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2009-12-28隆海荣

关键词:设计说明阅读课思维能力

隆海荣

一、探索的背景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联系。苏霍姆林斯

基曾经说过:谁不善于阅读,他就不善于思维。这充分说明了阅读与思维是相辅相成的。正因如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强调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强调发展思维能力:“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在“评价建议”中,也有“思维评价活动”的建议,要求“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入教学和评价活动中”。

二、探索实践

笔者在近年来的英语阅读教学中,从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环节入手,在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帮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实践。

1. 阅读前,激活学生思维

阅读前的教学活动(即课堂导入活动)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增加学生的相关文化及背景知识,为阅读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还为阅读后知识的输出奠定基础。这个环节的教学时间不宜过长,因此,我在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通常是通过视听手段,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并设置一些浅层次的思维活动,来达到激活学生对相关话题进行思考的目的。例如,在NSEFC Book 2 Unit 5 的“The Band That Wasnt”阅读教学前,我们可以这样导入。

(1)提问

1)Do you like music? Why or why not?

2)Do you think music is important in our life?

3)What is your opinion about music?

设计说明:提问的同时,再播放一些经典的音乐,通过提问和音乐的启发,激发学生对音乐这个话题的思考,启发学生思维,进而产生对即将学习内容的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

(2)发表看法

1)Someone says music is a language that everyone can understand.

2)Someone says music is the key to our minds.

3)Without music, life is a journey through desert.

设计说明:教师提供以上三个观点,供学生发表看法。音乐的话题大家都很熟悉,熟悉的话题,学生就能表达,也有表达的愿望和素材。在他们的思维活动中,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储备。通过这个环节的活动,学生从熟悉的话题中得出新的知识或理念,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

(3)预测

观察Monkees乐队的图片,通过回答问题“Can you guess what would be written about this band?”进行预测。

设计说明:通过视觉的刺激,让学生预测将要读到的文本内容。这样,学生自然在思维上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

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课的导入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时,不宜进行过多的话语提示,或过多点评学生的思维活动,否则很容易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或过早出现思维疲劳的状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最好能自然、简洁,且有一定的趣味性,或者能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语言表达的水平。另外,思维活动的内容还应该与学生即将阅读的文本紧密联系,避免牵强附会,从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2. 阅读中,丰富学生思维

一节成功的阅读课,应该要有教学的高潮,而教学高潮应该促成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师生双方都能有体验,甚至享受这个过程。而这个高潮往往是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在引导学生正式读文本时,要设法从不同的侧面,全面而深刻地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思维活动,努力在这个环节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推向高潮。

(1)引导归纳概括性思维活动

阅读教学中的归纳概括思维活动,就是指学生根据阅读文本的内容,能归纳概括出文章的主旨要义或者推断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类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的答案不是从单一的段落或单一的句子中找到,而是学生在通读全文或相关的段落后,通过自己思维的整合、分析,最后概括出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NSEFC Book 6 Unit 4 的“Global Warming”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

1)How many questions did the writer explore about the global warming? What are they?

2) How has the global warming come about according to Paragraph 2 — Paragraph 4? (at least two possible causes)

3)What are the effects of global warming according to Paragraph 6 — Paragraph 10? To make a list of effects.

设计说明:对于科普文的阅读,作者往往是提出某个问题或围绕某种现象,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和说明。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这类文章时,如何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以及找准文章主要讨论的问题或现象是学生能否读懂这篇文章的关键。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的思维活动,较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了该篇文章的写作思路。

(2)引导分析性思维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的具体要求中提到:要求学生能辨认、辨识、比较事实、证据和观点以及定义和假设等信息以及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价和判断。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具备分析性思维的能力。阅读课中,我通常采用整—分—整的教学方式,即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大致内容,然后分部分、分层次、分段落进行阅读,最后再从整体上理解文本内容。根据不同的阅读话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章的主旨要义等,最终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渐形成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NSEFC Book 4 Unit 1的“A Good Example for Me”时,可以设计如下活动:

1. What are mentioned about Lin Qiaozhi?(achievements,appearance(外貌), career,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education, hobbies and habits, her life)

2. Find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text to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about Lin Qiaozhi.

