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库特·冯尼古特:没有国家的人

2009-12-28邱华栋

青春 2009年11期
关键词:库特黑色幽默作家

邱华栋

“黑色幽默”这个东西

库特·冯尼古特(1922――2008)是非常值得分析和研究的小说家。他一直被称为是“黑色幽默”派作家,我们且不管他身上被贴了什么标签,如果单凭打量小说艺术的眼光来看他,就会发现,他的小说对美国20世纪小说的发展贡献很大。具体说来,就是他能将科幻小说的外部特征混合了荒诞派戏剧和小说的元素,又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底色,创造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黑色幽默”的小说风格,来批判和讽刺他所经历的20世纪的独特历史和美国的社会现实。

“黑色幽默”这个文学流派是美国文化的产物,虽然可以上溯到法国作家塞利纳那里,但是,它是小说创新的潮流在“二战”之后转移到美国的新发展。1965年,美国小说家弗里德曼编选了一册《黑色幽默小说选》,收入了12个作家的作品,其中最主要的作家是约瑟夫.海勒、库特·冯尼古特、唐纳德·巴塞尔姆、约翰.巴斯、托马斯.品钦和纳博科夫等人。于是,“黑色幽默”作为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或者说作家群体,在1960年代获得了认定和重视。尤其是上述作家,全都是美国20世纪后50年出现的最优秀的小说家,因此,这个文学群体的影响就十分巨大。所谓的“黑色幽默”,自然和黄色幽默、白色幽默、红色幽默不一样,“黑色”在一般情况下是死亡、沉闷、绝望和痛苦的象征,但是,和“幽默”这个词汇联系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一种怪诞和滑稽的美学风格。这些作家自己很多都不承认自己是“黑色幽默”作家,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有着相似的质地。而且,“黑色幽默”作家似乎都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们笔下的人物都是小人物,都有被异化的表现,都是反英雄,而且都是人性被扭曲和举止怪诞不可理喻、使得你很同情的家伙。实际上,这些作家之所以能写出“黑色幽默”风格,我想还是和他们自身的经历、对世界的看法与世界观有关。出现了什么样风格的小说,都不是凭空而来的,都是有社会的原因的。后来,这个群体的一些作家又被贴上了“后现代派”的标签,继续发挥着他们对20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

1961年,小说家约瑟夫·海勒(1923――1999)、库特·冯尼古特各自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和《夜母亲》,两部小说的题材都和“二战”有关系,他们两位也都参加了美国军队,上过前线。这两部小说在1961年的问世,揭开了美国文学新的一页。《第二十二条军规》至今都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小说之一,在出版之后获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到今天,每年都在再版,成为了美国文学中的经典。而且,“第二十二条军规”还成了一条美国成语。你要是查阅《韦伯斯特大词典》,是这么解释这个条目的:“一种困境,其惟一的解决方法又受阻于困境自身的条件。”它的意思在小说里很简单:作为战斗机飞行员,如果你能证明你有精神病,那么你就可以不用继续作战飞行了,但是,假如你证明了你有精神病,那么又说明你是正常的,你就要必须继续参加战斗,继续飞行。这条悖论使人生的滑稽和荒诞呈现得十分突出。虽然小说带有反战的含义,“第二十二条军规”却不仅仅是一部反战小说,而是一部描绘了20世纪人类基本状况的小说,从此,它将美国文学带入到一个新的境地。约瑟夫.海勒后来又出版了几部长篇小说,像《出了毛病》(1974)是写一个公司经理阴郁而糟糕的日常生活,他发现,他所在的中产阶级家庭和他所处的社会本身都“出了毛病”。但是,这部小说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如《第二十二条军规》,它更像是一首低沉而阴郁的叙事曲。他的长篇小说《像高尔德一样好》(1979)则把目光转向了美国政坛,通过一个和美国上层政坛有交往的教授的生活,展现了政治和金钱、知识结合起来的美国现实,映照出美国上层知识分子和政客的空虚和堕落。他还写了长篇小说《上帝知道》(1984),取材于《圣经》故事,讲述了古代以色列大卫王晚年的生活;长篇小说《画这个》(1988)则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角,描绘了西方文明源头的人的精神状态,对他们进行了重新审视。1994年,他还出版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续作《最后一幕》,描述了《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主角尤索林后来经商的情况。他广泛地和美国社会各个层面的人交往,由此展现了宏阔、丰富的美国现实。但是,这些小说所达到的深度、广度还有社会影响力,没有一部能够和《第二十二条军规》相比的。

