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究

2009-12-25商杰强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多元文化

商杰强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遭遇诸多挑战,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内容,理想信念教育对多元文化的冲击的敏感度更加突出。多元文化对理想信念教育冲击主要是从改变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切入。多元价值观念的传播、外国文化的强势介入、国内利益多元化带来的思潮多元化是影响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原因。在新形势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兼顾大学生价值观多元的现实,加强引导疏导,突出重点群体,分层次推进,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多元文化;理想信念教育;三个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191—03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既体现为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包括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借鉴。在外部多元文化和内部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中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正在遭受极大冲击。在世界多元文化和国内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我国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遭遇诸多阻力,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感、误解、抵触等。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已十分深入,研究人员包括思想政治专业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高校党政领导、文化界学者等,研究成果包括博士、硕士论文、学术论文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不了解,甚至无知;关注现实利益及物质利益,缺乏对共产主义事业及人类进步事业的热情;大部分同学认可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少部分对国家的现行政策认识偏激。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道德及理想追求在社会价值体系中的边缘化。如何应对,研究人员提供的对策包括了加强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教育,认真对待国内外优秀价值思想;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等方式和途径。

本文旨在通过对多元文化背景的理论分析,结合理想信念教育遭遇的问题,从理想信念教育实际操作入手,提出解决方法。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1.多元文化的背景描述

多元文化是研究理想信念教育的背景和基石。界定多元文化的真正含义是解决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本文中的多元文化的定义不同于理论界对文化多元和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和解释。人类学家或历史学家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正是由于文化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实践成果的集中反映,在信息发达、个人沟通无限可能的现实中,文化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本文的多元文化背景指的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化,国家间经济、文化、思想交流不断提高和进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信息时代降临,国内经济思潮不断撞击、思想价值观念的激烈交锋、阶层的不断分化、生活方式的持续变化的综合体。本文突出的两个重点为全球化和国内利益价值多元化。

在国际层面上,全球化对中国来说主要的影响是中国开始实践西方的经济运作、政治思想、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并非在对等的前提下进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文化占据着垄断地位。20世纪末期,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就是对其他文明可能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恐惧的产物。2008年中国奥运火炬传递风波国外媒体对事件的歪曲报道再次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误解和敌视。

在国内,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阶层构成、社会关系、理想信仰。全民的价值观念转向对金钱的绝对迷恋,随之而来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急剧转变。结合中国实际而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被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当代青年忽略。信息化时代的“快餐文化”,不允许任何一个信息长时间占据主导甚至霸权地位,信息更换的速度会加快,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或兴趣也日益个人化、多元化。作为思想最活跃、接受能力最强的当代大学生受到的思想观念、价值观等的冲击是最大的。然而从文化发展和对个人要求的角度来看,文化的同一性和多元性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这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价值多元和指导思想一元的关系。

2.理想信念教育理论

首先需要清晰界定理想、信念、信仰的含义。简单地说,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某种精神状态,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信念往往是具体的,一旦成为人的一定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信念就成为信仰。

“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人们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它激励着人们为一定的社会理想和生活目标而不断努力追求”[2]。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观”教育。灌输、教育、普及、引导“三观”教育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性质和方向。

3.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理想信念教育确保爱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向。“理想信念是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是自觉纪律意识形式的根源,是文化教育活动的价值体现”。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是与其他价值观相并列的诸多价值观中的普通一个,而是引导其他文化和价值观、统领其他文化和价值观的总核心价值观。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和冲击

在理想信念教育中核心内容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着社会存在和实践。社会现象多种多样,价值观也一定是多种多样,必须对国内外的挑战进行描述和原因研究,以便为进一步的改进教育措施提供指导。

1.国外价值观的冲击

(1)片面理解个人主义。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信息极度发达的社会,可以通过网络、书籍、杂志等形式了解国外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影响最深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是个人主义。大学生是独立的思想群体,他们要求个性的解放和充分发展,讨厌权威的约束,西方的个人主义恰好填补了他们的需求。但是由于对权威或灌输的厌倦,不少大学生急匆匆的对个人主义浅尝辄止后将个人主义作为可以对抗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的筹码。在处理国家与个人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个人与群体关系的时候,出现了过度的个人中心主义。个人主义是需要全社会的民情和长期的积累形成的,包括对他人的尊重和个人权利的执着两个方面,需要明确界定权利的边界。

(2)重利重金观念的影响。西方社会重利重金,崇尚个人奋斗,尊重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人士。中国的传统是重义轻利,轻视商业人士在社会中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经济观念的影响力不断加大,更多的人意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和实现自身物质生活提高的必然性。但是由于受一切以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为指导的影响,大学生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对金钱和物质的认识。曾有社会调查显示,“你认为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问卷中,有55%的大学生认为幸福就是有足够的金钱、事业发达、家庭和睦,金钱被摆在首位”[5]。大学生在人生规划的过程中,明显受到重利重金思潮的影响,加强了对金钱和物质享受的追求减弱了对社会贡献的坚持。

