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崇明县监测点学校学生龋患情况分析
2009-12-28赵宇孔令娜
赵 宇 孔令娜
龋病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三大需要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上海市崇明县10余年来坚持对在校学生实施龋齿防治措施,为了解本县学生龋齿防治措施的效果,确切掌握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学校龋病防治的可行方法,现对崇明县6所监测点学校中小学生2005—2007年的恒牙龋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龋病防治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崇明县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的监测资料。其中3所小学一~五年级的学生8 077人,年龄7~11岁;3所中学预备班~初三年级的学生8 200人,年龄12~15岁。
1.2 方法
1.2.1 龋病防治措施 2005—2007年,每年对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发现龋齿及时现场充填治疗,并配合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1.2.2 口腔检查 由2名专业口腔医生对所有学生进行口腔检查。
1.2.3 检查标准 龋齿(D):按WHO龋齿诊断标准进行检查,牙齿的窝沟或光滑面的病损有底部软化,釉质有潜在的损害或沟壁软化者诊断为龋齿;有暂封物的牙、已充填牙有龋计入龋齿。龋失牙(M):因龋而丧失的牙齿。已充填牙(F):有永久性充填物无龋的牙,因龋做冠修复计入已充填牙。
1.3 资料分析
采用专业数据输入和统计软件对学生的检查资料进行统计,把连续3年的龋病患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恒牙龋齿情况
2005—2007年,小学和中学的学生恒牙患龋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1)。
2.2 恒牙龋齿充填比
2005—2007年,6所监测点学校学生恒牙龋齿、龋失牙、已充填牙构成情况见表2,恒牙充填的牙数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2.3 12岁恒牙龋均
2005—2007年,小学和中学在校学生恒牙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表3)。
3 讨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及进食习惯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酸性食品的推广、进食零食次数的增多、食糖量的增加等,使龋病发病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对龋病的敏感性高,更易发病。龋病的发生不仅是一个局部的牙齿疾病,还将直接影响儿童的牙齿排列与上下颌牙齿之间的对应关系,妨碍牙齿系统功能的发挥。龋齿的危害将影响儿童的一生,儿童时期龋病患病状况及治疗情况应得到重视和监督。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早晚刷牙和使用含氟牙膏等基本的口腔保健措施已经得到大部分人群的认可。然而,通过就医来进行口腔保健的行为还不普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
鉴于上述现状,崇明县加大了对全县学生口腔卫生知识宣教的力度,将口腔卫生保健纳入全县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深入学校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建档并且进行现场充填。本文资料显示,本县监测点学校学生的恒牙龋患率及12岁恒牙龋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恒牙龋齿充填比逐年上升。
健全的健康服务和良好的健康教育对学生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健全的健康服务包括每年至少一次的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并在此基础上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充填治疗,使龋齿得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牙防人员还要积极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口腔卫生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还应注重对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口腔健康信息的传播,使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使学生的龋齿充填能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大力配合。
虽然现场充填治疗对青少年儿童的龋病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牙科医生的配备尚不能满足大量的现场治疗需求,因此,倡导以学校和社区为基本单位对学生实施基本的口腔健康教育和口腔保健措施,将学生龋病预防的重点转移到学校和社区,把被动的龋病三级预防转变为主动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将可以使在校学生得到充分的龋病预防和及时的口腔治疗。
4 参考文献
[1]张东林,唐晖,叶冬青.芜湖市某小学学生龋病流行动态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66-467.
[2]肖悦,梁芮,张勇平.深圳市实验学校小学生龋病防治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6,27(9):815-816.
(收稿日期:2009-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