库特·冯尼古特一生一共写了14部长篇小说和两部自传体小说,还有几本随笔集。他最早的两部长篇小说是《自动钢琴》(1952)和《泰坦族的海妖》(1959),这两部小说都很像科幻小说,《自动钢琴》描述的是自动化的钢琴代替了人对钢琴的演奏,讽刺了“二战”之后机器大工业取代了人工和小手工业的社会现实,将人的价值不断贬低的可能性呈现出来,忧心忡忡地警示我们,未来不见得是美妙的。《泰坦族的海妖》采用了科幻小说的外在模式,描绘人类对遥远的星空不断进行热情的探索,但是,对近在咫尺的人类自身却没有一点兴趣,对待人类的冷漠和对地外世界的热情之间的对比十分鲜明。不过,由于情节上都太像科幻小说了,在题材上又比较边缘,作者的冷嘲热讽插科打诨没有正形,所以没有引起美国读者的注意,大家还以为是一个新的科幻小说家诞生了呢。

而小说《夜母亲》的出版,使人们改变了对库特·冯尼古特的看法。尽管《夜母亲》的影响低于《第二十二条军规》,可是,人们还是看出了这两个作家之间的联系。《夜母亲》是他的第三部小说。这部和《第二十二条军规》出版于一年的小说使美国读者开始认为他是一个严肃的作家,而不再是一个写科幻小说的家伙了。库特·冯尼古特的《夜母亲》讲述的是“二战”期间一个成功打入德国纳粹政权内部的美军间谍的故事。他以反对犹太人的公开身份,通过电台的谈话来传送获取的重要军事情报。最终,这个为国家贡献巨大的间谍,在战后因为当年的公开反对犹太人的言论和身份而被关进了监狱,成为了战争和政治的牺牲品,最后,不得不在监狱里自杀了事。小说将人的荒诞处境呈现给我们,表达了存在的荒谬和两难。这就是“黑色幽默”所达到的效果。

科幻小说的糖衣外壳

库特·冯尼古特的大部分小说都有一个科幻小说的糖衣和外壳,其代表作、长篇小说《猫的摇篮》出版于1963年,这是一部主题严肃的“黑色幽默”小说。这本书的出版,使他一下子成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小说家。要知道,在1960年代,从大学校园开始,美国社会正在经历一场社会动荡和生活观念的革命,此书的出版是恰逢其时。这是一本讽喻美国以及人类自身无限信赖科学家和科学技术的作品,展现了科学正在被国家和政府利用的现实,并揭示了科学为毁灭人类自身的战争服务的真相。在美国,刚刚经过了“麦卡锡时代”的保守思想的禁锢与洗礼,这本书的出版获得了思想解放的大学生们的欢迎。它以杰出的艺术构思和幽默的文学表达、以十分锐利思想,带给了1960年代激进思变的美国年轻人以深刻启迪。