Lin Qiaozhi is a great woman in the 20th century in China.(the general opinion of Lin Qiaozhi)She was a specialist in womens diseases. 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a woman to get a medical training when womens education was always placed second to mens.(support facts)

She was hard-working and determined. (general opinion) Because of that, she got a medical training(support fact). She was kind and considerate to all her patients.(general idea) There was story after story of how Lin Qiaozhi , tired after a days work, went late at night to deliver a baby for a poor family who could not pay her.(support facts)

She had devoted her whole life to her patients. (general opinion) She didnt have a family of her own. Instead, she made sure that about 50,000 babies were safely delivered to their mothers. (support facts)

设计说明:写人物的文章,通常要涉及人物多方面的内容。上面的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辨认思维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感受林巧稚这个伟大的女性。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辨认,看清什么是观点,什么是事实,从而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如何有血有肉地描写一个伟大或平凡的人物。

(3)引导创新性思维活动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英语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思维能力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那么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能最大程度地活跃起来,课堂的气氛也将热烈而有活力。这个时候,往往就是我们所期望的课堂教学高潮出现的时候。例如在教学NSEFC Book 7 Unit 2 Robots的reading 时,可以设置如下选择题: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tried to tell us ________.

A. a love story between human and robot

B. how clever the robot would be

C. robot can take the place of the human being

D. with the help of robot, human beings can do anything

学生的选择主要是A和B。但文章本身是一个关于机器人的实验。因此,可以接着问学生以下这些问题:What is 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Do you think the result has successfully proved the fact that robot would be very clever? If you were the designer of Tony, how would you design the experiment to show robot would be very clever? If the text continued to be written,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be written?

设计说明:以上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学生在回答这几个问题时,表现得很活跃,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也很激烈,尤其是在回答最后一个问题时,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他们自己不同的思维,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阅读后,提升学生思维

这里所说的阅读后,是指一节阅读课中的输出部分。这个环节往往是一节阅读课的另一个高潮出现的时候。然而这个环节的最常见教学方式是教师设计一个讨论话题,让学生对已读文章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口头表述各自小组的讨论结果。很多时候,学生的讨论流于形式,学生没有进行适当的思考。我认为,一堂真正有效的阅读教学课,知识输出部分应该要体现出学生通过前面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思维活动之后,他们的思维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且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得到了提升,应该能客观地评价出来或检测出来。但事实证明,简单的小组讨论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在教学NSEFC Book 4 Unit 1 的“A Good Example for Me”时,在学生全面阅读理解完整篇文章后,先向学生展示一篇描写我自己的文章,要求找出观点性的句子和事实,然后要求学生仿写一篇描述自己班里一位同学的文章,要求有观点,有事实,然后选出几位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短文读出来,然后让大家猜:这是谁?

设计说明:这个任务很好地检验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观点与事实的概念,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另外,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通过朗读自己的短文让其他同学猜,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出现又一高潮。

事实证明,阅读教学课堂中,语言的输出环节有多种表现形式。而我认为,一堂成功的阅读课的输出环节,应该既能体现学生语言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供机会,使学生在用英语进行各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时,最好能考虑对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提升进行合理而有效的评价,而不只是简单地听几个学生的口头表达。

三、实践小结

笔者在近年来的阅读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注重激活、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促使学生围绕不同的阅读话题,进行深层次、多方位的思考,让其思维自由驰骋,甚至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回答。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不为教师或原试题中设置的几个题型所束缚,也让学生感觉到阅读课的充实、不无聊。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收获知识,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能力。当然,这种阅读课的课堂气氛有时不一定精彩,学生也不一定完全按照教师原来预设的思路进行,让教师有时感觉难以驾驭课堂,甚至在课堂上出现了“因无法回答问题而使全场冷场”的现象,虽然有点尴尬,但往往能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我发现学生在阅读课中有了新的变化。一方面,他们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满足于回答教师的简单提问,也不再无精打采,而是在不断完成具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阅读任务过程中,不断体验阅读中的成就感,阅读的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从而越来越喜欢阅读,喜欢上阅读课。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学会了阅读,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他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体裁,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维活动,能较快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与写作重点。再次,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尤其是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学生,他们慢慢地学会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学会在阅读中自己提出问题,甚至自己设计阅读问题,从而实现阅读教学中的学生主动参与。

另外,在实践中,我还发现,一堂成功地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阅读教学课,教师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忙在备课中,在课堂上真正忙的是学生。而学生的思维能否在课堂上活跃起来,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是否在教案设计中充分设计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环节。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后,教师会不断地惊讶于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独到理解以及在学生思维的启发下,进而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近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的教学任务,教师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教学反思。总之,这种情形下的阅读教学,师生关系始终是处于良性互动发展的状态。

猜你喜欢

设计说明阅读课思维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培养思维能力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Unit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Section A 1a—1c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次氯酸分解的数字化实验”设计说明
Unit 4 Making the newsReading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