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与途径

2009-12-29钟玉梅

中国市场 2009年48期

  [摘要]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着重组的压力,一向强势的美元霸主地位遭受一定的动摇。国际社会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强烈,如何创造一种“超主权储备货币”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而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加,人民币能否借机走向国际化呢?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形势,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初步条件,但要最终实现国际化须积极探索国际化途径。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条件;途径
  [中图分类号]F8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48-0030-02
  
  1 金融危机催生人民币国际化征程
  
  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国际国内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09年3月,在伦敦G20峰会的前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3月23日发表在央行网站上《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中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与蔓延使我们再次面对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保持全球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他提出,“通过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才能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紧接着,周小川又发表了《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以及《关于改变宏观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两篇文章。在此期间,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也在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署名文章,建议国际社会大力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着力调整国际金融组织的治理结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官员的建议得到众多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以及知名经济学家的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表示,中国提出创造一种可以替代美元的新型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是“合理的”。俄罗斯政府也表示,俄方与中国在有关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上“立场相近”。各方对中国官员言论的积极回应足可以向人们透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话语权的增大。
  作为位居全球前三的大经济体,中国的主权货币具有成为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全球金融危机已从经济基础和政府信用两方面造成美元本位制基础的一定松动,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2 人民币国际化已具备初步条件
  
  2.1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阶段.2007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3%,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下降到9%。在形势严峻的2009年,我们仍提出了8%的经济增长目标。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虽然面临国内以扩内需、保就业、调结构,实现保增长的高目标要求以及世界经济衰退,贸易、投资保护主义等因素形成的外需萎缩的双重挑战,但仍然坚决执行之前出台的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些措施已初见成效,实现年初提出的“保8%”的目标几乎没有什么悬念,这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努力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尽力担起大国的国际责任。自去年华盛顿C20峰会以来,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已通过各种方式,向一些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和支持。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签署了58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参与倡议多边化项下的货币储备库建设;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成立“与美洲开发银行合作联系机制”;中美两国进出口银行洽谈签署了200亿美元贸易融资协议。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还组织企业采购团赴欧洲进行采购,采购额达136亿美元。我国表示将在南南合作的框架下。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所有的这些举措都使世界各国纷纷将赞许的目光投向中国,中国在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的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行为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升,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我国具备较强的国际清偿力和良好的国际信用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4年年末突破5000亿美元之后,呈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已超过2万亿美元,规模居世界第一位,总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左右。巨额的外汇储备尽管面临着诸如资产安全性等方面的风险,但无疑可以表明我国具备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此外,近年来,我国的国际信用状况不断提升,2008年7月31日,著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中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调高至A+,将短期信贷评级从A—1上调至A—1+。同时,对中国优先无担保债的信用评级也从A调高至A+。与此同时,标普对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评级也相应上调。较强的国际清偿能力和良好的国际信用,为国际社会接受人民币打下了基础。
  
  2.3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启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迈出重要第一步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东莞4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之后,人民币贸易结算在各地逐步推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正式开展,标志着人民币已由一国货币转变为区域货币,已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此举将促进国际贸易并进一步放松对人民币的束缚,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此外,为加快实施人民币“走出去”战略,2008年12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先后与中国香港地区以及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金额高达6500亿元人民币。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资金支持基础,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2.4逆差的形成成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决定性条件
  一直以来,我国是国际贸易的顺差大国,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外需萎缩,出口形势严峻,我国对进口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最近的5~10年内,我国对于包括日本、韩国等国在内的周边国家,形成了庞大的逆差。越来越大的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我国贸易地位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民币的境外需求有可能扩大,对亚洲其他货币的影响加大。而逆差的形成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决定性的条件。
  
  3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
  
  3.1从区域化向国际化稳步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首先要实现区域化,即需要在周边地区推广人民币的使用,同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达成协议,让人民币成为可选择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目前,央行已经与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的结算协议,并启动了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同时允许汇丰银行和东亚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但这个进程还要扩大和加速。此外,人民币清算银行及离岸市场的建立都需加速,只有提高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可接受程度,人民币才会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
  
  3.2需要多种政策的搭配和协调
  从经济意义上来说,中国并非亚洲的主导力量而仅仅是重要的平衡力量,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多种政策的搭配和协调。以双边协议为手段,以边境贸易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这就需要中国货币当局和周边经济体缔结人民币境外流通的双边协议。当前,人民币已在周边部分经济体实现流通和储藏功能,因此,双边协议的难点可能并不在于让周边经济体接受人民币及相应资产的输出,而是中国货币当局如何容忍和开放这些境外人民币向境内的回流渠道,以及如何应对人民币境外持有和流动可能产生的巨大风险。此外,笔者认为我国货币当局还应制定并实行切实可行的货币政策,以继续确保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的稳定,这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保障。
  
  3.3应借鉴美元与英镑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吸取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
  我们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该结合我们的国情和人民币的特征,充分借鉴美元与英镑国际化的成功经验,同时注意总结日元国际化失败的教训,不断地为人民币国际化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从美元与英镑的国际化进程来看,有以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是本国货币借助国家的强势经济地位为实现国际化铺平了道路,所以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较快发展;二是英美两国都借助对外投资输出本国货币;三是在霸权地位的获取上,英国以“诚信”服人,以市场化的和渐进的模式实现英镑的国际化,而美国则通过租借法案和信贷迫使英国和其他盟国就范,作出战后与美国合作或接受美国领导地位的承诺,最终实现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制度化;四是形成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规模巨大且兼具充分流动性和安全性的资本市场,是一国主权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货币的必要条件。
  而回顾日元国际化失败的历史,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深思。首先,日元国际化的时机选择就是错误的。其次,在日元升值过程中,日本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和金融自由化的开门揖盗,显然是两个重大失误。日本从国际储备货币做起的国际化成就,随着本土经济泡沫的破灭而烟消云散。再次,日本未能成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使日元国际化缺乏后继的支撑。最后,在日元国际化过程中,日本实行金融市场的内外分离,内部市场、产品和机构创新不足,特别是货币市场工具的创新和流动性不足,限制了日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运用。在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最终日元国际化进程快速逆转。
  总之,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条件已经具备,随着各项条件的日趋成熟,人民币终将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在国际化的进程中必然将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挑战。因此,我们一定要主动规划,周密布局,积极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途径,谨慎走好国际化进程中的每一步,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王思程.对人民币国际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现代国际关系,2008(8)
  [2]易纲,张磊.国际金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