《猫的摇篮》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个作家打算写一本书,描述1945年8月6日原子弹第一次使用到人类自己头上的那一天重要人物都在干什么,于是,他开始进行采访调查。小说的叙述者、作家“我”首先想对原子弹之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科学家霍尼克尔博士进行采访。但是,他发现这时霍尼克尔博士已经死了,留下了三个孩子,大女儿安吉拉、大儿子弗兰克,和聪明的侏儒、小儿子牛顿。作家“我”来到了一家戒备森严的通用锻铸公司,对曾和霍尼克尔生前一起工作的同事进行采访。从主管布里德博士那里,“我”知道了原子弹之父霍尼克尔博士生前研究的最后一个课题,是军方要他发明一种把烂泥变成固体冰块的方法。这种东西十分神奇,只要一小点儿,就可以把沼泽、溪流和烂泥地统统变成坚硬的固体的,变成可以通过的平原,从而成为军队顺利行军打仗的保证。布里德博士并不知道,实际上,霍尼克尔生前已经发明出了这种东西,并且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X—9,但就是在实验X—9的功能时,霍尼克尔不小心把自己也变成了冰块儿。这就是博士的真正死因。接着,叙述人、作家“我”又采访了博士的三个孩子,试图了解原子弹之父的一些真实生活,但是,除了他知道了霍尼克尔从来不读书、对人类这样的生物没有任何兴趣以外,却没有得到别的信息。而科学家的大儿子弗兰克也因为和犯罪集团有牵连,神秘地消失了。接着,鬼使神差,作家“我”被一家杂志派往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个岛国圣洛伦佐,去采访在那里建立了一家慈善医院的一个美国富翁。结果,“我”在飞往那里的飞机上,遇到了前往那里参加哥哥弗兰克的婚礼的妹妹安吉拉和侏儒弟弟牛顿。他们一起到了那个岛国,发现,这个岛国被一个叫“老爹”的家伙独裁统治了多年,同时,“老爹”还在追捕一个反对他的宗教组织博克侬教的教主博克侬,准备按照岛国的刑罚,将这个家伙用钩子钩死,而聪明的大哥弗兰克现在竟然是岛国的独裁总统“老爹”喜欢的陆军上将和科学部部长。

在岛国中,“我”悄悄地观察留心所有的细节,逐步地发现了秘密所在。原来,霍尼克尔发明出X—9的时候,正好带着三个孩子在科德角的别墅渡假,在那里,他实验了一下自己的发明,结果一不小心把自己和一只狗都变成了僵硬的尸体和冰块。X—9的威力就在于,它可以将任何液体都变成冰块。外出游玩的孩子们回来后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处理了现场,把剩下的的X—9分成了三份,一人一份,放到了保温桶中保存起来。于是,这种比原子弹还要可怕的东西就这样被科学家的三个孩子随身携带着到处乱跑。在圣洛伦佐国,弗兰克正是把这个比原子弹还要可怕的东西献给了独裁者“老爹”,给自己换来了上将和部长的身份。眼下,他负责整个岛国的科学发展和军队建设规划。有一天,“老爹”忽然病了,想把总统的位子交给弗兰克,可是,弗兰克不愿意干,他认为自己没有管理国家的才能,转而推荐作家“我”来当。“我”一开始很犹豫,可是后来,又决定试一试。毕竟,在岛国当个总统也是非常诱人的事情。弗兰克和“我”就商定,要在一次观看演习的活动中正式宣布移交总统的权力。正在这个时候,“老爹”因为误食了X—9死亡——他以为这是长生不老的药呢,把自己一下子变成了冰块。在这场准备给“我”加冕的仪式上,一架出了故障的飞机撞到了观礼台上,“老爹”的尸体不慎掉进了大海,大海在瞬间也变成了冰块。接着,整个地球都变化了,所有的液体都变成了冰块,只有一股龙卷风盘旋在几个幸存者的头顶。一出令人恐怖的滑稽戏终于结束了,人类重新进入到了洪荒时代,大地上,只剩下了“我”、弗兰克和侏儒牛顿兄弟,以教主博克侬等少数几个人,不知道如何面对荒芜的未来。

小说的题目“猫的摇篮”,指的是我们少年时代玩的那种翻绳的游戏。小时侯,大人总是用两只手绷着绳子,翻给我们各种形状,其中一个是“猫的摇篮”的形状,可是,里面既没有猫,也没有摇篮,是一片空无。在这部小说里,“猫的摇篮”成为了一切骗人把戏和空无的总象征,象征着那些许诺了人类未来美好前景的诺言和科学技术神话,其实都有真和假、好和坏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一点,对眼下我们不遗余地依赖科学技术发展经济,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和资源迅速地被消耗的现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这部小说的构思很奇巧,以科幻小说的外形包着批判现实主义的内核。小说的形式感非常强,用加了小标题的127个片段的式样,结构成了一部简短而有趣的作品,内部结构精巧。库特·冯尼古特非常喜欢用片段和拼贴的形式来结构作品,他认为,世界再也不是整体的一块了,到处都是支离破碎的,因此必须用这种形式去表现。这一点和唐纳德.巴塞尔姆的观点有些相似。小说的主题是对人类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有可能导致对人类自身造成巨大损害的警示,趣味横生,幽默异常,读起来是饶有兴味的。直到今天,这本书在美国不断地被再版,成为常销书。

