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在成人仪式中化蝶而出
2009-12-30武华萍
武华萍
[摘 要] 青年的成人仪式经常被理解为一个宣誓仪式的举行,事实上成人仪式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过程。应该根据高中学生三年的不同心理、生理特点而组织有系统性、步骤性、有侧重点的成人仪式,这样的教育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做人”。
[关键词] 青年;做人;成人仪式;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后期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项核心内容: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项内容的落脚点就是“学会做人”。我们教育学生要先学会做人,这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家长和学校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在高中阶段,通过成人仪式是一个良好的教育方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首创于1990年。当时担任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乡团委书记的陆惠明,于1990年4月29日,策划举行了“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这是国内最早的由共青团组织举办的大型成人仪式。此后,该项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渐渐成为全国各地十八岁青年告别稚嫩的见证。
但是,陆惠明在他的《从家庭、学校到社会的精神桥梁——18岁成人仪式的发展过程和现实意义》一文中说:“我感到在设计18岁成人仪式的活动时,一定要结合青年学生的实际需要,搭准青年心理需求的脉搏,然后按照仪式的目的因地制宜地去规划设计。既要体现成人仪式规范的方面,又要抓住青年学生敢动敢想的思路进行引导,做到娱教于乐、年年有创新。绝对不能无视青年的需求,强加于青年学生接受。只有这样,18岁成人仪式才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才能使18岁青年学生乐意参加仪式活动。”
因此,成人仪式的举行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情况和学生的心理状况,唯有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当前,一些学校和家长在提到成人仪式时仅仅理解为一种仪式的举行,事实上它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过程,仪式只是这个教育过程的一个总结点和升华点。
具体来说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高一年级(学生16岁):公民意识、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在这一阶段要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对法律意义上“人”的思考,促进从幼年到青年的转型。
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孩子开始发育了,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有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你要东,他偏要西。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实质上是青少年们随着身心的成长发育,逐渐从依赖于父母的心理状态中独立出来,自己判断、自己解决所面临的新的问题的时期,这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这是一个人从幼稚到成熟的转折时期。
按照我国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一个年满16岁的公民将领取居民身份证,在犯罪时将负完全刑事责任,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在他们成长的转型期灌输法律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一时期,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16岁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要做到严而有度,宽容而不纵容。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责任感的前提,宽容更多的是对学生感情、心灵上的宽容,让学生有健康的心态在宽松的环境下接受严格的教育。教师要从与学生日常交往的一点一滴做起,帮助学生以小见大,从每一件事情中总结蕴含的人生道理,这样才可以循序渐进,在成长的每一天中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地、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高二年级(学生17岁):成人预备期教育,侧重于学生的社会实践
这一阶段要通过必要的社会实践,促进学生成人意识的形成,成人意识是成年人应具有的意识,是成人的基本标志。在通常的情况下,成人意识随着人的生理、心理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形成,但是心理的成熟不仅与人的生理发育相关,而且与人的生活经历有密切联系,这些都将影响成人意识的形成速度。现代中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优裕,营养丰富,生理发育普遍提前,但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和少子女的家庭,加上某种封闭程度的学习生活,缺少生活磨练,使得中学生心理发育相对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获得成人意识,以至人们对中学生的评价是:人高马大像大人,但言语行动仍是孩子样。
18岁成人仪式在这一阶段,就是创造条件,促使学生走向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增加了中学生社会实践、人生磨练的机会,这必然有助于中学生培养成人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快他们的成人进程。
三、高三年级(学生18岁):成人仪式举行,学生成人的助推剂
18岁以后,人就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人了,既可以独立地表达自我的要求,同时又必须独立面对生活,自我决断行为与否,独自承担行为后果。成人的过程就是非独立的自我向独立自我的转变过程。社会角色转变是否顺利?转变的结果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人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经过,高一、高二分阶段、分目标、分侧重点的教育,学生从心理和社会实践基础上都具有了成人必需的一些条件。而且,身处高三,马上就要置身真正的社会,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考验;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整个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中,在高三阶段,需要进行的是宣誓仪式的举行,这是整个成人仪式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育升华的重要途径。此项活动的良好开展,会关系到这一教育体系的圆满。
当然,18岁成人仪式的教育活动历时十多年,形成了一整套规范化、系列化、普及化的模式。但是10年来,思想道德教育的大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高科技的推动下,影视的大众化、电脑的普及、网络社会的形成,在中学生面前展现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新世界,加上社会转型带来的多种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些都会对中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时代的新特点。因此,宣誓环节的进行必须根据新的形势和青少年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仅追求形式新颖,而且要富有时代感、针对性和震撼力,这样,才可以再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积极地效果。
我们的宣誓仪式主要包括:唱国歌、观看“成长的足迹”短片、学生代表发言、宣誓、家长代表发言、学生和家长互换礼物、学生向老师献花、领导寄语、校园合唱团演出、学校向学生发放青春寄语卡这些环节组成。整个高中阶段的十八岁成人教育活动也在这个仪式上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调查,部署完整、组织充分的成人仪式教育,极大地促进了学生成人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学生明确社会责任,增强爱国情感,加强了青少年在这一人生重要时刻的神圣感、使命感;同时,有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促使他们们珍惜青春,发奋学习,积极进取。
应该说:高中阶段的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使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命题得以化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