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重启海外收购“战车”
2009-12-29刘腾
中国市场 2009年11期
在金融危机显露其巨大威力的2008年,不少日资企业一反常态,在发达国家和“金砖四国”积极展开了并购和渗透行动,涉及制药、电子、矿山,能源等领域。
股市低迷。
2009年1月14日到16日,仅仅三天时间,杉杉股份这支股票就上涨了20%。“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动力电池材料方面的业务做得不错。”杉杉集团企划部部长曹阳表示。但真实的原因可能是1月22日杉杉股份发表的正式声明。
声明称,杉杉控股将其持有杉杉集团的25%的股份转让给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将其持有杉杉集团3%的股份转让给伊藤忠(中国)有限公司。不过,股份能否顺利转让要等待商务部反垄断部门通过,尚需花费数月时间。
中国首当其冲
从去年到今年,伊藤忠无疑是在中国境内投资最活跃的日资企业。
2008年11月23日,伊藤忠以70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内食品生产商顶新集团20%股权。双方当事宣布,具体出资将在2009年1月到位,2009年5月将以第三方增资的方式再度出资,伊藤忠将派出高管进入顶新国际集团。
顶新集团是国内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伊藤忠入股顶新,被国内媒体看作是日资企业加速渗透国内食品行业的一个征兆。对于这个大手笔的投资,伊藤忠高层曾表示,今后将利用这个机会在中国构筑新的事业基础。
而国内的纺织服装业作为劳动力密集型的夕阳行业,极少让发达国家的资本心动。伊藤忠此次有意收购杉杉集团,按照一位杉杉集团内部人士的说法,是因为这家综合商事“在日本是从纺织行业起家,因此对投资服装行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节”。
不过据媒体报道,伊藤忠似乎是看上了杉杉集团的锂电池业务,并有可能与杉杉控股就置换该业务并推动其上市进行商洽,但杉杉股份2月3日发表公告澄清了这一说法。
就在洽谈收购杉杉控股的股份之前,伊藤忠还转战中国西南,与重庆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金融、保险、房地产、物流、节能环保、生活消费、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目前初定9个具体项目。其中,重庆保税港区的建设将被列为重点合作项目。
一份《伊藤忠2007年到2008年中期经营计划》显示,未来该综合商事的重点投资和并购地域锁定北美和中国,以及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前者将针对业务部门和经营人才,后者则注重通过参股来渗透。伊藤忠方面表示,到今年3月底的财年里,该公司用于收购的开支将达到44亿美元。
根据Dealogic的统计,日本2008年海外并购总额高达778亿美元,是2007年的3倍,也高出2006年创纪录的520亿美元,位居亚洲国家之首。2008年全球各银行从提供并购建议中获取的收入减少了近三分之一,而来自日本并购活动的收入增长了60%。
阔绰的制药行业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经过数年调整后,日本公司目前坐拥大约1.25万亿美元的现金。此外,随着日元上升,日本公司的购买力也大大加强。2008年,日圆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上涨了大约25%。
而记者从数家日本在华机构了解到的情况是,日本企业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小,但是比起欧美公司来说,损失相对较小,而在频频收购行动中,相对资金充裕的制药企业占了最大的比例。
和欧美的制药巨头比起来,日本制药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销售渠道商都相差甚远,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欧美竞争对手带来的巨大压力。正是这种压力,促使日本前几大制药企业不约而同地抓住金融危机这个机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收购对象,其大胆、果断的行动让竞争对手感到吃惊。
2008年4月,日本武田制药公司宣布收购美国千禧制药公司,代价是总计88亿美元。武田制药虽然是日本第一大制药公司,销售额超过100亿美元,但是却面临着一半左右的药物即将专利到期的困境。日本企业在海外并购上一般都非常慎重,经常是反复研究、反复谈判,往往需要半年时间。但是,武田制药收购千禧制药却一反常态,从开始谈判到签订协议只用了15天。
日资制药企业另外一件让人印象深刻的收购案,是第一制药三共株式会社2008年6月出资46亿美元收购印度最大的制药企业兰伯西制药公司50.1%的股权,并最终控股这家公司。
第一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监陈振韬表示,兰伯西公司是一家生产仿制药的制药公司,这对于第一制药三共很有吸引力,因为仿制药虽然售价便宜,但是成本也低,风险小,利润也不低,第一制药三共希望能从兰伯西公司获得一些仿制药的生产技术。其次,虽然兰伯西是一家印度公司,但是在美国设有生产厂,在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完善的销售网,而第一制药三共在海外的销售渠道一直很差,因此也想借助兰伯西的海外销售渠道销售自己的药品。
“日本的制药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经验不足,拿中国来说,虽然我们做了很长时间,但是销售额也不过5、6亿元,日本制药企业在中国做得最好的,销售额也不会超过10亿元。因此,建立适应当地环境的渠道很重要。”陈振韬说。
而在这方面能真正帮上企业忙的,可能不是日本驻华大使馆,甚至不是日本国际贸易振兴机构(JETRO),典型的日本商人会告诉你,是综合商社。
“日本的综合商社是一种独特的企业,其作用相当于贸易公司,但是在日本企业集团乃至财团中,综合商社起到了核心的纽带作用。”研究日本财团和企业的学者白益民告诉记者,日本有六大财团,一些世人皆知的著名企业如索尼、松下、日立、三洋、新日铁、佳能等等,背后都有不同的财团,这些财团分别有自己的综合商社。(见附表)
控制资源是根本
2008年4月,丸红商事株式会社收购了智利铜矿安托法加斯塔集团两座矿山项目30%的股权,耗资6亿美元,而最终为该计划追加的投资将达到19亿美元。
作为日本六大财团的富士财团旗下的综合商社,丸红有150年的历史,在富士财团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日本商社的排名中,次于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伊藤忠而列第四位。
“在海外投资中,日本综合商社总是一马当先,充当探路者。”白益民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日本商社在日本财团中充当各个企业之间的纽带,在得到财团内银行支持的情况下,资金充裕,往往把控制资源和引导制造业进入其他国家市场作为己任。
2006年到2007年,丸红为其投资战略制定了“G”计划,最终的结果是,在矿山、独立发电、水务等资源性项目上,投资额占据了总投资的50%,项目包括哈萨克斯坦的铀矿,澳洲煤炭开采、卡塔尔石油精炼项目等。而在扩展支撑领域,包括粮油食品、纸张生产、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占30%。
而在为2008至2009年的投资所制定的计划中,丸红同样把资源型项目列在首位,并细化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铝铀矿、稀有金属等领域的资源,为此,将中下游的物流和基础建设投资也考虑在内。
通过控制资源和对资源的经营来为本国企业谋利,这几乎是日本综合商社的使命。三井物产在世界铁矿石市场上的纵横捭阖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
2003年,三井物产通过不断入股,拥有了世界最大铁矿石巨头——巴西淡水河谷的母公司15%的股份,位列第三大股东。虽然是第三大股东,但是由四家巴西养老基金组成的公司和巴西发展银行的投资公司组成的前两大股东,其实际经营基本上由三井物产操纵的。
2005年,三井物产操纵巴西淡水河谷提价71.5%,利用同为三井财团成员的新日铁承认了这一提价,然后让印度最大的私营铁矿石出口商——三井物产控制的关联公司——附合这一提价,最终令铁矿石的最大买家中国公司损失惨重。
编辑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