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与物质之间的抉择

2009-12-25王仙子

辽河 2009年12期
关键词:十九世纪王尔德物质

王仙子

一、唯美主义运动及“为艺术而艺术”

十九世纪上半叶,德国古典美学和艺术思想传到法国,继而在十九世纪中叶由当时在法国学习的英国艺术家惠勒斯和斯温伯等人带往英国,并在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以英国为中心形成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前后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漫长历程。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以先拉斐尔学派和权威文艺理论家罗金斯为代表的创作和评论为第一个阶段。从80年代到90年代末以斯温伯恩、佩特、王尔德为代表的美学运动是它的第二个阶段。在此期间出现的一大批唯美主义者,如批评家佩特、文学家王尔德、画家比尔兹利、工艺美术家罗塞蒂等,他们都从艺术、生活各方面、各专长领域标榜唯美的文学创作规律、艺术审美要素、生活起居模式等等。从它所宣称的口号来看,唯美主义倡导文学自律、艺术无功利性、纯形式、纯粹审美经验,以及广为人知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从所体现的社会生活实践来看,有关生活艺术化密切相关的室内装潢、衣着服饰、举止谈吐、花卉园艺等成为反映领域, 并以其优雅精致、奇特时尚、高贵显耀的生活方式等成为其反映领域。

“为艺术而艺术”是唯美主义的鲜明旗帜。意即艺术是为写作、绘画、雕塑、音乐及一切情感表现形式而存在,无功利目的性。这一口号由法国诗人及评论家戈蒂耶创造,但这一观念,即所覆盖的文艺思想,如艺术的独立性,艺术的无功利性,艺术与生活的分离,以及纯形式的内容,却源自德国古典美学,其中康德和席勒的美学思想对其影响深远,具有浓厚的康德主义和德国浪漫主义色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为艺术而艺术实际上是对康德与席勒美学一种简略和平俗的表述”。在唯美主义者眼里,艺术成了神圣的情感净地和世外桃源,“为艺术而艺术”的理念成为拯救人类的宗教,一个“乌托邦”世界。以此为据,唯美主义者所倡导和推行的艺术审美经验里,大量存在唯美的艺术情调。大到唯美主义者奉行的艺术理念,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小件精致、美轮美奂的物品,都表现出这样一种艺术的价值取向。

二、审美体验的转型

唯美主义强调和推崇“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这一文艺观念反映在艺术的审美领域里,是艺术的自律独立性、无功利目的性、纯艺术的表现形式等等。其倡导的审美体验是艺术纯洁高尚、形式美和精神自由。然而,我们需要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那些看起来不在场、边缘化或模糊不清的东西可能为理解它的意义提供了最关键的线索。”因此,纵观唯美主义运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唯美主义已背离其所宣称的艺术独立性,而走向了对艺术品瞬间美的感受、对商品消费艺术感官强烈刺激的“欢欣鼓舞”、对“物化”物质享受的无限崇拜、走向了十九世纪“资本”这一文化逻辑之中,开始以现代性的思维方式体验生活,感受艺术审美快适感。

《真诚的重要性》是王尔德最出色的喜剧之一。此剧情讲述了两个浪漫的女孩寻找自己心仪的对象的故事。这两个浪漫的女孩希望找到一个有“真诚”这一高尚品质的男士相依相伴。问题是该如何确定知晓一个男人是否具有“真诚”这一品性呢?她们的想法很出乎常人的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嫁给一个名字叫“欧内斯特”(Ernest的中译名,英语语境中为“真诚”之意,人名与此单词谐音),因为她们觉得这个名字才安全可靠,可以托付终身。王尔德用这个喜剧意在理解艺术形式才是生活的全部本质,只有在艺术的自由国度里感受瞬间,用全部精力捕捉瞬间,永恒之物才可能真正存在,只有形式大于内容,名称重于内涵,艺术的救赎功能才会实现,人类才可能在“艺术”这一灵魂栖息地享受生的乐趣。再如王尔德的另一部戏剧《莎乐美》(Salome)则从人的感官视觉听觉触觉角度阐述唯美主义审美体验的方式和目的。剧情说的是希罗底的女儿痴情于施洗者约翰,但是遭到约翰的严词拒绝。求爱受挫后,莎乐美勃然大怒,一气之下请求父王将约翰杀死。希律王要求她跳了“七重面纱之舞”之后,然后满足了她疯狂的爱欲。莎乐美最终一亲吻约翰的头颅而死,此剧也达到了最高潮。《莎乐美》析出的是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物欲横流的情况下人的物质性感受强烈释放,是对瞬间的执著追求。

