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2009-12-29刘瀛纪

中国市场 2009年48期

  [摘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应当朝着什么方向、沿着什么道路、来什么步骤前进,成为年轻的执政党必须回答和解决的最重大的课题。本文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间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做了概括性叙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60年;成就;经验
  [中圈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8-0053-02
  
  1 党执政6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
   
  从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今天的党中央,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付出了许多艰辛和努力,才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眸历史,可以概括为两个重大战略决策和两次伟大革命,在继承与创新中开辟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光辉道路。 第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第一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50年代初,党领导人民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新探索,不失时机地推进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基本完成了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一次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步的质的跨越,不仅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打碎了几千年来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确立了崭新的社会制度,为未来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个重大战略决策和第二次伟大革命,是20世纪70年代末,党开启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领导人民迅速实现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以社会主义自我改革和完善为主要特征的新的革命的展开。党紧紧抓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面和环节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坚定不移地对外开放,在中国大地上催生奇迹:政权不断巩固、愈加坚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得到有力保障和维护;国民经济长期保持高于世界经济同期平均增长率的速度向前发展,“一穷二白”的中国变成了创造世界奇迹的国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实现了除台湾等岛屿以外整个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有力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民族尊严,彻底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屈辱外交的历史,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2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年取得的宝贵经验
  
  2.1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
  思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具有源头性、方向性、全局性的特点。一旦思想理论出了问题,就会直接殃及行动,甚至引向歧途,造成严重的损失。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冲破了把共产国际和苏共经验神圣化的“左”倾教条主义以及右倾错误思想的束缚,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执政后的一段时间,由于我们把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的某些论述当做一成不变的真理套用下来,一度陷入了封闭僵化的模式之中。党从匡正马克思主义人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引领中国社会历史不断发展进步。
  
  2.2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始终围绕着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展开,始终服务于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思想建设旨在塑造政党之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夯实理论之基;发展党内民主,是为了增强党的活力,开启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党风建设更为明确:一个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好的形象,没有群众的认同,是不可想象的。执政60年,党经历了“三大历史性转变”,面临着“四大考验”。转变是一个渐进、持续的过程,革命时期习惯了的一些行为模式,不可能马上全然改变;同样,执政后形成的一些行为模式,也需要根据时代、任务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方面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工作要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不能盲目顺水推舟,也不能想当然闭门造车,必须按照政党建设规律办事。认真遵循规律才能心中有数,科学运用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全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2.3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先进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执政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履行执政职能的活动中。党的执政能力,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围绕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着重从思想和作风、体制和机制、方式和方法、素质和本领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新世纪新阶段党顺应形势,强调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提高“五种能力”。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努力使党的全部工作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保证党履行好执政职能,完成好执政使命。
  
  2.4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执政党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总体上说,我们党经受住了执政考验。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执政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腐化、违法乱纪的现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执政党党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不能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严重脱离群众,最终会被人民抛弃。我们党要长期执政、执好政,就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起以人为本、亲民爱民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5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
  世界上任何执政党,既有其特殊的一面,也有共同相通的地方。一些执政党经历了上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细致的治国理政经验。这不是哪一类或哪一家政党的独创,而是在各种政党之间相互竞争、取长补短中产生的,因而其中既有阶级的烙印,也有并无“姓社姓资”之分的东西。改革创新不仅要从我国实际出发,而且还需要以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视野,在比较中吸收和借鉴世界上一切治国理政的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我党借鉴他党的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在党的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例如:创新民主政治,提出了民主政治建设是方向,制度建设是重点,以党内民主促进社会民主,推进社会和谐等新观点。
  
  2.6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管党治党水平
  引导全党同志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真谛。实行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党内生活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的纪律,遵守党章和法律。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反腐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