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认识
2009-12-29仇学荣
中国市场 2009年52期
[摘要]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长期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从示范校建设出发,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谈了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落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校;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52-0078-02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特别是教育部财政部在高职类院校启动示范校建设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的新阶段。课程改革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改革,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的改革面临很多困境。
1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困境
1.1 “工具意识”过强,忽视人文素质的养成
对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的教育,是高等职业学校所应承担的基本教育职责。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许多高职院校在实施这种教育的过程中片面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导致了一种教育的纯“工具意识”,片面地理解“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概念,过多地关注其职业技能而忽略道德、精神、心灵的教育。教育的纯“工具意识”,在我国各种教育层次都普遍存在,只不过高等职业学校尤为突出而已。完整的教育观念,既应有“工具意识”,也应有“教化意识”,在两者之间的保持适当的平衡。如果过于强调其中之一,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误。部分高职院校压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时,对政治课教师采取“非国民待遇”,在强调实用操作技能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连续性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就是按照社会的实际需求,推行所谓的“订单式”模式。为此,实践教学在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实践形式多,实践时间跨度长。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节、教学组织形式可能会因专业实践阶段性的出现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阶段性的中断,从而影响教学的连贯性和教学的效果。在许多高职院校中专业课实习纯粹是技能性的业务适应,与思想政治教育无关,客观上造成了“两张皮”的现象,极大削弱了思想政治课在学生职业生涯中的影响力。
1.3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特色是它的理论性和时代性。邓小平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客观上,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和知识结构相对薄弱,得到培训和进修的机会相对较少;而在成人高校和中专基础上升格或转轨后,忙于引进专业课教师而疏于引进公共课教师,再加上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带来教学班级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更加繁重,缺乏钻研教学的时间和精力。不少教师知识陈旧,缺乏时代气息,教案几年不变,课堂上只是用抽象的名词解释抽象的理论,不善于运用理论诠释现实社会问题,或者结合现实社会问题来展开理论,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索然无味。
1.4 院校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
受传统教育目的观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职院校往往片面强调“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其主要表现就是: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全部围绕市场和职业转动;国家规定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务实”、“实用”的包装下被公开地予以削减或以各种形式变相削减;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难获得科研立项和经费投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行“差别”待遇,如教学工作量要求比专业课教师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律实行合班教学、一两百人甚至三五百人在一起上课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1.5 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上的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的倾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践形式简单化,仅仅以演讲、辩论、观看影视作品等代替实践;实践教学重形式轻效果,仅仅是为实践而实践,有的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环节联系不紧密,缺乏目的性与针对性;实践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等。同时学科本身的特点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的组织实施有相当的难度,在实践教学已不单独从总课时中划拨并独立设置课程的情况下,如何使实践教学这种方式在学科教育中得以更好地贯彻落实,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2 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对策
目前,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堂讨论、辩论等传统形式为主。这些形式有一定的效果,但离示范校建设的要求有很大距离。如何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呢?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2.1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何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难点。目前,我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增加了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教室,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数字和影像资料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果,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学生没有真正的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达到真正教育学生的目的。鉴于此,笔者综合自身教学的一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有以下建议:
大学校园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发挥课内社会调查的功能,大学所在地的附近或是农村社区、或是城市街道社区、或是商业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课内的社会调查。我们对学校所在地附近的农村社区进行了课堂内的社会调查的尝试,针对课堂的有关内容,事先和学生共同商定了调查提纲,制作了详细的调查问卷,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中农村的巨大变化;让村干部介绍了村里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并安排学生两个一组挨家挨户地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在调查中不仅完成了调查表规定的调查任务,还了解了许多农村社会中的干群关系、社会矛盾、环境状况等。学生们和农民朋友促膝谈心拉近了双方的距离。调查之后学生普遍反映:社会调查拉近了与社会的距离,学到了在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社会调查把抽象的理论变成了感性直观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邀请校内外名师专家、企业界人士举办理论和形势政策讲座,向学生介绍理论前沿动态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2.2 探索课余时间思想首先教育的途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高职层次的大学生具有现在大学生所具备的共性,同时又有自身所特有的个性,他们具有思想活跃但知识面较窄、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但理论素养较低、感性思维能力较强但理性思维能力较弱的特点。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些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发挥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精心组织和策划的活动。
比如,有的学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表演“道德小品”的活动。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觉悟,还可以增强每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锻炼每个参与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暑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暑期实践。
寒暑假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充分了解社会、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老师可以与院团委进行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可以每年确立一个调查主题进行主题调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延伸到寒暑假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面”与“点”的结合,增强高职学生了解市场、了解社会、获得社会知识的能力。
最后,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个性化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举措。在传统的封闭式课堂教学系统中,程式化的教学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个性是个体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活动,接受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有个体特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如果能运用网络技术。展示教学资源,营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个性化、开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去安排和选择学习的内容。“因材施教”,既要考虑不同层次大学生的起点,又要注意个体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的渐进性,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使命,从而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何永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0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