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
2009-12-28王崎峰
王崎峰
一、主体性德育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因此,主体性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德育目标的要求,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与选择,通过培养、调动和激励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学生的自觉积极参与和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德行的发展;通过学生的内化将德育要求转化为自己思想品质和行为规范,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1]。
主体性德育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对人的地位和尊严的承认和尊重,是人们在对道德、道德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是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作为对传统灌输式德育的扬弃,主体性德育变革了受教育者在德育中的被动性,而倡导选择、参与和体验;变革了传统德育的社会本位倾向,从追寻道德的人性意蕴入手,重构道德的生命性和德育的人文关怀。与传统德育相比,主体性德育倡导“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等鲜明的价值取向,强调道德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养成、自我接受和自我体验,指出“道德教育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采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主实践、自主参与,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守道德规范”[2],从而切实改变德育的低效率状态。
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
就个体的人而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这三个层面构成了人的品德价值世界的一体化系统。对应于这三个层面,从主体性德育的内涵出发,存在着三种主体性德育模式,这三种德育模式克服了传统德育模式弊端,使主体性德育得以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重新显示德育的巨大生命力。
1.基于道德认知层面的“选择—养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层面是学生德育的第一个层面,学生对自我需求和社会规范的充分认知是构建学生价值世界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在充分认知的意义上从而才能表现更高级的情感、行为状态,学生的价值世界正是在基本的认知状态下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逐渐演变和建构起来的。传统德育在道德认知层面上过分强调教会顺从、灌输说教、包办代替和防范限制,忽视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及能动性,学生难以将内涵和本质加以内化,难以以一种情感和意志的形式沉淀在心灵深处,凝结成价值观念。
基于道德认知层面的“选择—养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尊重和提升学生道德生活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教会自主选择,引导学生主动养成为特征的教育模式[3]。
“选择—养成”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在目标、内容上变教会顺从为教会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在方法、方式上变重结论、灌输说教为重视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动地参与品德养成过程,变简单防范限制为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道德生活情境中自主选择和养成,变包办代替为指导学生自主实践,养成良好习惯。通过充分信任、关心、尊重和理解每一个学生,及时表扬和肯定其积极一面,真诚指出其缺点和问题所在,耐心指导并督促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目标,以助于其潜能的发挥以及个性的不断完善;通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主动地发展自我、教育自我,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具有自我教育和研究性学习能力。“选择—养成”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在内容上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在操作上体现的是“超市型”教育,在效果上体现的是学生的自我养成。作为一种健康的、活泼的、适用范围广泛的德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有张有弛,培养的未来一代,必定是有个性的、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有责任的、健康的人。
2.基于道德情感层面的“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
学生在选择养成的认知基础上内化和沉淀为心灵深处的道德情感,是学生德育的第二个层面。传统德育在道德情感层面上忽视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和谐,造成道德学习主体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和领悟常常受到遮蔽,而以有限的逻辑推理去理解无限多样的世界,结果只看到自己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人或物的存在价值,而忽略甚至否定他人、他物以及与自己关系不甚密切的人或物的存在价值,以致在面对生态伦理危机、经济伦理危机、网络伦理危机等社会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生命认知和情感关怀因此被限定。
基于道德情感层面的“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指导下,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其生命的生成和完善,使之及于与之密切相连的对一切生命的热爱[4],并最终形成完善道德情感的可持续德育模式。
“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遵循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要求不能将学生当成是灌满道德教条和政治教义的“容器”,而要关怀生命个体,将“人”视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不仅要求德育是为了生命质量提升,而且要求德育的实效必须依靠提升质量后生命个体的推动,让生命个体的完善与德育的发展达到良性循环。“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在设计上要实现德育内容的大融合,把科技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等内容融入德育主旋律,从关注生命的未来发展出发,发掘教育内容上的生命关怀因素,努力做到与学生的未来发展相联系、与生活世界相联系、与德育实践相联系。“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要求在德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是一种共同面对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并交流生命关怀心得的关系。教师在生命德育过程中,其作用主要是以自己对生命的关怀来影响、启发和带动学生对自我生命及一切生命的关怀活动。“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在注重生命关怀的过程中,强调人应具有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应有理想、有信念,要超越世俗,达到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在倡导探索多元化德育现代模式的今天,“生命—关怀”的主体性德育模式从新的视角使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更能有的放矢,体现了主体性德育的内在要求,德育也因此更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
3.基于道德行为层面的“生活—体验”的主体性德育模式
学生在道德认知和情感发展的基础上最终形成完整的道德行为,是学生德育的第三个层面。传统德育在行为模式上基本上是“知性论”模式,这种模式既缺少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又缺少生活体验,导致学生“知而不信”、“言而不行”,学生的精神世界无法通过实践来建构,更无法通过生活体验来确定生活中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此确定行为活动的方向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基于道德行为层面的“生活—体验”的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现实道德需要,让其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激发其内在德性成长,并促成外在的道德行为。
“生活—体验”的主体性德育模式强调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回归到社会生活中去,主动积极地参与真实的道德实践,并让学生在活动中以体验为切入点,通过体验形成个人的独特的情感和态度,促进情感和认知相互影响,以生成和发展完整的道德行为。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生活体验环境是其重要环节,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层面,在具体的体验环境中,学生以自己的需要去关注、选择,作出自己的判断,达到情感的认同而内化为自己的信念。组织和促成学生投身于生活实践活动是该德育过程的关键,是道德体验的场域及主体性生成的基础,同时是道德体验深化、发展的动力。因此,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活空间,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游戏和各种兴趣活动,并通过多样角色的承担,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体验过程中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要形成民主平等的关系,二者共同面向生活世界,作为生活主体的主体间关系并共同成长。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以体验的方式拓展、丰富、提高自身的经验,逐步体验自己应有的主体地位和良好品德,使自己的知、情、行呈现开放、激活状态,以“发现者”的身份沉浸在对人类生存智慧再度发现的体验中,并最终促使良好德行的形成。
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建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通过探索和创新构建主体性德育的现代模式,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反省自我、寻求真理、完善人格,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良好的素质的社会个体去面对生活、适应社会、创造人生。
参考文献
[1] 孙秀玲.高等学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人民日报,2004-03-24.
[3] 陈俐,雷涛.略论德育视角下的个性培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
[4] 林瑞青.生命关怀:学校德育现代模式的重构.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1)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