库特·冯尼古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上帝保佑你,罗斯瓦特先生》出版于1965年,小说的开头开宗明义:“在这个关于人的故事里,主要角色是一笔钱;这和在关于蜜蜂的故事里,主要的角色按理总是一滩蜂蜜一样。”小说的主角是美国一家基金会的主席埃利奥特,他掌管着经过了几代人的原始积累和巧取豪夺的家族企业所赚取的大笔资金。但是,自从埃利奥特当上了家族基金会的主席开始,他就决定,要将这些带着罪恶和鲜血的金钱散布出去,他去和社会底层的人为伍,把金钱用于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反对种族歧视、反对警察暴行等等,但是,大家把他当作疯子,认为他得了精神病了,完全不能理解他的所作所为。他像是美国20世纪的一个堂吉诃德那样顽强、坚韧地和崇拜金钱的社会作战。

长篇小说《第5号屠宰场》(1969)是库特·冯尼古特的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18岁的时候,库特·冯尼古特进入到康乃尔大学学习生物,两年之后正值二战决战的最后时期,他参加了美国军队,但是不久就成了德军的俘虏,被关在德累斯顿的一个战俘营里。1945年2月13日,一千多架美军的飞机对德累斯顿进行疯狂轰炸,库特·冯尼古特为了躲避自家的飞机投下的炸弹,进入到一家屠宰场的地下冷库,才幸免遇难。这段经历是促成他写出了充满荒诞感和黑色幽默感的作品的真正动因。你想想看,一个美军俘虏躲在冷库里,四周都是被屠宰过的牲畜肉,头顶则是自己人的飞机在扔炸弹,他险些被他们的炸弹炸死,这有多么的荒诞和滑稽!美军轰炸德累斯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是非常残酷的,因为这座城市是德军主要的军火生产地,因此,当美军成功在欧洲大陆登陆作战之后,对德累斯顿的轰炸就成了盟军控制了制空权的象征。最后,这场轰炸导致13万以上的市民死亡,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几乎被毁灭了。躲在冷库里没有被自己人的炸弹炸死的走出地面,库特·冯尼古特恍惚间觉得自己来到了月球的表面,因为整个城市全部被毁灭了。多年以后,他终于根据这段经历写出了《第五号屠宰场》。小说基本上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作为主线,描绘一个叫比利的人当年躲避开自己人的飞机轰炸而幸存下来,他安全回到了美国,成了一个配眼镜的技术匠人,辛苦谋生,不久,娶了一个富人的丑女儿做老婆,安心过自己平常的日子。但是,战争记忆的残酷影像总是尾随着他,到了1960年代,他的儿子又被送到了越南前线参加战斗。1966年的一天,他被从太阳系外的星球飞来的特拉法马多利亚人的飞碟给劫持了,然后,他被带到了那个星球上的动物园里,作为地球动物被展览。当特拉法马多利亚人听了比利讲述自己曾经经过的战争经历和纳粹大屠杀、德累斯顿大轰炸这些事件之后,都惊叹:“地球人是宇宙中最恐怖的生物!”

《第五号屠宰场》在黑色幽默和滑稽荒诞的营造上达到了一个高峰,小说的叙述语调和时间有些颠三倒四,主人公比利似乎丧失了时间的线性感觉,他在自己所经历的任何时间段出现,但是,除了比利记着他所经历的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记忆之外,其他的任何记忆都是混乱不堪的,他简直是在时间里自由地穿梭着生活,从而将时间打通,把过去、现在和未来通过主人公比利的经历连接起来,对美国当时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全面呈现。小说利用一部分科学幻想的材料,用外星人的眼光来看待“二战”和1960年代美国越战,既是一部反战小说,又是一部描绘荒诞人生的小说,

