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馆员激励与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问题分析

2009-12-25李秀淮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李秀淮

摘要: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在学术文化、活动文化和环境文化方面出现延展的趋势。馆员素质是文化延展的核心力量。通过潜能激励、创新激励和学习激励等多种激励措施,提高馆员素质和创新意识,是推动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馆员激励;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266—02

一、图书馆文化环境的层次分析

图书馆文化环境是一种层次分明的复合文化形态。第一层次是物质文化,也是基础层次;第二层次是精神文化;第三层次是制度文化;第四层次是行为文化环境。四个层次的文化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丰富的图书馆文化。

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环境、馆舍建筑、馆藏、雕塑、名人名句、伟人画像等等,其功能是营造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氛围,让读者在开拓思维、丰富知识、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舒展性情、陶冶情操。精神文化包括文学、艺术、语言、宗教等特征,其主要特征是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人生价值取向。制度文化是指图书馆健全而易行的规章制度,包括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图书借阅保护规则等等。对读者而言,制度文化的功能主要是影响德意识和价值观念,促其增强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及自控自律能力等的发展。行为文化指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言传身教的习惯性行为。随着教学和教法的改革,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图书馆管理人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管理者,还承担着教育者的职能。因此,言传身教都显示出了重要意义。馆员用无声的行为,比如热情的服务态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温暖与社会和谐。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会对每个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容易形成馆员与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大学生之间互动联动的“群效应”,教育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二、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趋势

图书馆文化的外延越来越丰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里的文化涵义为特指某一领域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文化环境的延展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学术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环境文化等的延伸与扩展。(1)学术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延展。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是高校最活跃的学术活动场所之一。同时,高校图书馆内往往有许多专研学术的研究人员。但是部分高校却没有把图书馆列为一线的科研机构,在研究经费等方面也缺乏配套政策。这让图书馆的学术活动受到极大的限制,图书馆多数时候只是充当学术场所的功能。随着学术交流活动的日趋频繁,图书馆的学术文化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包括大学生的学术活动也越来越依赖于图书馆,这种趋势赋予了高校图书馆学术文化职能。(2)活动文化是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的延伸。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地组织一些宣传、教育、学术、交流等活动,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功能的发挥,而且有利于大学生锻炼心智、提高修养、澄清价值、得到全面的发展。(3)环境文化则是四个层次文化的一个融合延展,环境既是物质也是精神,既是制度也是行为。从物质角度说,只有至于特定的环境里,物质的功能才能得到发挥;从精神角度说,图书馆的对人的思维、意识的影响都是在环境的熏陶下,潜移默化地实现着;从制度角度说,成文的制度与不成文的制度——环境——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从行为角度说,馆员与读者相互配合才能产生和谐,而这样的配合就是一种环境文化。

三、馆员素质及其文化环境效应

馆员素质是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的核心,馆员素质对图书馆文化环境产生的具有双重效应:一是互动效应,二是创新效应。

互动效应指的是图书馆馆员与图书馆环境、目标和发展阶段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在图书馆环境的诸要素中,馆员素质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馆员素质高低决定着物质文化的功效,决定着精神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制度文化的效率,也决定着行为文化的形式。正是因为这些决定关系,在馆员素质与图书馆环境,以及与图书馆目标之间的互动关系,馆员素质因素始终是图书馆目标实现的决定性因素。另外,图书馆发展不同阶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馆员素质。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馆员素质也必须随之提高。从这一意义上说,图书馆的发展是图书馆目标完成的过程,也是图书馆新目标提出的过程,还是图书馆馆员素质提高的过程。在图书馆发展阶段决定式规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图书馆馆员及馆员所具有的素质。

创新效应指的是馆员是图书馆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馆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本身就意味着图书馆文化创新,同时也能够推动图书馆文化的延展。馆员素质是馆员智力、体力和价值观的总和,作为能动的人,馆员素质具有能量再生、能量升华、能量释放等特征。当然,馆员能量再生、升华和释放都需要条件,这个条件便是社会激励和图书馆激励,后者的激励作用更直接,更有力度。

上述官员的双重效应表明,馆员和馆员素质都是图书馆的首要资源,是图书馆事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必须通过增强馆员素质来奠定图书馆工作发展的基础,这是图书馆发展的战略问题。

