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金”
2009-12-29徐丹
中国市场 2009年11期
晚上10点,北京,建外SOHO城。王怀南坐在你面前,开始讲他的宝宝树。办公室里杂乱却也有序,活泼不失稳重,这或许与王怀南曾在Google工作有些关系。身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王怀南2006年末从Google亚太区市场总监的职位离开,于次年3月8日创办了社区型的母婴网站——宝宝树。
与王怀南的创业身份不同,2006年秋加入摇篮网任CEO的高翔,俨然是一位职业经理人。
不过,无论什么时候出发,无论经过怎样的实验和试错,无论最后是否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路径,他们都是要探明如何挖掘或贩卖那些年轻父母的注意力。
在宝宝树最近的调查中,对随机抽取的500个妈妈进行访问,对“最常使用的育儿网站”这样的问题,500个妈妈说了105个网站。—这是一片拥挤的红海,不过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母婴市场,因为还没有大鳄产生,便亦是一片蓝海。
交集
2006年秋前的摇篮网和2007年中前的宝宝树,还很相似。
首页上,育儿信息、论坛、博客、宝宝相册、圈子……一个都不能少。
王怀南非常自信于这种关注度,因为重要的不是“眼球后的点击,而是接下去的深耕”。与浏览型的门户网站不同,社区类的网站用户参与度强。同样一个费雪牌玩具照片上传活动,宝宝树的参与度排到了第一,这也使得同样一次广告活动,宝宝树总能要个更高点的价格。而他们的销售人员,也会建议客户以硬广告为辅,多做一些参与性的活动。
接下来,与儿童电视媒体优扬传媒的合作,由宝宝树提供策划和用户合作等,则让其又多了成为“跨领域媒体”的可能性。
宝宝树目前的盈利模式,还包括定制产品。目前的定制产品例如相册,除了按百元的价格卖给妈妈们,亦可以成为广告的载体。前提是年轻妈妈们能接受宝宝的相片背景纸或许是雀巢奶粉的LOGO图——“但如果它是免费的呢,多点广告又如何?”王怀南预估,今年年末应该能达到1500万的收入。
而摇篮网,亦很早试水“多渠道”,如目前已出到50期的《摇篮》电子杂志,同样是很好的广告载体。2006年,在高翔与董事会讨价还价后,摇篮网得到一笔新的注资,成为他任CEO的条件之一。之前,他是当当网的副总裁。
分化
高翔与董事会“讨价还价”所达成的另一条件,是摇篮网定位在“在线育儿知识教育”,而非单纯的育婴门户和分享社区。
教育是更加刚性的需求,而一贯相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中国父母,最舍得的永远是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广告再做,在单一的母婴社区领域,也很难5年内做到1亿。但教育却有无限的空间。”
在说服董事会后,高翔第一步便是让摇篮网提供“父母的育儿商”的测试。简单的测试报告是免费的,但个性化的更完备的“宝宝成长阶梯”报告,则会收取一定的费用。里面会提供不少专家的建议,这些专家来自各个医院、医学协会,或者是大学的教授。
耗资千万级的3D虚拟社区“婴淘城”与“精灵学院”,便由此诞生,并已进入测试阶段。高翔颇为这个可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母婴主题的3D虚拟世界而兴奋。婴淘城是一个为0-6岁儿童及育儿期的母亲进行婴幼儿哺育辅导和娱乐服务的主题虚拟社区,而精灵学院则是儿童英语学习。
如今,已经有帮宝适等品牌开始在婴淘城做植入广告,虚拟世界越来越被广告商所青睐。
事实上,王怀南亦实验过线下的早教中心,2008年初,宝宝树在建外SOHO租了一个不错的楼层并且装修得十分温馨,建了宝宝树早教中心,“滚皮球”、“大环套小环”、“阅读”等母子互动课程,倒也颇为新鲜。接受这个业务的付费家庭需要每个季度缴纳1600元。但王怀南的这次实验没能成功。
高翔则很信奉德鲁克的一句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抓住明天机会的能力。他觉得,虚拟社区和教育会是最终的机会。
编辑 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