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学专业学生择业观的调查分析

2009-12-30闫璐颖

新西部下半月 2009年7期
关键词:药学专业就业学生

[摘 要]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仍较高,因此,药学专业学生应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药学专业学生应拓展行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合理调配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学生拓展就业观念。

[关键词] 药学专业;就业;择业观;学生

1999年我国政府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然而在扩招后的第十年也就是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了600万。同时,随着金融风暴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经历寒窗十载的大学生们如今的处境的确不容乐观,当然这也包括药学专业学生在内。虽然近年来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稳中有升,但很多院校纷纷上马,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部统计数字显示,普通高等医药院校数从1999年的118所增加到2006年的128所,1999年5000人以上规模的高等医药院校仅2所,而到2006年5000人以上规模的高等医药院校已达86所,这其中还不包括综合性大学以及农林院校中药学相关专业及学生的增加数。尽管统计数据显示,医药行业是目前金融风暴中受影响较为有限的行业,国内外多数药企并未因金融危机出现明显盈利下滑,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人类对药品的刚性需求,医药行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或将滞后显露。因此,广大的药学毕业生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中国药科大学的185名大三学生进行了择业观调查,分析学生就业心态,找出问题所在,探讨合理的就业指导方式,以增强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问卷182份,回收率98.4%。在进行问卷调查的同时,还进行了个案调查,并根据问卷内容进行个别访谈。

本次调查结果及详细分析讨论如下。

一、药学专业学生应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在本次调查中,虽然有84%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是“天之骄子”;80%的学生认为读了大学也不是理所当然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71%的同学认为现在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且有94%的同学认为金融危机对就业产生了影响,但却有24%的学生期望自己的月薪是3000-4000,期望4000元以上月薪的学生竟达57%;且仅有10%的学生表示在金融危机的局势下会大幅降低薪水的期望值。表面上看,这些学生已经接受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精英心理”已趋于减弱,但其期望月薪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薪酬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由此可见,他们并没有认清就业形势,或者也可以说他们不太了解医药行业的薪资行情。下表(表1)是网上刊登出的医药行业不同岗位的薪资水平,从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医药行业中薪水最高的研发部门硕士的薪水也才只有4000,由此可见,本科学生的薪水期望值已经达到了硕士及以上水平。调查显示,有70%同学的理想就业区域是沿海开放城市、直辖市及省会城市,仅有7%的同学选择了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或农村地区,即使在求职较为困难的前提下,甚至有31%的同学选择了坚决不接受去小城镇及乡镇或农村就业。1%的同学选择了自主创业。

因受到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目前药学专业毕业生在择业时还存在着“到大城市去,到沿海发达地区去,到最能赚钱的地方去”,“宁愿失业,不愿到基层和农村去就业”,以及“创业不如就业”等观念误区。所以,药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应适当地降低和调整“就业期望值”,也就是降低薪酬、工作地域、专业兴趣等要素中的一项或几项,应避免因把工作的定位太高、太好或一步到位而错失就业机会,要“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同时就业期望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随着不同时期,不同环境自行调整,理性思考,在毕业生数量大大增加、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这种观念是尤为重要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就业高期望值的形成,并不完全是学生自己造成的,其中家长的期望、社会评价、国家就业政策、各地工作环境差异、收入的不平衡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要从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真正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加大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让学生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个人成长和才智发挥,更要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1]。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不被不良社会思潮所左右,从而在根本上引导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二、药学专业学生应拓展行业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医药行业的兴衰成败客观上影响着药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因此,药学类毕业生首先应对自己今后所从事的行业及其所处的环境做好充分而深入的了解。但问卷调查中的统计数字是不容乐观的,只有20%的学生是经常关注药品行业动态的,60%的学生偶尔关注,甚至有20%的学生从来没有关注过药品行业动态。这说明药学专业学生对医药行业事业的淡漠。我们不苛求学生对某一领域有十分深入的了解,但是也要对你将要从事的行业现状、行业趋势有所闻。调查问卷中除了显示出学生对医药行业知识的了解是欠缺的,同时对药学专业知识的了解也是欠缺的。调查表明:只有5%的学生经常阅读药典,有52%的同学竟然从来没有阅读过药典,学药的人都知道,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其中的药品标准是药品现代化生产和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督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它不仅仅是一部法典,更重要的它是学药人的必备工具。以此也可以说明,学生所学的知识离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带领学生深入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产业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双师”指导,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对医药产业发展和药企要求有所了解,做到学有所用,有的放矢[2]。

三、加强就业指导,改变就业观念

教育是一项投资——无论对社会、对国家还是对家庭。目前培养一名大学生家庭的投入大约6-10万元,这笔投资对于普通的工薪家庭来说就是倾尽所有,由此,家长对孩子的就业也有一定的期望。家长也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主体。在就业指导中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群体的影响力和潜在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择业过程中有54%的同学认为父母或其他亲人对自己的决策影响最大,仅有2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决策不受他人影响。同时调查显示只有22%的同学不会在意他人对自己就业情况的评价。这些数据说明,家长的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学生就业的质量和层次。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毕业生在择业的问题上,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需要把家长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更新他们的择业观念,把“毕业生家长得到最满意的回报”做为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的重要标准。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学生的积极努力,学生家长的支持配合,也需要学校的倾力组织、社会的共同参与。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对就业政策和企业制度的解读也是不可或缺的[3]。调查显示,仅有11%的学生对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出台的就业政策与鼓励措施比较了解,60%的同学对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的优惠政策有所闻,但不是很了解,甚至有33%的同学对这些鼓励政策一点都不了解。就业政策是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大学生自主择业和就业具有方向指导性和程序性意义。透彻理解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现实意义。比如,第一,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返还学费,代偿助学贷款;第二,对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的,给予生活补贴,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项目服务期满并考核合格的,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高职(高专)学生可免试入读成人本科等,都是2009年国家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我们相信,如果高校对这些政策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宣传,解决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认识不清、渠道不畅、观念落后的现状,引导学生服务基层、服务社会、服务国家,制定相应对策,采取有利措施,探索出从高校角度解决基层药学人才缺乏的现状,即可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学生的个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学校、企业、家庭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对药学专业学生而言,应该利用好4年的大学时光,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积极但有选择性的参加课外活动,在实际中磨练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意识的搜寻就业信息,多渠道全方位了解社会需求。对于制药企业来说,应该及时和高校沟通,将对毕业生的要求直接提供给学校,同时企业还可以和学校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机会,为日后相互选择打下基础。对于高校来讲,应与企业沟通,配合企业对学生的需求;要与家长联系,更新他们的择业观念;合理调配教师,畅通就业渠道。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即便是在就业寒流到来的时刻,也能达到学生、企业、学校“三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丁永刚.现今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误区及引导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2008(3)166-170.

[2] 李声青.林辉.深化产学研合作培养药学类创新人才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7.13(10)107-108.

[3] 何裕.改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8(10)12-13.

[作者简介]

闫璐颖(1982-)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现从事中国药科大学辅导员工作.

猜你喜欢

药学专业就业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关于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步探索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