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致命的谎言
2009-12-25黎东明
黎东明
本书首篇文章《票友理论家》开篇即以思想实验的方式,将一国简化为只生产热狗和提供面包这两种行业的经济体。通过一些假定,模拟技术进步对真实世界工作岗位的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克鲁格曼对1997年有关全球资本主义的一本书中所论证的世界经济增速过快导致传统工作机会丧失这个论点,以辛辣的笔调做了无情的驳斥。他告诉人们:真正的经济思维和理论,不是光靠人们多余的热情就能掌握的。虽然被视为凯恩斯的信徒,但克鲁格曼在利率与经济的关系上,认同美联储及其主席几近完美的调控政策;关于欧洲经济一体化,克鲁格曼似乎也有些反潮流,但是他认为强势货币和刺激经济不能兼顾的看法,无疑是震醒了法国人的迷梦。
在本书的《世界大同并未来到》和《高赞廉价劳动力》两篇文章中,克鲁格曼分别对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与贫穷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做了中肯、深刻而独到的陈述。第三篇是专门研究世界的东方——中国的文章。该文最初写于1997年7月17日,即香港回归的半月之后。这篇文章首先描述了美国经济的特色,即高科技、金融服务和美式消费文化等,然后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巴、中、俄、印金砖四国等新兴市场的经济成长和贸易顺差,以及严重的腐败问题。作者的洞察是:中国的贸易盈余并非强大的象征,而是体现了虚弱的一面。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这样的观点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特别是西方货币战争的阴谋论联合东方中国经济改革的崩溃论如果产生共鸣,那么全球化就成了西方化,大同世界真的永远不会到来了;另一面,发达国家向着后发达时期的转型,加上中国等原有的和谐世界的发展理念,可能使整个地球真正成为一个整洁安详光明的大家庭。
作者以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涉及市场失灵的一些难题,包括地球的资产与负债、交通堵塞状况和民主政治进程,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和处理,其目的是辨明价格与价值之间的不同。本书的最后一篇《回首过往》,属于《纽约时报》给作者以及其他学者的命题作文,其中闪现出许多亮点,这里仅举一个例子:未来的教育产业,将由于大部分职业不需要高等教育而遭受危机;曾经盛极一时有着大校园、大教学楼、大量师生的大学衰弱了,退回到了原先的功用,即学术性减弱、社会性增强,主要成了供上层士人子弟们学习社交和提高修养的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