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对策

2009-12-25张传辉王凤臣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对策

张传辉 王凤臣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历来受到党中央和各校的重视,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却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缺乏是制约其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介绍主体能动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分析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发挥的因素,结合建构主义的理论提出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强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能动性;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178—02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中学校教育的“师本”观念必须让位于“生本”的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上,必须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一、主体能动性教学的理论渊源

(一)主体能动性的内涵

主体能动性?又称“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自觉能动性”等。主体能动性有其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的发挥作用的程度也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了唯心主义,科学概括阐述了主体能动性的本质:(1)人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人可以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并且创造出没有人参与就不可能出现的东西。(3)人具有意志,并且可以控制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活动。

(二)主体能动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为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的现象,多年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更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性。在这些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认知心理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和情境学习(situated learning)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把外部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因而学习者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不应该彼此相互隔绝、互不往来,恰恰相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合作、相互交往。通过合作和交往,学习者间的合作可以使这种理解更丰富、更全面。[1]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2]

对于学习的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与学习发生的情境紧密相连,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3]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情景中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这种交流将会引起每一个个体内部的知识的重新建构”。[4]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和建构工具,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影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问题分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方面的因素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影响学生主体能动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局囿于一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之中,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理念发生的新变化视而不见,思想落后于形势,教育者缺乏主体性的发展观念;由于双方的知识面、年龄、背景、身份存在差异,教师很难从传统的教育灌输者身份中脱离出来。另外,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和理念需要教育者自身不断尝试和建构,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学习意识和能力的缺乏,知识更新速度缓慢,导致了知识老化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无法满足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需求,往往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的消极因素造成学生思想观念上的困惑,影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张扬和表达,带来了自我认同的危机和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讲授的内容相比,更加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的理论知识容易产生排斥的心理;另外,就业形势的严峻,学生的精力都投入到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中,淡化了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变得很困难;个人主义情绪和理想信念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更加缺乏主动认同和自主践行。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方面的因素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上来说,课本的内容死板僵化,不能与时俱进。主要强调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教育者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要求;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式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多采用大课堂集体教学,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一百多人济济一堂,时间有限、人数众多,教学秩序尚难以维持,更别提教学质量的保证乃至师生的双向交流,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上来说,教师采取讲授式教学的方式,培养和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不够,建构学生的主体素质和主体人格的教育尚未充分实施。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往往被动参与。由于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缺乏启发性、说服性,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的认同度大为降低。

三、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主要对策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旧的思想观念,主动适应情况的变化,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由于学生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学习,政治理论的素养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大学生个体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按照建构主义的原则,只有专业知识以各种有待探索问题的形式与学生的知识、经验世界发生联系和作用时,才可能有效地建构起新的认知结构,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生动活泼,深受学生欢迎,教师应吃透教材,理顺教学思路,引入生动的、合适的典型案例,运用实例丰富的讲课内容,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教学的概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必须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素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业务知识的学习、进修、更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并且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各领域的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渊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心,以科学逻辑内在的力量吸引学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二)深入研究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单靠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接受主体,学生不能被动等待教育者的灌输,应该投入到学习理论知识中并和教育者互相交流,能善于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主动地学习。学生自己要善于激励自己的学习动机,促使自己主动热情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学习中端正学习的态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要掌握更大的自主性。一方面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之外要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自学,利用各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等。

(三)明确教育理念,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形势,关注学生想要了解的,贴近生活的,编写符合学生实际的辅导教材。了解学生最关注的“热点”是什么,症结在哪里,实事求是地剖析社会上存在的种种问题,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形式来说,课堂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思考意识,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共同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采取和专业课授课同样小班教学形式,有条件的学校还要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来说,教育者可以公开宣布教育的意图,采取直接引导的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场景,在轻松又严密的氛围中掌握教材的内容,把作为特定思想和感情载体的课文融会贯通地把握好,最终达到课堂教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真正目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社会实践,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情景式教学倾向于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不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互联网上查阅一些资料或欣赏一些影视作品,通过学生的自学,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改变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理念和人才培养的方式,提高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目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只有经过各方面的不断努力下,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6.

[2]陈青,乌美娜.从抛锚教学看情境学习观点对教学及教学设计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1999,(4):10-13.

[3]袁维新.影响知识建构的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科学,2003,(1):41-44.

[4]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一)[J].学科教育,1998,(3):29-31.

(责任编辑/石银)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