库特·冯尼古特的第七部长篇小说是《冠军牌早餐》(1973),继续着他的独特探索。小说有着一系列插图,都是他自己画的,小主角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他生活在美国,但是这个国家有很多他不能理解的事情。他靠给人人安装铝合金门窗谋生,业余时间喜欢写科幻小说到处邮寄。后来,他认识了一个汽车经销商胡佛,胡佛喜欢他的小说,不过,后来胡佛发疯了,打伤了自己的情妇,还咬掉了科幻小说家的手指。最后,这个科幻小说家从他自己所经历的一系列怪诞荒唐、难以理喻的事件得出了一个结论:这个世界是有精神病的。最后,他通过对人的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成了著名的医学专家,还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整部小说的叙述风格依旧东拉西扯、指东打西,看上去似乎没有章法,故事情节完全是散乱的,就如同小说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这个怪诞和混乱的世界,但是逻辑清楚,主题明确。

库特·冯尼古特的第八部长篇小说《滑稽戏,又名不再孤独》(1976)从形式上看似乎完全没有内部稳定的结构,他是信马由缰,想到哪里、思绪到了哪里,就写到哪里。但是,小说所描绘的世界仍旧是美国1970年代的社会风貌。在库特·冯尼古特的眼睛里、在他的笔下,社会场景和面貌都变形了,他夸张地将美国当代生活的丰富、复杂和荒诞表现得十分可笑和怪诞。他的第九部长篇小说《囚鸟》(1979)则以一个老犯人的自述来结构作品,将他一生三进监狱的历史,混合了美国20世纪的很多历史事件,比如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1938年之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尼克松总统的水门事件,以及1960年代的美国性解放等等,库特·冯尼古特以一个老人如何经历这些事件,然后不断地被历史事件所伤害的阅历,来说明了个体生命在大历史的风云变幻中的无能为力,同时,继续对美国社会现实进行冷嘲热讽和指桑骂槐。

库特·冯尼古特有着独特的文学观,他认为,小说可以不要有开端、结尾、中心、情节这些老套套,也不需要有故事、道德、寓言和象征这些东西。他认为,眼前的世界是混乱的,是无可救药和无法理解的,因此,他的武器就是讽刺和幽默。因此,他的后期小说大部分都在实践他的这个文学理念,变得更加极端和突出。比如,他的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棕榈树星期天》(1981)、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小说《神枪手迪克》(1982)、有着幻想色彩的小说《加拉坡格斯岛》(1985)等等,都带有这些特征。他还有一部长篇小说《蓝胡子》值得重视,小说出版于1987年,和童话《蓝胡子》没有互文和戏仿的关系,只是有一点希望读者引发某种联想的意思。小说有一个副题,叫做“拉伯.卡拉贝金的自传”,他借助自传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已经71岁的画家的生活。这个画家和作者是某种分身的关系,他希望自己的秘密被永远锁在储存马铃薯的仓库里。但是,一天,一个寡妇闯入了他的生活,于是,他1916到1988年的生活经历被揭开了。小说的风格还是片段和零碎叙述,以联想和东拉西扯的方式,描绘了一个亚美尼亚主人公经过了土耳其的种族屠杀后在美国顽强生存下来的故事。关于20世纪土耳其曾经屠杀亚美尼亚人的历史问题,一直是土耳其当代社会和政权要面临的一个难题。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帕穆克,这些年就因为批判了那些否认这个历史问题的人,而遭到了极端民族主义者的仇视,他们起诉他,甚至威胁要杀害他。库特·冯尼古特的这部小说可以看作是“亚美尼亚人问题”的一个文学回响。

预警毒气的金丝鸟

1950年之后,库特·冯尼古特就成为了职业作家,1960年代他开始在一些大学任教,197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院士。进入1990年代之后,库特·冯尼古特的创作力没有丝毫减退。长篇小说《欺骗》(1990)、《时震》(1997),《上帝保佑你,科沃其安大夫》(2000)是这个时期的作品。长篇小说《时震》依旧很精彩,故事情节荒诞不经,实在令人发笑:2001年2月13日下午,宇宙自己忽然厌倦了无休止的膨胀和延续大爆炸后的扩张,她决定自我调整,于是,时间和空间立即出现了问题,宇宙开始收缩,时光也倒退到了1999年2月17号。因此,所有的人都要将自己刚刚度过的岁月重新再来一遍,大家连同小说的主人公,一起去经历了这个时代令人哭笑不得的生活。从文体上看,库特·冯内尼特把自传和科幻小说混合起来,很难分清楚两者之间的界限,他尖刻地讽刺了当代美国社会的混乱和拜金主义。在小说中,继续出现了库特·冯尼古特的化身——科幻小说家基尔戈.特劳特,小说里插入了不少这个作者虚构的小说家的小说片段,插科打诨地讽刺和挖苦的,都是当代美国乃至人类社会的通病。小说中的时间也不断地来回穿梭,像弹力猴皮筋一样,作者带领我们在时空中自由往还。

