则从如何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建设的层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制度伦理的研究。在中外伦理思想史研究方面,这一阶段也有了新的进展。最有代表性的是万俊人的《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和朱贻庭主编的《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出版。
在这一阶段中,紧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道德问题是伦理学研究的一大特点,伦理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获得了提升是又一特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指导方针,这一指导方针将伦理道德建设提升到“治国”的层面上,极大地鼓舞了伦理学工作者的积极性,是当代中国伦理学学科大发展的巨大动力。
第三阶段,伦理学学科大繁荣(2002年至今)。当代中国伦理学学科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以后,在21世纪以后呈现出大繁荣的景象。这种大繁荣突出地体现在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兴起和大发展上。应用伦理学包括经济伦理、生态环境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教育伦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分支,就中国而言,其中的大多数分支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立的。人类跨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的发展要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就要求伦理学结合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特点研究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应用伦理学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头,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队伍迅速扩大。应用伦理学大大丰富了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与时代发展方向丝丝入扣,推动了伦理学学科的繁荣。
在这一阶段中,应用伦理学研究的兴起和大发展是重要特点,同时另一特点是德性伦理的复苏。在现代生活中,超越物欲、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成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批学者在新形势下对德性伦理进行了新的研究,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新中国六十年伦理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进展
(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
1982年由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全书17章40余万字,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伦理学的一般理论,概括了共产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论证了人生观、道德理想、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后来,罗国杰又修订和主编了其他伦理学教科书,但基本还是理论篇、规范篇和实践篇三大板块。二十多年来,影响最大的是罗国杰这本教科书以及它所形成的学科体系。魏英敏和金可溪主编的《伦理学简明教程》在全国也颇有影响,该书的基本框架与罗国杰的书一致,但在原则和规范中,不仅将集体主义作为基本原则,而且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等也列入其中,这与罗国杰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有所不同。此外,行文朴实也是这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尽管后人编纂了不少伦理学的教科书,有不少特色和创新,但学科体系的框架大多是继承了罗国杰的思路。到了21世纪以后,随着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在伦理学学科体系中有了应用伦理学的地位。这样,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学科体系包括理论篇、规范篇、实践篇和应用篇四大板块[3]。
(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探索
当代中国伦理学是建立在规范伦理学基础上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指导人们的生活。这样就会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道德原则和规范体系的建设问题。第一,道德原则是一个还是多个?在20世纪80年代初,道德原则是一个还是多个,就有不同的观点。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丰富,道德充分地发挥了指导和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功能,存有多个道德原则的观点也为更多的人们所接受。当然,在原则中,应该区分基本原则和一般原则。不仅要提原则,而且要提核心,即“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第二,如何评价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对集体主义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经济落后,集体主义原则中所蕴含的重整体的价值取向是当代中国所必须坚持的。只有坚持集体主义原则,才能建设中国,发展中国。当然,集体主义原则也必须注入时代的新元素,与时俱进。个人主义在欧洲历史上曾起过重要作用,但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不能将个人主义作为道德原则。第三,道德规范如何概括?建国初期,“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198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 把“五爱”调整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同阶段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不同概括,反映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成果。
(三)功利主义研究的深入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改革使人们对利益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伦理学界对功利主义的关注及其研究的兴趣。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对功利主义的辩护居多,甚至认为功利主义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道德原则。有的学者还认为,中国近代社会为什么会落后,“耻谈功利”就是导致落后的思想文化上的重要根源。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贫富差距的拉大,对功利主义的研究也不断深化。功利原则能够推动效率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但功利原则并不包括公正原则,功利主义本身并不能解决公正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但要讲功利原则,而且要讲公正原则,将两者结合起来。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不公现象的日益突出,在功利和公正关系的研究中,伦理学工作者的研究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社会公平公正的问题┥狭恕*
(四)公平正义研究的繁荣
当代中国公平正义问题的研究,是由实践引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分配不公平问题使伦理学工作者意识到肩负的责任,必须用理论的研究回答这一重大现实课题。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罗尔斯的《正义论》,这部享誉国际学术界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公平正义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众多的伦理学工作者在论文或著作中吸收、引用、阐发罗尔斯的观点。由于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甚至阙如。按什么样的伦理价值取向来引导制度建设,成为首要任务。制度伦理的研究受到了社会的青睐,在中国伦理学界受到了关注。任何社会公正的实现,都要以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的水平为前提。中国要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必须发展生产力,这就涉及公正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在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中,如何实现公正与效率的统一,伦理学界的研究贡献了不少积极的成果。公平正义的问题涉及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但伦理学的研究是其中的灵魂。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成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论证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应用伦理学的兴起