事实上,通过对唯美主义文本的审阅,我们可以发现,随着十九世纪中后期商品经济向全球各个角落和领域的无限扩张,特别是商业资本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渗透,唯美主义的艺术体验不可避免地融入了商品资本的文化逻辑,艺术为了在日趋商业化的市场激烈竞争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不得不以商品的模式展销在人们眼前。“物化”的商品经济意识也深深地烙印在唯美主义者艺术创作之中,由此而推之,唯美主义的审美体验将带上商品文化的特征和讯息。寻找强烈的感官刺激,对美的瞬间感受与执著,赞颂短暂的艺术效果,崇拜肉体物欲等都成了他们的最为主要的审美体验特征。唯美主义先驱佩特认为:“诗的激情、美的渴望、为艺术而热爱艺术,乃是智慧的极致。因为艺术来到你的面前,除了为你带来最高品质的瞬间之外,别无其他;而且仅仅是为了这些瞬间。”画家比尔兹利的画风具有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价值取向,主要以崇尚肉感,曲线美为特征和目标,弥漫着浪漫唯美颓废的气息,完全架空了人的灵魂,在他的画里面,人完全成为物质的单纯载体,艺术的神圣禁地被十九世纪的商业文化意识驾驭操控,失去了自我主体性。对物质的强烈欲望和要求,商品物质结构对艺术进行形而下的解构,使艺术审美体验呈现出“物化”的消费形态,唯美主义的艺术自律和独立性已经转入对消费社会下物质体验。王尔德说过:“每个雄心勃勃的人都以自己所特有的武器与他的时代作战,这个时代崇拜财富,财富是这个时代的上帝,要成功就必须拥有财富。”[4]这赤裸裸的“商品拜物教”和对财富不择手段的占有征服说明了资本主义文化体系下一个真理:“资本”、“财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商品时代的到来使唯美主义者在审美阈限里无从摆脱物质对官能的诱惑与奴役,更遑论艺术对主体的救赎功能,而只能以感官刺激,“商品拜物教”等形式来融入商品经济的大时代趋势和背景,求得艺术自身的生存、发展。唯美主义者由此而产生的艺术审美体验不断地徘徊徜徉着,是“为艺术而艺术”?还是“为艺术而生活”?在没有寻找到二者最佳结合点的时候,他们明显地走向了后者。在王尔德的一些反映空间审美体验的作品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对瞬间美感的强烈感受和执著,在这些心理体验的过程中,视听觉物和“物化”审美意象的出现更为具体形象。王尔德的诗歌《印象》(1881年)的诗组中,曾这样描写过这样的画面:

蓝色和金色的泰晤士河夜曲

在灰色中渐渐和谐

装满褐色干草的驳船

驶出码头,驶向清冷

黄色的雾从桥上向下蔓延

直至房屋的墙角

又变成一片片阴影

而圣保罗教堂

像是泛现于城市上方的水泡

这一幅城市黄昏景象中,充斥着强烈色彩、物质实体的想象幻影的融合,审美体验由纯粹的艺术自律层面进入到官能(主要是视觉、触觉和听觉)系统的杂糅交汇,“物质性”成为这组诗歌的关键词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一部以城市漫游者为主题的小说,可以说这部小说是王尔德对城市审美体验的最佳阐释。一天,主人公道林-格雷看过表演,从剧院走出来:

他不知道他走到了哪里。他只记得他穿过昏黄的街道,走过拖着巨大阴影的拱门和面目可怕的房屋。女人们粗鲁的说话声和尖利的笑声追随着他。醉鬼们从他的身边走过,像怪诞的饿猴子一样自言自语。

他看到相貌奇特的小孩在院门口台阶上挤做一团,听见从黑洞洞的院子里传出尖叫声和咒骂声。

这里,道林-格雷的审美体验更趋向于感性化的物质化,完全失却了艺术上纯粹的音乐感和诗歌性,在杂乱无章、尖声怪语、异形丑状的夜色中,主体开始了分裂,感觉跟着客观物质进行持续不间断的分裂。人在现代城市中的失落感和位置的丧失,是主人公精神颓废情绪混乱的直接原因,他只能依靠纯粹的感官系统来体验生活的百态。因而王尔德笔下的各种人物的审美实践活动紧密地与客观世界的物质相关联,物与物的关系进入到人与物或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王尔德笔下的人物一般在进入到忧郁、焦虑的精神世界后,通过独有的身心感受,又进入到情感释放的阶段,即对瞬间美的体验与占有。道林-格雷在考文特花园,他又经历了一个从焦虑到解脱的过程:

拂晓时分,他发现自己走进了考文特花园。……巨大的马车载着颤抖的百合花从空旷的街道上出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美丽的花朵好像对他是痛苦的解毒剂。

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中,人物不再以焦虑、忧郁和苦闷的心态感受世界,他在形象丰富物质充沛的世界里,感觉不再杂碎,主体自我意识不再分裂,自我得以构建,身份得到认同。此时对他来说这是一个物质瞬间美丽的世界,得到了物质灵魂就得到了净化升腾,得到了瞬间精神就获得了永生。而在这一瞬间审美体验方式的确立从根本上来说是商业消费物质最大化的集中体现。事实上,主体分裂症的形成与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以及普及有相当的关系,主体精神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线性时间观混淆后,将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意志关注瞬间和当下,能有全景式的思维空间容纳物质和实在。道林-格雷由忧郁焦急走向平和,实际上就是在审美体验的转化中用主体精神分裂的方式来实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体精神开始的混乱通过对当前“百合花”、“马车”等具体物质的投射得以重整和规范,主体身份最终得到确认、认同。从另外一个维度上说,“百合花”、“马车”这些物质性的存在,在资本主义“物质”的文化语境以及它的逻辑运演过程中,审美体验早已沾注定被“物化”的命运。

综上所述,唯美主义在经历了商品经济时代潮流的强烈冲刷下,其审美体验所呈现于世的特征与它所倡导的是不一致的,二者俨然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体。“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体验终究让位于强烈感官刺激和瞬间感受,唯美主义运动的审美体验走进了物质性这一时代大潮之中。

猜你喜欢

十九世纪王尔德物质
为自己
为自己
王尔德的色彩
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
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