2.国内现实的影响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多种经济成分不断出现的情况下,个人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个人通过合法劳动致富的可能性不断增多,成功的经济领袖成为大学生的崇拜对象。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思想的冲击下,将奋斗的目标从关注社会转到个人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对个人幸福的追求是正当的需求,大学生将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极端化,失却了对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关注,陷入金钱崇拜、物质崇拜中,迷失自我,在社会的压力和冲击之下,不能很好地完成对社会的贡献。

(2)政治意识广泛引进的消极影响。中国现阶段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经过历史的实践总结而得来的宝贵经验。大学生在接触西方政治意识的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和消化能力远远强于其他群体,所以他们一般总是比较快地接受比较新的政治流派。但容易产生盲目崇拜,动摇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和中国政治的信心。

(3)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对国家的关注度高,他们一般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关注社会不公平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社会阶层新的分化,出现了新的私营企业家、新的工人阶级。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并凸显,出现了较多的党员、官员腐败;社会两极分化;弱势群体在社会权利斗争中的失败等。所有这些社会现象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他们逐渐失去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质疑建设和谐社会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社会不公平现象打击了大学生对国家的强烈认同感和为社会奉献的意识。

(4)网络文化等“快餐文化”的腐蚀。大学生在信息发达的社会中迷失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突出的影响因素就是网路文化。互联网的诞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加快了知识流转的速度。但是学生在网络上接触的是社会中很多最不良的教育:沉迷网络游戏,热衷网恋,关注色情影像,不顾社会道德约束在网络上攻击政府或他人。网络的信息及时性没有带来知识的积累而是记忆的退化和理解的肤浅。还有比如爱情快餐、文化快餐等肤浅文化活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康理想信念的形成,这必将会导致大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意识的下降,对国家前途的淡漠,进而影响到个人的人生观,消极面对人生的挑战。

三、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三个着力点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压力巨大。国家有关部门和高校的多次调查显示“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积极、稳定、健康、向上的发展势头,当代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成才愿望强烈,好学务实,整体心态平稳。调研中一些大学生谈到:‘我们推崇求真务实的思想,思想更为现实。我们确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较善于用审慎和批判的态度对待正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以社会实际效果来评价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6]。根据许燕对北京大学生不同时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我们可以初步掌握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

大学生对政治性价值观的关注度在不断降低,对社会型和科学型的认同和奉行在增强。社会型价值观主要包括重关系,讲有爱,公平正义;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待人诚恳;注重民主有效的集体,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科学型价值观主要包括懂知识,爱科学;看中能力,勤于思考,追求真才实学;将原则,不拘人情,理性化。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在多元化的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下,并未完全迷失,他们的个性,关注社会,服务社会,批判思维的能力非常突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中,80后大学生的这些突出特质得到充分的体现。

为了真正将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实处,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秉承的指导思想就是指引明灯。在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多样化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时刻将其摆在首要位置。

(2)分层次,分对象,分阶段,兼顾普遍性和特殊性教育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经营方式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产生多种思想观念和理论学说并存的状态,决定了我们思想道德领域呈多层层、多趋向的复杂状况。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不同层次的人,提出不同层次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和不同的行为规范要求”[8]。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针对以上教育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应包括学生党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团员中的积极分子、普通学生。对所有的大学生群体在大学四年的教育过程中都必须进行以上内容的教育,普及基本的社会主义“三观“理论。同时对团员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分子开展党和国家发展历程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坚定他们的价值观追求;对学生党员应加强科学发展观、党的新阶段的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突出学生党员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和引导作用。

(3)围绕培养理想坚定这个目标,整合其它思政教育内容,系统培育理想信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居于核心地位,起着思想指引的作用,要真正完成这个目标,必须兼顾爱国教育这个重点,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三方面的内容,缺一不可。因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需要在实践操作中去实现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爱国教育的开展可以增进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可,增强学生未来服务祖国、建设祖国的理想价值观;道德建设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人生观的成熟,通过社会主义基础文明教育、社会主义事业文明教育、社会主义主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事方式;坚持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国家教育政策的正确性,进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理想信念教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需要在正确思想方针的指导下综合全社会的力量开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抓好每一个环节,全员育人,真正地做到为学生的长久发展考虑,塑造理想信念坚定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周贝.多元文化时代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3):203.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38.

[3]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3.

[4]杜菊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

[5]汪幼琴芦小兵王英.西方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7,(1):74.

[6]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9-10.

[7]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J].教育研究,1999,(5):33.

[8]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32.

(责任编辑/王丽君)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教育多元文化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略论
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