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课堂要常规化

2009-12-30廖东华

江西教育B 2009年12期
关键词:做文章教研员新课改

廖东华

行走课堂是教研员的重要任务,是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指导最直接有效的活动。教研员行走课堂,就是结合新课程的实施,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给一线教师传达课改新信息,诊断课堂教学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回顾过去教研员行走课堂的做法,我们发现有一些是在形式上做文章、走过场。如平时很少走进教室,只是在主管部门有任务时,才走马观花似的听一两节课,检查几个教师的教案,找出些问题,说几点意见或通报批评了事,对教师的成长帮助不大。笔者认为,教研员深入基层行走课堂,要向教师伸出关爱之手,解新课改之难,释新课改之惑,激励和鼓舞他们逐步树立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步入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教研员要真正理解行走课堂的意义,将自己由课堂的过客变成课堂的常客,进而成为贵客。

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把行走课堂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坚持从大处着眼,长远着手,对学年行走工作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通知,让一线教师早准备。例如,什么时候到哪所学校听哪一学科哪一年级哪一章节的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要求,用一览表的形式安排好,提早通知到位。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上课的教师是放松的,因为胸有成竹;听课的教研员是高兴的,因为好课一定比差课多,发现的亮点越来越多,沟通探讨越来越通畅、深入,调研能取得最大的收获。其次,要从学校实际需要出发,丰富行走课堂的活动形式。从过去单一的行走方式——教学常规检查中解放出来,在新课改、新理念、新教学方面多做文章,特别是在帮助树立新思想、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予基层教师实实在在的指导,真正让一线教师迅速成长。例如,在行走中发现学校教师在新课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指导学校(或亲自牵头)进行课题研究,最大限度地促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于行走的方式,教研员可以亲自上示范课、研究课,举行专题讲座,与教师对话等,在立足实际的行走中共同成长。最后,要建立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多种形式、不同内容的帮扶传带等教学实践,能够使教研员行走课堂的活动常规化,并把教研员在行走中发现了多少问题,指导(或帮助)改进(或完善)了多少问题,行走前后该校课堂教学的对比,发生了哪些可喜变化,教研员发挥了多大程度的作用等,纳入机制,进行考核。(江西省定南县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做文章教研员新课改
挽救海里的珊瑚,要在天上做文章
巧用“加法”做文章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基层电视台要瞄准“农”字做文章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