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文明中的伦理危机
2009-12-29靳晓理于明艳
中国市场 2009年48期
[摘要]和谐文明,就是以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为特征的文明。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然而中国工业文明进程,“唯GDP论英雄”等一系列失衡发展引发了严重的伦理危机,即对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造成巨大破坏。和谐文明理念的树立及付诸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弥补伦理危机,从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关键词]和谐文明;伦理危机;和谐伦理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8-0069-03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自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至今,我们对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已经历了约5个年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如神助,“中国速度”已经成为国人引以为豪的名词。但是,随着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却发现非但没有进入和谐盛世,反而离它越来越远,社会问题层出不穷。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袭来,骤然让国人对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狂热程度,如同中国股市一般,从高位猛跌下来。人们开始冷静地反思:以往那种以自然、资源、人文为代价,只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绝对会为宝贵的和谐文明思想掘墓,留下的只能是严重的伦理危机。
伦理是处于道德最底线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于“爱”和普遍自然法则的行为规范。所谓伦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生活于其中的道德环境或人文环境。伦理环境既和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相关,更与当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相连。因此,伦理危机是涉及经济、生态和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危机。
1 和谐文明中伦理危机的原因及表现
1.1伦理危机之经济增长失范
伦理危机的根源是工业文化的危机,是在狭隘的文化塑造下人的行为的结果。这就造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崇拜经济理性,而经济理性特征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推崇GDP指标数据,似乎可以以此来证明我们经济的发展是理性的,赚取的利润是超额的。GDP在衡量经济增长中的“指挥棒”作用使得人们对其趋之若鹜。然而,GDP只能衡量经济增长,而难以衡量经济发展。GDP的数值再高、表面再繁荣,也无法掩盖其背后的深层矛盾。
1.1.1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从人均国民总收入来看,上海、北京相当于第一世界,第二世界是天津、浙江、广东、福建、江苏、辽宁;第三世界是山东等地区;第四世界是大部分中西部地区。具体以GDP来表现则是,2002年,东部地区的GDP占全国近60%的比例,比1998年上升了1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人口占全国的28.6%,而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背景下,其GDP依然只占全国的15.3%。
1.1.2人均收入分配的不均衡
到2005年年底,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并据经济学家预计,在今后的20年中,贫富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据统计,198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17:1,2002年扩大到了3.11:1,有专家估计实际差距大概为6:1。由此可见,GDP的增长并没有消除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人均GDP高速增长的背后,贫富差距扩大问题日益突出。
1.2伦理危机之生态系统失衡
近代以来的中国,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也将征服自然作为根本追求,过分强调人在改造自然界中的力量,将中国千百年来传承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抛之脑后,形成了片面的天人相分的思维模式。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对自然关系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及在实践上的简单处理,同时在客观上助长了人类对自然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加重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由于片面追求“高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严重,现有的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没有足够的环境来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达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以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递增;我国目前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目前我国癌症死亡率为108.39人/10万人,占人口死亡率的17.94%,而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工业和交通所造成的空气污染。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和“增长”不是一回事,片面的以牺牲环境求增长,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1.3伦理危机之道德资源失落
道德危机也称道德滑坡,一般指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趋于低劣,全社会的道德水准趋于下降,传统美德被人们所轻视,取而代之的是不良的道德观念。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麦金太尔曾在他的《德性之后》一书中指出当代道德危机从根本上说是道德权威性的危机,这种危机的表现是人们的道德判断陷入没有公准、没有客观尺度的道德相对主义。道德功利化是当前道德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自利的经济理性行为意味着对“伦理道德”的动机观的断然拒绝。在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崇尚功利与价值,追求财富和利益,用功利的眼光去观察和体会世界,正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经常化表现。以前的“雷锋精神”,现在已经鲜为人知。曾经有报道过这样的新闻,车祸现场,伤者的生命危在旦夕,救人者却在为救人费用讨价还价。这些人把人际关系存在的动因看成是相互间的利益需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此的道德低下,让人悲叹。
2 回归和谐伦理,走向和谐文明
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伦理状态环境,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找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的解决之道。
2.1破除GDP崇拜,用和谐发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过去人们一般把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并把GDP看成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唯一指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GDP增长不等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片面追求这种增长会带来发展失衡、环境污染等许多严重的问题。我们应重视GDP,但不能唯GDP至上。中国期待着更干净的GDP增长、有效率的GDP增长和节约型的GDP增长。
对于社会发展中的贫富差距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科学发展”。构建各个社会阶层都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尽所能”的良性社会运行机制,同时使所有社会阶层的人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各得其所”,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即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差异化发展原则,“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只有在保持了一定的发展速度或效率的前提下才真正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经济正义以及社会公正的牢固基础。当然这种“差异式”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非绝对的,而是一种“非均衡”、“差异式”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地区的发展利益,实现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有机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正义,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2.2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构建生态文明观
生态理性作用的观点基于一种被期望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涉及个体利益和私有财产所有权。诸如保存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以及促进正义的观念等,它与其他妨碍资源有效配置的价值观发生了尖锐冲突。经济理性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议事日程服务,提出资源配置的问题,以赋予当代利益有高于后代利益的特权,赋予富人利益有高于极端贫困者的基本需求的特权。生态理性则力图适度动用劳动、资本、资源,多生产耐用高质量的产品,满足人们适可而止的需求。
生态文明观要求在突破经济理性局限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理论为出发点,即从生态发展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生态文明认为,生态发展的首要目标是通过使经济活动基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生态协调发展的方式来保持自然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尊重自然是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认为,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整体,系统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这样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中,如果损害自然界的物种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自然的主宰。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科学的生态伦理思想有利于激发人类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懂得尊重自然的价值,尊重其他生命形式。
2.3建立和谐的社会疏导机制,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
社会疏导机制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利用社会渠道疏导社会成员不良情绪、调整社会个体道德倾向的机制。任何社会都会产生社会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情绪源于社会矛盾,也对社会矛盾产生反作用。消极社会情绪会造成人际关系冷漠、人们的责任意识淡化、个人主义盛行、功利化倾向严重等道德滑坡现象。和谐社会要创造良好的伦理状态,一定要重视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社会矛盾疏导机制,一方面通过构建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尽量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另一方面良好、融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社会矛盾的调适和化解。
中国的道德危机并没有脱离中国社会而独立存在,而是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中国之所以存在道德功利化思想,究其根本是生产力的不发达。古人说的好,“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当前社会的物质供应量尚不能充分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需求。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收入分配的不平衡造成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这也为道德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公平和公正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只有拥有强大的社会生产力保障、丰富的物质资料供给以及先进的生产关系,才会有公平和公正;也只有如此,才能消除道德功利化思想,人们的生活不再以金钱为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温情并和谐的理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