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澳华文教育发展研究

2009-12-25张向前

学理论·下 2009年11期
关键词:澳门香港问题

林 玮 张向前

摘要:香港、澳门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开展和扩大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当前港澳华文教育的发展存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多语言之间关系复杂、华文教育推广战略缺失、教学语言过渡和简繁汉字更替等问题。可通过增强港澳居民的民族认同感、加强华语教师的培训工作、规范学校教学语言、宣传和推广简化字、制定华文教育推广战略等手段,促进港澳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澳门;华文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9.2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9—0052—04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中国在国际上地位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阵“汉语热”,华文教育得到了包括华侨华人以及越来越多外国人的理解、接受及应用,为所在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一个有利于华文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已初步形成,世界各国的华文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1]。香港与澳门是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国际都市。目前,香港的语言环境是“两文三语”,即书面语是中文和英文,而口语是粤语、英语和普通话三者并行。澳门的语言环境是“三文四语”,“三文”即指书面语是中文、英文、葡文,而“四语”指口语为粤语、葡语、英语和普通话。由此,香港与澳门的语言多元化及混杂程度可见一斑,但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港澳地区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繁密,中文与普通话已经为大多数港澳居民所接受。同时,为了应对生活和工作上的需要,港澳居民对于接受华文教育的愿望也愈来愈迫切,在港澳地区进一步开展和扩大华文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因此有必要对港澳华文教育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香港澳门华文教育定位

国内有许多学者都对华文教育问题进行过研究,不同学者观点不一。有学者将华文教育分为三种,国内、国外和国内对外华文教育。国内华文教育是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女到国内升学而办;国外华文教育是由海外华侨华人在当地举办的;还有国内对外华文教育,像不少高校海外教育学院推行的华文远程教学、对外汉语教育等[3]。张向前等认为,华文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狭义的华文教育与广义的华文教育。狭义的华文教育是指对华侨华人进行中华语言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广义的华文教育是指对中国人及外国人进行中华语言、文化、宗教、民俗、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直接或潜移默化的教育[1]。香港与澳门因受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长期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拓展、融合[4],逐渐形成了英语、葡语的语言优势,因此可以利用香港国际商贸中心、澳门国际旅游业中心的国际影响力及其语言优势向海外推广和宣扬华文教育及中华文化,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华文教育。港澳华文教育的主要对象,包括香港与澳门的居民、工商界人士、学生,也包括一部分早前移居国外而后回流的华裔子女。虽然他们接受过的语言教育和具有的语言基础参差不齐,但两地地方语言环境主要是粤语,处于同一个汉语言文化气息浓厚的环境里学习中华文化[5]。因此,香港与澳门华文教育的工作重心是传播中华语言,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中华文化的良性发展,扩大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三、香港澳门华文教育发展现状

1.香港华文教育发展现状

香港是一个中、英文并行的双语社会。在行政机构和商业组织交流中人们多使用英语,在社会与家庭里多使用中文。学生学习中文,只是抽象的文化教育,而学好英语,却有实际的市场价值,加之香港市民的民族认同感相对于中国大陆较不强烈,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隔膜愈来愈深,导致长期以来,香港社会普遍“重英轻中”[6]。在2003年进行的香港八大院校毕业生联合调查中,毕业生就大学教育对事业发展效用进行评分,结果中文及普通话技能训练的评分最低(详见表1),可见香港的华文教育发展尚未健全。但令人欣慰的是,香港回归之后,华文教育的地位逐年提升,华文课程尤其是普通话课程已经纳入中小学教育。目前,九成九以上的中小学开设普通话课程,普通话已为香港市民所重视并接受。随着内地与香港往来愈加频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普通话,全港的华文水平将会不断提升[2],香港社会“重英轻中”的观念有望随之不断改善。在此形势下,特区政府应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力的措施发展华文教育,提高全港市民的华文水平,力争使普通话成为社会通用的交际语言。

2.澳门华文教育发展现状

澳门的语言资源丰富,素有“语言博物馆”之称。曾经遭受的殖民侵略使得近百年来葡萄牙文(以下简称“葡文”)一直是澳门唯一的官方语言,华文教育的发展因此受到严重的阻碍。1999年澳门回归之后,就政治地位而言,中文(汉语普通话)已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就社会地位而言,汉语是澳门的强势语言。其中,粤语是澳门人的共同交际语言,属汉语系的强势方言。据2006年中期发布的澳门人口统计显示,50.2万居住人口中,以汉语粤方言为日常用语的居住人口约占85.7%(详见表2)。因为华人占澳门人口的绝大多数,加上葡国人同华人通婚所生的后代是使用粤语(粤方言)的土生葡人,所以汉语在澳门社会中属强势主导地位。如今,澳门回归祖国已10年,虽然普通话成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官方语言,但同粤语比起来仍处弱势地位。因此,澳门必须把华文教育的工作重心放在普通话的推广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门学习普通话的热潮一直在不断升温。从1986年开始的公务员普通话培训,每年只有10多个普通话班次,到1993年发展到每年有100多个班次。迄今为止,澳门接受过普通话培训的公务员已达1万人次以上,澳门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实用的公务员普通话培训体系,并且该体系已经逐渐扩展到旅游、商贸、教育、一般人员等领域,普通话在澳门的社会地位正不断提高[7]。以此趋势发展,澳门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形成一个以普通话为主、粤语为次的社会语言环境。