四、馆员激励与图书馆文化环境延展

为了实现图书馆文化在三个方向上的延展,必须实施有效激励,激发馆员的二重效应,这些激励包括:潜能激励、创新激励和学习激励。

(一)潜能激励

馆员的潜能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智能,二是体能。而馆员潜能的表现形式则有三种形式:一是意愿的行为付出,即馆员付出劳动的行为是自觉自愿的付出行为,是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的表现。二是责任的行为付出,馆员付出劳动的行为是条件,是一种在工作职责要求下,并已获得报酬为目的的付出行为,这种行为是被动的。三是消极的付出行为,也就是出工不出力。馆员潜能发挥的三种形式根源在于思想素质。从一般意义上看,馆员思想素质的差异往往导致付出行为的差异,不同的思想素质也往往会导致图书馆责任感的差异。强烈的图书馆责任感会产生责任付出的行为,甚至能够产生意愿付出行为。而责任缺乏则很可能导致消极行为。但是思想素质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因此改善馆员的潜能表现形式,只能依靠激励手段。具体来说,首先可以采取分层激励机制。在不同的图书馆环境中,分层激励工作中往往采用不同的分层标准。即使在同一图书馆中,分层激励工作所采用的分层标准也应该有所差异。分层激励不仅会在层内产生激励效果,也往往能产生层间激励效应,最终产生整体激励效果。其次可以采取政策激励机制。即要用适当的政策来引导不同类型付出行为的方向,并以此来调节馆员素质内能释放的程度。最后可以采取思想激励机制。就是讲道理,引导馆员认清做好图书馆工作与自身利益的关系,树立读者第一的思想,增强馆员工作责任感。

(二)创新激励

所谓图书馆创新,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图书馆馆员素质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素质的馆员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愿意表现、如何表现、表现程度如何都直接影响图书馆创新发展的水平。基于此,图书馆创新激励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创新激发。馆员是否具有创新的意愿是创新的第一个环节,比如馆员是否有意识的提出一种新的设计、一个新的工作方案、或者采取一种新的行为,这都是创新的第一步。激发这种行为需要特殊的工作组织和制度,比如小组的工作组织就是一种好的方案。小组成员可以有多专业背景馆员组成,小组运作方式可以采取灵活配合、随机组合。管理学的经验表明,这种打破固定生产关系的模式对创新由重要意义。二是创新环境,创新能力的发挥除受智能素质的限制外,尚与环境因素有重要关系。作为图书馆管理者,如果高度重视馆员中蕴含着的创新能力因素的发挥,那就要尽力为馆员创造产生创新能力的环境。从思想认识上看,尊重馆员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认识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承认馆员个体具有创新能力的天赋等,都会为创新能力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从图书馆工作角度看,鼓励馆员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管理、开展工作技能竞赛、为做好读者利用文献信息工作献计献策等,也都将为馆员的创新能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三是创新保障,主要是为有创新潜力的馆员提供必要的技术保证,甚至在有条件时可以提供资金保障。

(三)学习激励

学习的作用不必赘述。但是在现有人事制度下,受制于工资津贴甚至岗位的影响,图书馆馆员学习热情并不高。解决的方案有三:一是制定学习进修制度,学习进修制度化主要是保证定期派出馆员参加高水平的校外进修,特别是对有潜力的中青年馆员,必须实施严格的学习制度。当然,制度的实施还需要相关人事政策,以保证馆员学习过程无后顾之忧。二是加强内部学习培训,高校图书馆有许多专业经书的专家学者,定期举行馆内培训被证明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形式。三是轮岗制度化。轮岗在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实施。但是存在的共性问题是轮岗随机性强,缺乏制度性。众所周知,各个岗位工作强度不同,甚至收益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不能形成制度,那么轮岗就可能演变成竞岗,从根本上不利于馆员素质提高。

结语

综上几个方面,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的延展,根本出路在于提高馆员素质,在优化制度设计的基础上,激励馆员的创新意识,唯此才能有效推动图书馆环境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春华:图书馆文化是绿色文化,[J].图书馆论坛,2002,(8).

[2]王雅南:论优化高校图书馆制度环境,[J].图书馆,2003,(2).

[3]郑志秀:浅谈新世纪图书馆环境建设,[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1).

[4]朱立芸:论高校图书馆软环境建设要素,[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22).

[5]王军:浅谈高校图书馆的环境文化,[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