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的主观预期到学生的现实状态

2009-12-25殷素梅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教师学生

摘要:了解学生是学校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首要前提,但师生双方对同一社会现象的认知却常常出现较大分歧,表明在教学领域,从教师对学生的主观想象到学生的真实状态之间尚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教师;学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084—02

一、研究背景

教学从来都是一项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了解学生从来都是学校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首要前提和基本保障。但是,不证自明的常识往往因其过于简单而被人理所当然地忽视。在教育逐渐专业化、班级化,甚至学校化的过程中,受各种因素限制,学校和教师日渐掌控了教育活动的主动权和具体执行权。一项本质上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贯彻“成年社会”教育意图的过程。学生立场逐渐让位给了教师立场,学校和教师或多或少都日渐习惯了在“想象”出来的学生的起点上开始教学。

从研究文献中也可以发现,虽有大量文章在各个层面上探讨师生之间的多维互动,但多数研究采用经验总结和逻辑分析方法,关注抽离具体情境的抽象议论和理论分析,缺乏对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的真实状态的微观研究。个别的、具体的“被教育对象”的认知取向、价值判断和内心诉求逐渐递换成了群体的、抽象的概念陈述和术语讨论。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真实”状态有所损失。

因此,本研究选取“考试”这一学校教育中最具象征性的场域,以一道案例分析题为例,讨论从教师预期到学生现实学习状态之间的遥远距离,阐述师生双方对同一个事件的认知差异,借以说明以“正确答案”为表征的教师立场和成人世界有时显得多么一厢情愿和自说自话。

二、研究方法和分析资料的获取

基于以上考虑,本研究以质性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作品分析的方法,以笔者参与某高等师范院校2009学年下学期公共《教育学》课程考试阅卷为契机,以卷面一道案例分析题为对象,从阅卷组教师普遍认为“考得最好”的文学院中选取2007级1班为样本,分析学生卷面答案中反映出来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并与制卷教师预先给出的参考答案相比较,试图发现其中的差异和差异背后的心理定势。

三、师生双方的认知差距

(一)案例分析题题面、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引自某校期末考试试卷)

案例分析题题面为:“2009年高考刚结束,此次高考应届高中毕业生为800多万人,但其中有84万学生放弃了高考。有的参加了国外大学的考试,而有的则完全放弃学业,直接从高中毕业就就业了。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有许多各种议论。请你从教育的功能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满分为15分,教师给出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为:“第一,教育的功能有本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本体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人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教育的根本功能。教育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也具有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这需要教育所培养的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和需要,这样的教育才能发挥其正向功能。而当达到本体功能的基础上,教育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6分)第二,当前,教育未能发挥其基本功能,即教育所培养的人不适应社会需要,也就不能实现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而教育的投入是巨大的,却收效不大时,一部分人就会采取放弃继续接受教育,转而以其它途径来获得发展和生存。(5分)第三,结合题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2分)第四,语言通顺,逻辑性强,书写整洁。(2分)”

(二)从案例分析题中反映出的教师认知特点

从此道案例分析题题面和参考答案中可以看出,首先,教师将84万考生放弃高考视为某种应当引起重视的“事件”,关注的的重点是“放弃”,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失去,字里行间传达的“问题”意识并不难意会。

其次,教师将84万考生放弃高考视作是当下的高等教育功能失效所致,而这一失效的“功能”又是指“教育所培养的人不适应社会需要”,“不能实现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再次,从参考答案中还可看出,教师更多地站在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分析此案例,且更为关注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而不是结果。

(三)从学生卷面答案中反映出的学生认知特点

第一,相比多数学生承认这一事件的合理性,只有较少的学生认为这是一个“问题”。而且,多数学生更为关注的已有800多万考生接受了高中教育的事实,而不是84万考生放弃高考。例如:

“对于个人来说,放弃高考未必就是件坏事,教育不一定要在学校,教育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放弃学校教育,但并未失去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提早进入社会进行社会教育也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一条重要途径。”

“今年有800多万高中毕业生,说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成效显著,民族素质和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800多万人接受了高中教育,表明教育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保存和传递,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促进了受教育的爱国热情,才有高中毕业就就业而不是高中毕业就游手好闲。”(引自某校期末考试试卷)

第二,与教师认为学生放弃高考是教育的功能失效所致不同,有学生认为,这正好是教育发挥了其有效功能所致。以下摘录有代表性的学生答案:

“其中少数人放弃高考,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说明教育促进文化发展。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人民的思想日益民主自由,对未来道路的选择也日益民主,高考与否,自主决定,学业继续与否也自主选择,高中毕业直接就业也是新的观念,顺应当今社会发展及需要;教育通过提高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观念也日益更新,‘有的参加了国外大学的考试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反映。”

“选择国外大学考试,体现了人的素质在不断提高,选择更高的学府进行教育;选择直接就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创造,去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创造国民价值,教育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功能;教育对政治民主化具有促进功能,教育部的高考制度顺应政治发生,但学生选择放弃,体现了政治民主化;教育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影响,部分学生选择国外高校,减轻人口压力,是自身素质提高的表现。教育对文化发展,文化传承的影响,学生选择国外大学,把本国的文化带到外国去,带回外国的文化回本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教育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部分学生选择国外高校或直接就业,都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放弃高考,并不能说就放弃了接受教育,或者说教育没有发挥它的作用。相反的,在某一方面,这正是教育发生作用的结果,教育树立了学生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独立思考,为自己人生选择道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正是教育在个体功能方面发生的作用。他们已经接受了学校的12年教育,无论是否进大学深造,教育通过学生而作用了社会的功能都已经发生并且产生作用了。这些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也提高了。”(引自某校期末考试试卷)

第三,与教师更多地关注84万人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失去不同,学生关注的重点是“有的参加了国外大学的考试”,“有的……直接从高中毕业就就业了。”从学生答案中频频出现的“参加国外大学考试的……”,“直接就业的……”也可以推断,学生是将题面意思理解成了“有的去上了国外的大学”,“有的高中毕业后就找到了工作”。这样的误读,是题面表达的误导所致,还是学生认知能力低下所致?或者,这正说明了学生潜意识中对出国留学和职业获得的向往和渴求?不管怎样,似乎学生都不关心老师们关心的这84万考生放弃高考的“原因”,而更重视他们的“出路”问题。

第四,与教师从放弃高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学生更加关注的是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上文引述的学生论述即可看出,多数学生是以完整的教育的社会功能为理论框架对案例中涉及的事件进行分析,只有较少的文字提到教育对个体成长的意义,教育的本体功能并未进入多数学生的理论考量。

四、讨论

(一)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并未采用质性研究的经典范式,而只是以师生双方对一个单独案例的卷面分析文字为对象进行探究,缺少对作品提供者的深入访谈。因为存在“考试”这一有着特殊规则的场域以及考题本身的限制,作品能否准确表达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得而知,作品能否准确表达作者的真实认知水平也有待商榷。也就是说,分析的材料本身就存在信度缺失的风险。

(二)对研究结果的反思

以上分析发现,师生双方对同一社会事件的认知存在巨大分歧。依笔者自己身为教师的经验,教师能将某个问题设计为考试试题并提供参考答案,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教师已事先对学生的答题倾向有相当把握。否则他就会略去参考答案并给出灵活开放的评分标准。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考试问卷时,大致是认为师生双方已经就“教育功能”这一理论问题达成了基本共识的。笔者未有机会直接请教命题教师,但阅卷现场教师们发出的“光怪陆离”、“匪夷所思”、“难以理解”等诸多感叹,足以证明教师们的出乎意料和大吃一惊,也足以反推就此例而言的教师对学生的想象只不过奠基于我们的主观想象。

研究无意推断双方观点谁对谁错,只想借此结论提示教师,哪怕就只针对课堂教学情况而言,从教师的主观预期到学生的真实状态之间都存在着漫长的距离,更何况其他?应当承认,我们并没有我们通常以为的那样了解学生。而缺失了对学生真实把握的课堂教学,恐怕也会成为教师站在讲台上的孤独言说,能否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不得而知了。

参考文献:

[1]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

[2]殷素梅.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现状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5).

[3]Kathleen Bennett deMarrais, Margaret D.LeCompte著.教育的社会学分析——学校运作之道[M].林郡雯校译.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7:7.

[4]Illich.I.著.非学校化社会[J].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5).

From the Teacher's Subjective Expectations to the Students Real State : A Case Study of the Cognitive Differenc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Yin su-mei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 education.But the two sides often have th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same social phenomena. It indicating that, in the teaching field, there is a wide gap from the teacher's subjective expectations to the students real state.

Key words: teacher; student; difference

猜你喜欢

差异教师学生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赶不走的学生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