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速览
2009-12-25
The Economist 2009年11月14日
日本经济:落日之国
30年前,哈佛大学傅高义(Ezra Vogel)教授曾在其著作《日本第一》中预言:人们低估了日本对美国工业竞争力的优势程度。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失业率几近两位数,而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NP已经超越美国,大有取而代之之势。
然而现实并未如傅高义教授所言。实际上,日本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金融杠杆和过度投资,地产与股票市场增速近6倍,泡沫隐忧明显。最终,20年前的那个冬天,泡沫崩溃了,并导致了长达20年之久的经济低迷。日本耗费15年才将工业生产提升至1991年的高峰水平,然而去年的金融危机又再一次把它拖回了80年代的低谷,当年甚嚣尘上的“日本风潮”业已灰飞烟灭。今年10月,由专业市场调查机构彭博社(Bloomberg)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新一轮“金融中心”大角逐中,东京位列最次席;而在80年代的世界银行存款排名中,日本还是独占鳌头的。
为何日本经济风头不再?荷兰学者、《日本:权力结构之谜》的作者沃尔弗伦(Karel Van Wolferen)分析认为,这源于政府对企业的过度保护,使得企业发展革新缓慢。而傅高义教授之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斯蒂芬•沃格尔(Steven Vogel)则将责任归咎于监管部门,称其未能在经济危机后整治肃清银行系统。
对于当年父亲褒奖的“日本在很多方面为美国树立了榜样”,如良好的劳资关系、低犯罪率、优秀的教育体系和目光长远的官僚精英等,沃格尔教授表示,“美国的确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制造业。但日本自身也需要改变,当时的经济体系目标在于高增长,已不适用于现在”。
尽管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一位置很可能在2010年为中国所取代,后者的经济发展态势正在被全世界称道。然而日本的发展教训告诫我们,没有什么事是必然的。
SmartMoney 2009年11月
影响力榜青睐“复苏先锋”
去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有经济影响力的30人”排行榜被诸如伯南克(Bernanke)、盖特纳(Geithner)、巴菲特(Buffett)等政府要员和华尔街巨擘所占据。而最近出炉的新一届榜单则显示,尽管复苏之光依然微弱,但经济回暖之势可谓稳定向上,数十亿美元的救助拨款与财政刺激政策决定了人们对“影响力”的再定义,也捧红了哈佛大学教授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与白宫高级顾问瓦莱丽•贾勒特(Valerie Jarrett)。
自奥巴马上任以来,贾勒特一直充当着美国高管与总统的传话筒,更被总统赞誉为自己的“耳目”。今年夏天,通过她的安排,来自全美各大公司——包括施乐(Xerox)、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可口可乐(Coca-Cola)等的CEO与总统奥巴马共进了一次会晤性午餐。有人评论其为“巴菲特式”人物,因为她的很多建议都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相比之下,伊丽莎白•沃伦的出身就没那么“显赫”。然而,自出任政府救助金首席监督之后,这位大学教授的身价一夜暴涨。作为银行破产法与消费债务的专家,沃伦主张加大对银行压力测试的力度,从严监管信用卡等金融产品。尽管备受阻挠,但她表示,“不会被任何反对声音所喝退”。
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总裁贝尔(Sheila Bair)、证监会主席夏皮罗(Mary Schapiro)、高盛董事长布兰克费恩(Lloyd Blankfein)等也榜上有名。
BusinessWeek
2009年11月23日
卡夫或吞吉百利“毒丸”?
经济回暖促使很多资金充裕的公司加快了并购步伐,但一些目标企业警惕虚报低价,坚持不愿出售。11月9日,美国包装商品制造商卡夫食品(Kraft Foods)再次出价163亿美元申购吉百利(Cadbury)股份,这是卡夫公司继今年9月遭吉百利董事会拒绝后的又一次出击。
这是否预示着恶意收购(hostile takeover)的复苏?自2007年经济低迷开始,在官方发布的并购案例中,自主申购占比11%,而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仅为6.8%。买家如此主动,部分原因来自于卖家的不肯屈就。由于市场动荡,很多经营不善的公司股价暴跌,但其自我估值要远高于现有市值,因此,即使对方给出较高的溢价,企业也不愿出售资产。“这些公司总希望对方能考虑到企业未来的盈利可能。”投资银行McGladrey Capital Markets执行董事保罗(Paul Weisbrich)解释说,“可是现在,收购方通常会对此说‘不”。
在近期的几起并购案中,双方的这种拉锯心态可谓一览无余。9月,卡夫出价167亿美元,高于吉百利当时的市值31%,尽管吉百利董事会对此数额极为不满,但卡夫CEO罗森菲尔德(Irene Rosenfeld)却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两个月后,卡夫将价格降低至163亿美元,吉百利CEO卡尔(Roger Carr)声称这远不及公司的真正价值,而卡夫发言人则反驳说,“我们认为这一出价是绝对公正的”。
近年来,股东由于担心董事会利用他们拒绝对投资者有利的交易,因而较为排斥传统的收购防御(takeover defense)。为抵御恶意收购,一直以来备受追捧的“毒丸计划”(poison pills)如今已优化为短期策略,既能有效抵御不良买家,同时又不影响董事会考虑其他申购公司。多数公司在实施“毒丸计划”之前都会征得股东同意。今年,包括建筑开发商KB Home在内的共26家公司,计划将这一政策付诸表决。美国美富律师事务所(Morrison & Foersters)的奥布莱恩(OBryan)打趣道,“‘猎物也在适应新环境”。
Forbes 2009年11月30日
炼油业折戟“低碳潮”
伴随着低碳经济的大潮,主打“限额交易”牌的气候草案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该草案旨在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但美国石油炼油业巨头瓦莱罗能源公司(Valero Energy)对此却颇有微词。“限额交易一说太荒谬了。”CEO威廉•克莱西(William Klesse)抱怨,“法案不过是在掩盖税金”。他认为,法案实施后,政府向相关企业征收的“碳现金”,即企业为环境污染所支付的预赔金数额将会攀升,而炼油业无疑是首当其冲。瓦莱罗作为全美最大的炼油企业(日产量240万桶),初步预算每年将为此支付70亿美元。
法案的“残酷”在于打了企业一个“连环枪”——先要支付工厂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金,又要为其销售的汽车燃料燃烧生成的废气买单。然而最终恐怕还要消费者自掏腰包,企业会把额外的“碳成本”附加到油价上。瓦莱罗就很清楚地向顾客指出了这一点:在旗下5800家加油站内,都有标识写明“限额交易让你每加仑汽油多掏70美分”。
经济衰退导致油气需求降低了10个百分点,整个石油炼油行业都取消或暂时搁置了扩张计划。瓦莱罗由于本身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田,因此被迫缩小旗下16家工厂的运作规模,甚至还关闭了位于阿鲁巴岛(Aruba)的炼油厂,公司在三季度损失达5亿美元。
另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电动车的发展,福特(Ford)、尼桑(Nissan)、特斯拉(Tesla)等公司已首批获得8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这对炼油业又是沉重的一击。正如德勤咨询公司(Deloitte Consulting)分析师罗杰•伊内(Roger Ihne)所言,“经济复苏并不能拯救炼油业于水火”。
像瓦莱罗这样单纯从事石油炼油业的企业,气候草案带来的更多是负面影响。但美国发展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高级研究员丹尼尔•维斯(Daniel Weiss)表示了不同意见,“这些炼油巨头没什么可抱怨的,法案能敦促他们积极寻找新的生产方法来减少碳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