四、当前香港澳门华文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香港与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从基础教育着手来贯彻“两文三语”与“三文四语”的语言政策,总体来说是正确的部署,但是由于港澳两地交际语言和语言教学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因此在推行华文教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

1.学校对华文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港澳地区部分学校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华文教学的效果不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华文教育课时不足。例如香港1992年就颁布的《中学普通话科课程纲要》建议,初中每周应有两至三节普通话课,但现行大部分学校每周都只有一至两节课,严重影响华文教育的教学效果;第二,华文教育师资不足。目前港澳学校的普通话老师,大多通过各式各样的普通话进修课程和水平考试,不断自我提高,其志可嘉,但也有部分老师教学信心仍然不足,影响了教学的效果[6]。港澳学校提升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已是刻不容缓。

2.华语环境仍不健全

目前香港和澳门仍然缺乏普通话使用的语言环境,除了在课堂上接受华文教育以外,学生较少有使用华文和普通话的机会。首先,目前学生没有使用普通话的迫切性,因而学习动机不强[6];其次,港澳地区目前通行的交际语言仍以粤语为主,大部分香港和澳门人的普通话能力都限于基本的简单交流,许多年长者听不懂普通话,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港澳华文教育的发展。因此,华语环境的不健全、相关制度建立的不完善,都是造成普通话“不普通”的重要因素。

3.华文及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

港澳社会部分人士对学校的华语教学存有相当的顾虑,即学生若在学校除了英文科以英语学习外,其它科目均以中文学习,这样便大大减低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英语水平将因而下降[2]。因此,这些人提出特区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处理华文及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语言,以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

4.繁体字的使用难与世界华文教育接轨

港澳地区长期以来使用繁体字,特区政府公文、报刊、书信、教科书、商业文件都一律使用繁体字。上个世纪70年代,自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地位后,联合国文书的中文版本均使用简化字。目前,世界上使用华文的国家和地区,除中国台湾省和香港、澳门特区以外,大都使用简化字。但是简化字的使用是大势所趋,特区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向市民进行推广,让汉字的使用早日与国际接轨。

5.香港与澳门缺乏推广海外华文教育的战略

港澳特区政府目前正极力提高其居民的华文水平,以更好的融入国际华文教育的大环境,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培训和储备华语人才。但是,特区政府至今尚未明确制定出一个长期有效的华文教育以及海外推广战略。战略规划的缺失与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社会对华文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华文教育水平徘徊不前,因此也无法具备向外输送华语人才以及在海外推广华文教育的能力。

五、未来香港澳门推广华文教育的对策

1.提高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港澳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环境和语言习惯,深刻的影响着学校及社会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这是港澳地区华文教育水平提升缓慢的重要原因。在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港澳和内地关系愈趋密切,港澳居民要避免被边缘化,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以及生存技能,必须加快提高华文水平[6]。首先,要从社会层面上提高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中文在社会各方各面的地位,包括在官方语文、法律语文、银行语文、公司语文、传媒语文中的地位,改变人们轻视华文教育的观念,增强港澳市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要使人们感觉到没有中文能力同没有英文能力一样,是没有发展前途的,要使人们认识和体会到中文和英文享有同等的社会价值[2],逐渐提高港澳人民对华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使他们以更开放和更积极的心态,理解和参与到华文教育的事业中来。

2.加强华语教师的师资培训工作

加强华语教师的师资培训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工程,不但需要特区政府大力的资金支持,而且需要制定专门的标准对华语教师进行能力的测评及考核。特区政府已经对这项工程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方面,特区政府拨专款对华语教师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使特区中小学华文授课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另一方面,特区政府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对华语教师的测评及考核标准,以客观机制来确保华语教师的水平能够达到授课标准。这些措施在经济上和制度上保证了语言工程的顺利和有效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港澳特区政府要根据形势的需要,适时增加华文教育的投入,合理修订华语教师测评标准,以保持师资队伍优良的教学素质,切实提高港澳华文教育的水平。

