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机制探究
2009-12-29江波
中国市场 2009年52期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的综合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同样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实践能力不高、创新精神不足等现象。在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过程中,教育系统存在重知识灌输,轻精神、能力培养,忽视教育育人功能,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差异和教育评价不科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评标准。组织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52-0055-03
1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概述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是指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特别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的来说,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个性化、能力强、创新型。
厚基础:较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基本能力和较高的基本素质;宽口径:掌握相邻学科知识和有关科学文化知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素质: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和身心素质;个性化: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控能力,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进取、自尊自强;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能力、竞争能力、协词能力和决策能力;创新型:具有较强的捕捉信息的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2 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概括来说,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主流是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认同感增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这些事实激发了大学生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对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②要求进步成为大学生的主流。大学生思想道德整体稳定健康,学理论、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前几年有了很大提高。③社会责任感增强。多数大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三下乡”活动等。④成才意识逐步提高。积极进取,学习自觉性进一步增强,求知、求新、求综合素质的提高蔚然成风。
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包括:
2.1 思想观念陈旧
我国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上存在着“四过”:过弱的人文教育,使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足,大学生学习后不会学以致用;过细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大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造力受到限制;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教育,使个性受到抑制。我国一直强调继承式的教育,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掩盖甚至淹没了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忽视了大学生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2.2 大学生实践能力不高
我国的高校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比较重视课堂上的单项灌输,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各级高校都占据着统治地位,结果培养出的大学生知识面窄,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不在少数。在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片面强调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轻视或忽视教学实践的培养,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践能力不高。不利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2.3 创新精神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综合素质教育一般都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之外增加若干通识教育课,这就把综合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了,其结果是使素质培养绕过了专业教育,并等同于通识教育,最终使综合素质培养无从落到实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学生创新精神不足,缺乏创新能力。实际上。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培养身心健康的“创新型”人才。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不断加快,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重知识的灌输,轻精神、能力培养
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忽视学生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无论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都不同程度存在重知识教学、轻精神培养的情况。因此,虽然学生学了许多课程,而其素质并没有能够达到与其知识水平和教育层次相应的水平,特别是大学生人格、人品问题备受关注,这充分表明大学生这一“人”的因素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2 忽视教育育人功能
教育在增加深度(终身教育)和广度(大教育、泛教育)的同时,却缺乏对人的关怀和人的和谐发展、人格的完善的重视。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高等教育表现出太强的功利心,教育把学生当做“工具”来“生产”。许多学生把接受高等教育当成就业的出路和谋生的手段,这强烈地表现出教育的功利性和工具性,而忽视或弱化了高等教育陶冶人的情操、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有技能专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功能。
3.3 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差异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针对不同学生根据其个性特点进行分类教育和指导。但我们的教育过程和教育途径却存在着对大学生个性差异忽视的倾向,教育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存在着呆板和程式化倾向。长期以来,我们的高等教育几乎是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差别可言,统一内容,统一计划,统一要求。尽管这几年大学开始提倡素质教育,但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同时,我国目前的高考取消了对考生年龄限制等改革措施的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加快,也导致学生本身的个性差异越来越大,显然这些都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3.4 教育评价不科学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着只注重学习成绩不注重综合能力的倾向。随着社会对人才观念的转变,高等学校不得不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得不重视综合素质的评价。目前,“一刀切”的评价方法已经得到初步的改进,许多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制定了相应的综合测评办法。但是,测评办法在测评的内容、程序和方式方面存在很多差异,存在指标设定不合理、难量化等问题。
4 健全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机制的建议
要研究大学生综合素质必须从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分散成单个素质来研究。长期以来,我们经常把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仅仅放在高校层面探讨,应该走人社会,从基层抓起。
4.1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传统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中央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认真贯彻落实。”
高校在办学思想方面要转变封闭式的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办学思路,树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发展与变革的需要,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观点。在教学观念方面,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树立整体化知识的教育观念。扎扎实实地抓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深化教育改革,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确保素质教育有效的运行。
4.2 改革考试制度和考评标准
为了真正地发挥考试的导向、调控和激励功能,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的考核方式,要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测试大学生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办法。要建立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探索考试制度改革,实行多样的选拔制度,多元的评价标准,真正地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
大学生成绩评价要在注重教师评价的同时,结合大学生自我评价,形成立体反馈,强化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在评价中要体现考核的目标是创新的指导思想,将知识学习与能力锻炼的考核相结合,使考评真正具有促进大学生整体素养全面提高的作用。
4.3 组织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环节,既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又是满足大学生渴望健康成长的需要。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正确了解社会,正确认识自己,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高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中,并且要提供必需的经费,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保障体系,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从而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效果,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4.4 建立并严格教育制度,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要形成规范的育人制度,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中,并有意地在团队建设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以良好的人际关系温暖高校的大学生。
开设心理学课程,使大学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为心理素质教育奠定基础。指导大学生分析自身的心理状况,找出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扬长避短,改进和提高自身的心理结构和心理水平。同时,帮助大学生根据心理发展规律,控制其不良心理和行为的发生、发展,实现心理活动最优化。把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各科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渠道,同样也是开展心理素质培养的基本途径。
4.5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评价人才的最高标准,要让大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竞争,就必须进行创新教学。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4.5.1 挖掘、激励和扶持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素,养成创新性格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捕捉和精心呵护大学生每一个带有创新的言行,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创造空间,根据大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分析、挖掘和安排具有创新倾向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大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内容中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
4.5.2 营造创造性思维氛围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注意营造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氛围,使大学生敢于、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否则课堂就没有生气。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奖励学生的创新成就,尊重大学生的思考,避免立即评论、否定和讥讽,使他们的心理上能有安全感,能自由大胆地参与探索和交流,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4.5.3 建立创造性思维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激励大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高等学校应建立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评价体系。应该建立一整套具有创新性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动态的评价制度对创新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不断地推进素质教育,形成综合的体系。如将学习过程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考察,加大对大学生思维能力考核,对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量化,平时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学和动脑习惯,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2]王小云,王辉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2-3.
[3]邓锦琳,钟安永,胡常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中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究与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90-94.
[4]魏所康.创新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5]邵兴国.创造性思维[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
[6]赵淑英.我国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论文,2004:33-40.
[7]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