库特·冯内尼特还写有短篇小说集《欢迎你来到猴房》(1968),小说集里的不少小说都有着科幻小说的外形,但是却包含着他对当代社会的批判和讽刺。除了短篇小说,他还写过几个剧本,但是影响远低于他的小说。在如何对待美国社会现实,他显示了激烈的批判态度,称得上是一个左翼思想家。比如,2005年,他出版的杂文随笔集《没有国家的人》对美国进行了极端的讽刺挖苦。不过,我想,美国正是依靠知识分子对自身的不断批判,才不断地获得了修正自我的机会,从而成为世界强国。那些害怕被批评的政府和当权者,总是虚弱的。我猜测,他自称是“没有国家的人”可能和他的德裔身份有点关系。这个随笔集里洋溢着他关心社会和当下政治的热情,尤其是他对9.11之后美国的政策走向和全球战略都提出了激烈的批评,显示了不和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信念与独立人格。在他去世之后,出版商整理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遗作集《回忆中的末日》(2008)和《看小鸟》(2009),依旧获得了读者的欢迎。。

库特·冯尼古特的小说大部分篇幅都不大,文法自由,章节和句子都很短小,非常幽默,有爆发力。他的小说看上去的确没有他所说的“开头、结尾、情节、寓言、故事”等等,只是一团乱麻和散乱的珠子,而且,小说的内部时间也经常是混乱的,不是按照顺时方向叙述,但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逐渐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会将他的小说中复杂的情节和多层次的线索理清楚。他的小说讽刺的意味非常浓厚,有一些悲观的调子,但似乎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因为他确信人性中还有一些美好的品质,正是他的这个确信,导致他不断地发出夸张、惊奇、怪诞、滑稽和幽默的笑声来。他不断地提醒我们,世界虽然不像政客向选民许诺的那样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丽,但是还有希望存在,还可能有救。不过,他的小说虽然触及到了当代人类社会的很多重大主题,但是,我感觉他有些浮光掠影,有些打滑了,而且,他的幽默和滑稽嘲讽的方式属于绕道走,在力度上和深度上要小很多,不如那些正面描绘社会问题的小说那样有力度。

库特·冯尼古特认为,作家应该向人类发出危险警告,就像矿工带下煤矿矿井的金丝雀能够预警矿坑里的毒气那样。今天来看已经去世的库特·冯尼古特,他的文学地位不仅很稳固,而且还有所上升。他小说的主题非常深广,涉及到了战争的残酷、科学灾难、反种族歧视和人的异化以及人类的反抗等,以戏谑和幽默的方式来呈现他的批判,让我们在笑声中不禁又开始了深思。所以,阅读他的小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因为他以的小说里充满了“黑色幽默”这种东西,让你总是想发笑。而他揶揄和讽刺的对象,就是人类自己。每个读者都在他这种对人类自身的幽默滑稽的批判当中,了解到了我们另外的一种可怕的处境与命运。

库特·冯尼古特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不仅他的小说写得很幽默,据说,他在送给一些读者的书上签名,在名字字母的中间都要画上一个“米”字符号,使读者大惑不解。对此,他解释说,“这是我的肛门的符号,我把我的肛门画在里面了。”像这样一个毫不拘束、想象力奇特的作家,一个对人类的现状和未来都充满了悲悯情怀和忧患意识的作家,我们应该好好地读一读他。

责任编辑维平

猜你喜欢

库特黑色幽默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女性意识模态与构建
黑色幽默
从《第二十二条军规》看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及其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影响分析
最受欢迎的“猫医生”
像斯库特尔一样微笑
像斯库特尔一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