当代中国伦理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应用伦理学的兴起,它冲破了传统伦理学的樊篱,把伦理学的研究与现实生活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创了伦理学研究的新局面。应用伦理学将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形成了经济伦理学、生态环境伦理学、网络伦理学等多种交叉学科,不仅拓宽了伦理学研究的领域,而且充分吸收、利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使伦理学的研究更具体、更深入。应用伦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伦理学与其他学科的对话,而且也促进了当代中国伦理学走出国门,与世界学术界对话。中国伦理学工作者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有关应用伦理学内容的,占了很大比重。国内近十年出版的伦理学专著,应用伦理学居多。许多从事其他专业研究的工作者走进了伦理学研究的领域,从而使伦理学工作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应用伦理学之所以兴起,并且方兴未艾,其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实践的需要。例如,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中义利的冲突呼唤了经济伦理学的诞生;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从而使生态环境伦理学走进了学术殿堂;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鼠标下需要德性,网络伦理学应运而生……应用伦理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三、中国伦理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
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入,伦理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伦理学发展与社会变迁、实践需要的关联,使我们同样有理由预见,中国伦理学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一)伦理学将回应时代的呼声,更加关注社会伦理及其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问题
当代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社会转型的场域对于伦理学发展来说是挑战,更是契机和动力。如果说传统伦理学强调个体的心性修养、灵魂陶冶与人格善美,那么,当下中国的社会转型必然驱使伦理学的研究重心进一步转向社会宏观层面上的制度伦理、经济伦理、政治伦理、环境伦理与交往伦理,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伦理秩序为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重视对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伦理问题研究。社会伦理之研究视域的形成意味着伦理学更为关注日益凸显的社会公正问题,将公平正义作为解决道德难题、构建和谐伦理秩序的根本价值导向;意味着道德建设更应注重公民道德的提升,塑造具有正义美德的合格公民。公平正义是保持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强大力量和内在要求。因而,研究重心向社会伦理倾斜、关注社会公正问题也是伦理学为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应承担的重大使命。
(二)德性伦理的复兴彰显伦理学的人文关怀,凸显个人品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西方伦理学20世纪末以来出现的德性转向,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它对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影响当然无可否认,但德性伦理的复兴作为当代中国伦理学的一个发展趋向还有更为现实和直接的根据。一直以来,国内伦理学界围绕当代中国的“价值关怀”和 “道德重建”等问题探讨德性伦理的价值,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一方面,现代社会的规则伦理只关心“我应该做什么”而无视个人自我完善的追求,忽视个人自我价值和意义的安顿。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扩展释放了人们的物质欲望,同时也导致焦虑、孤独和困惑,无从找寻精神家园。德性伦理的复兴使伦理学再度关注“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彰显了伦理学作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对人类内在品格和终极价值的关怀向度。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活中的不良风气和道德滑坡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规则伦理只关注行为的外在约束、导致道德的形式化和表面化所造成的后果。德性伦理的视角有助于揭示制度或规则所要求的精神品质,注重个体道德人格和道德动机的提升,凸显了个人品德在道德建设中的中心位置。
(三)伦理学研究的交叉化和专门化齐头并进,应用伦理学领域继续繁荣兴盛
伦理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更是一门实践科学。走向丰富多样的现代社会生活,直面实际领域的道德难题,导致当代伦理学、特别是应用伦理学研究既表现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化趋势,也表现出针对具体领域、具体问题的专门化趋势。高新技术及其应用造成道德两难、生态环境恶化与全球变暖问题、医疗实践中生与死两端的抉择问题、网络空间的道德规范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学、信息技术等专业知识,但在深层次上所牵系的则是当代人类的生存状况。应用伦理学的各分支学科只有在开拓伦理学研究疆域的同时注重了解和吸收专业知识,跨越学科的界限,深入实践领域的具体实践过程及其机制,才能真正对上述道德问题提供建设性和指导性的见解。与此同时,应用伦理学必须注重自身的“专业性”, 以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视角去关注和解决现实问题,才能担负起关切人类生存状况的责任。这就要求应用伦理学在“应用什么”、“如何应用”的问题上深入反思并寻求突破,推动伦理学基础理论的进步。应用伦理学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依然是伦理学研究中极具活力、大有可为的方面。随着国内学者越来越多地从译介西方应用伦理学文本转向研究当下中国现实境遇中的应用伦理问题,伦理学研究的专门化与交叉化必然推动应用伦理学进一步繁荣兴盛,造就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伦理学学科群。
(四)伦理学理论研究趋向多样化,呈现出一元主导下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伦理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这是当代中国走向开放的文化成就之一,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趋向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真切反映,也有助于伦理学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因而这种多样化的趋向应当受到鼓励,而不是被阻止。多样化的存在是对话的前提,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是伦理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活水。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已经、并将继续深入把握伦理思想史与西方伦理思想发展前沿,围绕现代社会提出的道德问题展开对话、甚至争论,从而逐步展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局。对话和争论将推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研究的突破和发展,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的主导性进一步增强。
(五)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有机结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建构
经历了域外伦理文化强烈冲击下的困惑,也经历了传统伦理文化被彻底否定之后的茫然,当代中国伦理学工作者必然能够理性地面对、批判和选择,并以自身的理论建构实现中华民族的“伦理觉悟”。 回顾以往,伦理学的发展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要为立足点,既注重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文化,也注重参与世界伦理学的沟通与对话,从引进、批判,走向比较、选择以及创造性的理论建构。这一创造性的理论建构所指向的目标不是复活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也不是照搬西方某种伦理学理论,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理论。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也必然受到特定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必然呈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属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建构不能割断历史的连续性,也不能闭门造车,因而只有注重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有机结合才是可能和可行的。也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建构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民族和时代,才能与时俱进,积极回应西方文化的话语霸权。
(作者:周中之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234;周治华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上海200234)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罗国杰文集:下卷[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254-1256.
[2] 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N].人民出版社,1986-09-29.
[3] 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9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