3.正确处理华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关系

港澳特区政府对学生的华文教育也不能着急使用“一刀切”的办法,即不能不分学龄、不分学校等情况,而一律使用华文进行教学。这种做法不但会减少学生接触其他语言的机会,限制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高,甚至有可能削弱和破坏港澳多元的语言文化环境。对此,可以采取“弹性教学”的办法加以解决。首先,坚持特区政府以华语为主流教学语言的政策;第二,维持初中教学语言分流,即大部分中学初中阶段采用华文教学,以政策性规定来减少混乱;第三,高中阶段的教学语言采取维持弹性的措施。高中生在语文能力上已有较好的基础,学校在教学语言上可有较多弹性作出选择[2];第四,对采用其他语言进行教学的学校进行条件考评,考评条件可以包括学生能力、教师能力及支持措施等,并尽可能的将条件量化。通过客观、量化的严格限制,可以使学校教学语言的选择变得更加透明规范,以避免华语和其他语言争夺教学资源。

4.将汉字“化繁为简”

当前,在港澳地区推行中文简化字有一定的阻力,这些阻力主要来自于先前殖民政府语言政策的干扰,还有一部分人对简化字存有误解,认为简化字“不科学”,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等,这其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学者李乐毅经研究指出:“现行的简化字并非如一些人士所误解那样,是‘中共的文字改革狂热分子闭门杜撰出来的。它们的约80%是在本世纪(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古已有之的,其中源自先秦、两汉高达30%左右。”而且,在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也公布过“简化字表”。目前,香港和澳门已经回归祖国,不应再在文字使用上自我孤立[2]。其实简化字并不难学,应当说比繁体字更易推广与使用。首先,繁简字有一定的对应规律,可以运用类推的方法来认识简化字;其次,由于简化字易学易写,因此港澳地区有很多人长期以来均使用简化字;再次,绝大多数市民接受简化字。港澳维持繁体字,不推行规范的简化字,这种政策已造成港澳与外界交流上的阻隔。考虑到港澳的国际化,考虑到年轻人未来的工作环境[2],特区政府应尽可能地采取措施,创造交流的机会,让市民能够认识简化字的价值及趋势。

5.加紧制定海外华文教育推广战略

由于港澳地区长期以来对海外华文教育缺乏重视,因此华文教育的水平以及对外推广华文教育的能力都十分有限。对此,港澳特区政府必须加紧海外华文教育的推广步伐,尽快制定出积极有效的海外华文教育战略,不断提升本地的华文教育水平的同时,利用国际都市的影响力向海外推广华文教育,例如运用港澳先进的科技信息手段整合华文教育资源,向海内外的华文学习者提供学习的便利;举办国际性的华文教育研讨会;在港澳本土或者海外设立传播中华语言和中华文化的公益机构等,以多形式、全方位的战略举措为促进中华民族的华文教育事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献力献策。

六、小结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海外不断兴起学习华文的热潮。香港与澳门由于历史原因,曾经饱受西方语言文化的冲击,形成了东西交融的语言文化特色。港澳地区可以现有基础上,通过特区政府和社会的齐心协力,共同创建一个理解、尊重和弘扬华文教育的环境,促进华文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向前,朱琪环,吕少蓬.世界华文教育发展趋势及影响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4):1-8.

[2]田小琳.香港中文教育政策评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2):17-24.

[3]李方.海外华文教育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8,(3):39-42.

[4]陈思,张向前.两岸四地华文教育合作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11):20-24.

[5]黄婉芬,梁长城.香港国际学校华裔子弟学习汉语文化个案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1):26-30.

[6]施仲谋.汉语教学在香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2):37-43.

[7]陈恩泉.澳门回归后葡文的地位与语言架构[J].学术研究,2005,(12):95-98.

Hong Kong and Macau Chinese Education Development Research

Lin WeiZHANG Xiang-Qian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of HuaQiao University,Fujian QuanZhou,362021,China)

Abstract:Hong Kong and Macao's own characteristic has decided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expanded Chinese education importance. The current Hong Kong and Macao Chinese education's development existence education takes the degree to be insufficient, complex relates between the multi-languages, flaw strategy of Chinese education promotion, transition of teaching language and questions and so on the changing of Jan numerous Chinese character. It may through strengthen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resident's national sympathy, strengthening Chinese teacher's training work, standarding school teaching language, propaganding and promoting simplified Chinese character, methods and so on formulation Chinese education promotion strategy, promoting the Hong Kong and Macao Chinese education's development.

Key words: Hong Kong; Macao; Chinese education; Issue; Countermeasures

(责任编辑/彭巍)

猜你喜欢

澳门香港问题
澳门回归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香港ifc商场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香港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