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房子成为幸福的敲门砖

2009-12-28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09年10期
关键词:房奴买房子疯长

孟 园

剧情简介:海萍与苏淳毕业于上海的名牌大学,在这座城市立业成家。攒够首付、拥有自己的房子是海萍最大的梦想。海萍的妹妹海藻与男友小贝租住在三居室的一间,只等攒够首付就谈婚论嫁。一切改变都是从海萍四处筹措首付款开始的,4个人被生活推向无法掌控的轨道⋯⋯

《蜗居》在银幕上热播时,我正埋头在开心网“偷”人参,目标是“攒钱”在千鹤家园买一套房子。现实生活比网络更复杂,为买房子闹心的男男女女不在少数。不幸的是,他们生活的世界很真实,不能偷,不能抢,只能靠自己的双手攒钱、再攒钱。所以《蜗居》一播出,立刻点燃了广大房奴心里的那把火。从贤妻变成悍妇的海萍、踏入职业“二奶”行列的海藻、拥有N套住房的成功人士宋思明,成了人们或同情、或抨击、或流着口水鄙视的对象。

群众的情绪不是没有道理。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知道,买房难。当你月薪2000元时,房价是5000元/平方米;当你工资涨到5000元时,房价已经赶超1万元。多少人一边勒着裤腰带攒钱,一边嘬着牙花子看着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盘骂娘。

房子,引发的不仅是价格战,还有夫妻内战。不久前,一篇名为《“80后”的婚姻注定死在房子上》的帖子红透大江南北,引起了人们对于开发商的集体讨伐,以及对于婚姻的忆苦思甜。帖中称同为“80后”的小夫妻俩在北京租房完婚,后来因为“身边的同事都有车有房”而萌生买房念头,最后因为手头拮据发生多次争吵导致离婚。

有一句玩笑话说,不怕一方买不起房子,就怕两个都买不起房子的人走到一起。或许,是时候重新拾起《甲方乙方》的经典对白了:

刘蓓: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葛优:没有房子的婚姻才是不幸福的。

房子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生活的必需品,还是幸福的必需品?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有调查显示,有73.2%的人认为房子是婚姻必需品,有52.8%的人认为夫妻会因为没有房子不幸福。我们中国人常常说,安居乐业,有了居所,才能乐业。多少房奴感叹地说:“没有房子,就像飘摇的水草,总也找不到根。难道你能带着一家老小四处搬家?你永远没办法安定下来,所以你必须买房。”就像海萍在剧中所说,有了房,至少在拥有不了男人的时候,心失落了,身体还有着落。

房子代表的,不仅仅是安全感和身体的着落,还是一种社会认可,是在茫茫大都市的归属感。一对夫妻在深圳打拼了5年后,终于决定买房。他们向亲人借钱时,坚定地说:“我们要买房,我们要成为真正的深圳人。”在坚定的话语背后,是一丝无奈,一丝憧憬,还有一丝满足。有了房,才有了扎根城市的底气,才有了生存的根。

房子如此重要,才催生出数量庞大的房奴。他们像海萍一样,背着沉重的壳,在高额的房贷之下喘息。海萍为了买房,强迫自己和老公每天晚上吃白水煮面;为了一盒烟把丈夫赶出了家门。她从一个温柔贤淑的女人,变成了丈夫害怕的“泼妇”。在海萍执著的买房目标中,妹妹海藻的生活也被卷入,直到最后成为悲剧的主角。海萍的丈夫苏淳说,本来买房子是你跟我的事,可是看看你周围的人,哪个不是为了你要买房子在为难自己?

这就是一个悖论,没有房子时,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买了房子后,身体有了着落,心却失去了安全感。因为它,婚姻出现裂痕;因为它,亲人走上了不归路。为了一套房子,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算值得?你能保证在沉重的经济和情感压力下,丈夫依然包容地爱?你能保证亲人愿意一次又一次地为你赴汤蹈火?你能保证当一条条裂痕出现时,婚姻还能美好如初?这些情感的成本,房子承担得起吗?

说到底,这是一场较量,是身体的着落与心的着落在较量。没有谁对谁错,只有谁更懂得在两者之间平衡。怎么平衡?很简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问问自己,这到底是自己需要的,还是自己想要的?

回到开头的开心网。其实,为什么非要在千鹤家园买房?我完全可以买个小户型的老房子,但我不干,因为千鹤家园的房子够大、地段够好。欲望让我不去接受自己承担得起的房子,所以我只能继续恬不知耻地“做贼”,从“牧草”偷到“熊猫”,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现实和网络都一样。人们赚钱的速度即使跑得过刘翔,也跑不过疯长的房价;而疯长的房价,又跑不过人们内心膨胀的欲望。我们无力改变疯长的房价,但至少,我们可以让欲望回归到“需求”。也许那个时候,我们依然会辛苦,但起码可以让身体和心灵有个最好的着落。

猜你喜欢

房奴买房子疯长
金融战开打,俄“房奴”不用还贷?
句句扎心
房奴就是房奴,熬成中产了还是心理房奴
我的南方口齿
疯长的杀人藤
小 草
万能中介
一句话等
High pRICE to die
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