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2009-12-28朱可
朱 可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明确指出:“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很明显,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然而,文本阅读能力的不足,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与学习素养。本文试就中学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作一些阐释,请大家指点。
一、确定主题——把握文本阅读的基本方向
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讲过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易中天的火是阅读的悲哀。”一语点出了当前阅读能力低下的现状。急功近利使人们对阅读缺少了心情和方向。而主题明确,则是调节心情、把握方向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每个单元教学都有主题,主题明确就能举一反三,在宏观上把握阅读内容。如对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八“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教学,如果我们把明治维新置于工业文明对各地的冲击,资产阶级革命向深度和广度发展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能以“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来重新确定阅读的主题,阅读方向就明确得多。同样,对人民版必修3专题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用“人性的复苏”和“理性与自由的启蒙”作为标题来阐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如果我们把主题进一步加以明确为“从神性回归人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精髓,人文精神的进一步发展——启蒙运动”,阅读方向就更清晰可见。
二、梳理主线——明确阅读文本的基本框架
主线是学习结构的中轴,主线不明,阅读就会缺失条理。由于教材编写的平面性特点,教材的一些纲目之间往往因缺乏系统与条理,造成阅读障碍。这就需要我们重新予以梳理。
阅读主线的梳理,可通过条目之间逻辑关系的整合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挖掘来进行。如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一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用了“国门洞开”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两个子目来描述鸦片战争到瓜分狂潮的历史,内容多,跨度大,知识点散,不利于阅读框架的构建。为此,我们可以作以下主线的重构:(1)渔阳鼙鼓动地来——列强侵华的必然性;(2)封闭国门始洞开——清政府被迫开放;(3)步步深入性质变——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瓜分豆剖国艰危——民族危机的空前强化。这样,有叙述、有归纳,层次感就会明显加强,更加方便学生阅读与思考。
三、深化知识——领会文本的重点内容
阅读不仅是对教材知识的认知、识记过程,更是对教材知识的深化、挖掘的过程。因此,深化知识、挖掘内涵既是每个阅读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
1. 捕捉文本辅助材料中的信息
首先,领会“知识链接”,明确概念特征。教材简明扼要的叙事特点,决定了许多概念的表述无法展开,教材文本中设置的“知识链接”(或资料卡片)环节,就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应很好利用。如必修1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补充以下资料卡片:“干王的见闻较之其他诸王和领导人广阔些,甚至超过了洪秀全。他很了解英国及欧洲列强所以强盛的奥秘……但是他是孤立的,没有人支持他来付诸实施。”该资料卡片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思考:洪仁玕为什么能提出《资政新篇》里的主张?他的思想主张是否具有广泛性?能获得推广吗?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就能对《资政新篇》的产生背景及历史作用有个全面的了解。
其次,提取图表信息,丰富学习方法。图表是传递信息最简捷的途径,重视图表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内化与理解。如通过对必修1第36页“中日军力与国力的对比简表”的阅读,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军队数量大,但国力弱、军力不强,要速胜难;但又因国土面积大、人口多,日军要迅速灭亡中国也难。可见,持久战的分析是正确的。同样,关于“列强侵略霸占的地盘、影响”一直是个记忆难点,经常出现知识的串线与思维的短路,但如果能很好地阅读《时局图》,仔细分析与理解其内涵,就能取得比单纯文字记忆好得多的效果。
再次,运用“学习思考”,反思阅读漏洞。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为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在课文的每一个关键环节中都设立了“学习思考”栏目。如必修1第45页设计了这么一个学习思考题:“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试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国方针的理解。”显然,把两者放在一起比较,有助于学生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貌,得出如下结论:前者强调绝对平均主义,具有明显的滞后倾向;后者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明显带有超前的意味。一滞后,一超前,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提不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纲领,注定要失败。
2. 随时营造问题情境
如前所述,阅读过程是一个问题的产生与化解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随时营造问题情境供学生思考。首先,问题意识是阅读的关键,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阅读的乐趣。如必修1第99页的子目“从治‘公民到治‘万民”,阅读后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公民和万民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意义?又如在教学关于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可营造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有人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在不合作,败在非暴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两重性(软弱性);但有人则认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在不合作,巧在非暴力,是一种巧妙的斗争策略。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是否还有其他的观点,请用史实来说明。”这类问题置身于情境之中,不同于一般问题的直白表达,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开放思维,产生求知的欲望和解答的冲动。
3. 整合归纳——梳理文本的核心思想
既然阅读是阅读者运用已知信息,对新的信息进行筛选、验证、加工和组合,形成新的认识的活动过程,是阅读者与信息载体之间的一种对话与交流,因此,在系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对阅读内容重新进行整合与归纳,找出知识点之间、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同特点等规律性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其中,表格设计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整理和自我构建的有效手段。人民版必修1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第二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了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反帝运动等众多内容,史实繁多,形式不一,制作下列表格,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相关的阅读内容。
上述表格把众多内容浓缩在一张小小的表格中,知识细化,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便于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概括与归纳等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延伸拓展——搭建文本的知识桥梁
阅读不仅能吸纳现有信息,更延伸拓展了新知识。因此,延伸拓展是提升阅读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延伸拓展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纵向延伸。历史知识总是前后呼应甚至是互为因果的,在历史教学中前后延伸相关知识,能使历史认识在滚动中深化、在联系中加强。现今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专题化的编写方式,其纵向延伸性已经很突出,但如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效果会更加明显。如当我们阅读“内阁制度的形成”这一子目时,应该延伸到“相权的产生”“强化乃至逐步弱化成为皇权附属的经过”,使历史认识进一步提高。在纵向延伸过程中,较难把握的是与现实的联系。但历史教学只有把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与提高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的乐趣与能力。如在教学“中国古代的商业经济”中的“夜市”“草市”这两个概念时,如能联系现今生活中的“赶集”“庙会”,学生就能加深印象。
(2)横向延伸。高中历史新课程采用的模块化、专题式的编写方式,增强了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但也弱化了横向延伸,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困难。因此,在组织学生阅读时,我们必须有横向延伸的意识和方法,具体从两方面予以把握。首先,模块之间的延伸。我们知道,完整的历史现象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构成,历史事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必须随时注意必修1、2、3模块之间和选修模块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立体的知识网络,使阅读有所依托。如在教学“唐朝繁盛的文化现象”时,必须随时迁移唐朝稳定的政治局面、发达的社会经济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理。其次,中外历史的迁移。虽然教材采取中外混编的形式,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仅有形式上的混编是不够的,还应帮助学生迁移。如学到孙中山是否可以延伸到凯末尔?他们的时代基本相同,都在本国享有“国父”的称号,但为什么有人却认为凯末尔的“国父”名副其实,而孙中山的“国父”有些名不副实呢?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呢?这样的延伸,有助于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比较,学会思考。
总之,阅读能力是文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基本保证。在历史乃至文科学习中,阅读的意识与方法应该伴随学生始终。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培养学生的开放、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提高规范的阅读能力,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真正培养出有思想、有能力,史学、史识、史意兼备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