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金融风暴 尽快实现经济复苏
2009-12-25戴志坤
戴志坤
一、金融危机成因分析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也是最大的资本市场,全球化使得美国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个方面与全世界紧密相连,它的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全球经济造成不良的后果。由美国次贷危机引爆的金融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
(一)长期低利率,宽松的抵押贷款条件,造成流动性泛滥
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破灭,2001 年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长期的低利率使得美国房地产市场启动拉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2001年到2005 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使次级抵押贷款逐渐兴起。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许多放贷机构不要求次级贷款借款人提供包括税收表格在内的财务资质证明,人为调低针对所有借款人的信用门槛,进行激进的信贷扩张,而由于次级贷款的借款者信用较差,因此次级房贷机构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
(二)政府加息,房地产市场降温,房价持续走低
这是导致美国次级债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2004年6月,美国进了加息通道,美联储 17 次加息,逐步刺破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使得购房者的还贷负担加重,违约不再支付贷款的客户增多,拖欠债务比例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上升,同时由于借款人出售房产抽逃资金,造成房贷市场更加混乱。一旦这种案例大幅增加,就会形成对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悲观预期,房地产市场价格因为房屋所有者止损心理而继续下降。两种因素的叠加,加剧了次贷危机的发生。
(三)金融创新产品带来风险扩散
20 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资产证券化,它在美国次级债危机的爆发中起了助推器的作用。资产证券化,即以打包后的贷款抵押资产为标的物发行债券向投资者出售,它一方面促进了贷款机构将流动性较低的贷款资产以现金流的形式回收,另一方面使投资者拓宽了投资渠道,但它却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与漏洞:房地产金融机构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的抵押贷款,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资产证券化,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样,次级债产品被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销售给投资者时,就把与这部分债权相关的收益和风险转嫁给了投资者,由于市场参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债券投资者无法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一旦后者无力偿还贷款,他们的收益便会成为泡影。从表面上看,资产证券化在每个环节都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然而相应的监管措施不到位,一旦一个环节出现了亏损,就会引起前面环节一连串的亏损。尤其在以次级房贷为标的物的次级债券,过长的链条已经使虚拟经济严重脱离了实体经济,一旦房贷按揭户出现违约不能还款,危机就产生了。
(四)政府监管不力
2001年美联储不断的降息政策使美国房地产业成为美国新一轮增长周期的重要支撑,因此美国当局过于注重支持经济增长、忽视了次贷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对房地产金融业采取了短期内支持和纵容的态度,致使房贷泡沫形成。当觉察到进行补救时,为时已晚。此外,政府把对次级房贷债券这种金融衍生品的评估和监督责任完全抛给私人债券评级机构,给这些机构留下太多操作空间,对这次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美国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使得我国金融机构对这部分资产的投资遭受了损失,我国外汇储备资产价值也因此受到了不利影响。
二是次贷危机所导致的美国经济下降、国内需求萎缩,对中国向美国的出口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三是资金层面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危机必然会使资金供应变得紧张,跨国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可能会在在全球收缩投资以应对美国国内的资金需求,这就可能使一部分资金从中国外流。
四是心理冲击连锁反应。美国大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破产和重组虽然是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延伸性危机,但是它所带来的心理冲击要远远大于美国房价下跌、资产价格缩水等不利的影响。美国知名大投行的破产使人们产生了全球金融陷入危机的错觉,不仅会引发抛售资产的风潮,造成全球金融市场暴跌的联动效应,还会使国内包括海外投资于中国的很多投资抉择往后推移,这不仅会造成金融市场的萧条,还会使实体经济受到不利的影响。
五是美元汇率在美国股市急剧下挫后大幅度下跌,使得美元原来改善的汇率走势被逆转。今年上半年在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高于欧盟、美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逆差状况稍微好转的情况下,美元出现了回升势头,而这一势头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难以在短期内恢复。这对中国经济也是不利的,因为它将使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的压力加大,不利于中国向其他地区的出口。
六是美国金融模式和金融体系结构调整对我们的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影响。美国一直被视为是金融体系最发达的国家,其效率和风险控制都是很多国家试图学习和参照的榜样。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和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也参照了美国的经验和模式。美国经历这次危机之后将令世人重新审视美国金融体系和金融模式的成败优劣之处,这对于我们也是一个考验。一方面我们可以避免继续照抄美国模式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将使我们的金融改革面临更加困难复杂的局面。尤其对于中国的银行业而言,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在吸引外资金融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同时,也开始了海外经营和投资,逐渐在全球范围调度资金。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和美国金融结构的调整,将使我们银行的对外开放形势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获得了一次难得的收购和兼并欧美金融机构的机会。
三、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中国经济2008年第四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下降到6.8%,致使全年增长率降至9%,是7年来的最低点。为应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央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和措施。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09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增长了7.1%,二季度增长7.9%,这是令人满意的数据。说明受金融危机影响的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企稳回升的现象,这与我国的经济优势及采取的调控措施有关。
(一)中国经济有强大的抗危机能力
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足可抗御外来风险的冲击。第二,传统的储蓄美德和较高的储蓄率。中国老百姓勤劳节俭。有储蓄的传统美德。2007年中国居民储蓄达到17.2亿元,储蓄率达到5O%以上。中国政府内债、外债的和不到GDP的60%.财政负债风险不高。第三,审慎严格而又灵活。既管制又自由的外汇管理政策 资本项下实行管制。外国资本不能随意地进出中国,而在经常项目下的外汇进出又较为自由灵活。第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内需市场。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期,到2020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中国人均GDPl0年后会突破1万美元。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内需,不仅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缓解世界金融危机也将发挥重要作用。第五,健康的金融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中国的金融体系经过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完善,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金融制度健全管理严格,且严格控制金融衍生产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金融体系那样的问题。第六,强大的制度优势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中国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法制逐步健全,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中央政府有高超的领导艺术,见事早、行动快,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
(二)应对金融危机之策略
1、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保经济增长
面对外部冲击型的国际金融危机,增长源泉是否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产业结构是否符合比较优势的要求,都影响到一个经济体遭受冲击的程度,也影响其走出危机的时间。科学发展的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战胜危机的能力。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到更加科学的发展轨道上,是应对金融危机,走出困境的根本途径。特别是,由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应科学处理对内经济平衡与对外经济平衡的关系,把国内经济平衡放在首位,科学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力保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就是对当前国际社会抵御金融危机最大的贡献。
2、坚持改革开放的国策,大胆探索金融创新,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金融创新可以使得以前得不到贷款的人获得资金,但也增加了风险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国策的同时,还要加大金融风险防范的意识,努力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
3、关注我国房地产市场走势,警惕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大规模不良贷款的可能性
美围次贷危机之所以发生,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从未发生过房地产市场整体大幅下滑,从借款人、贷款人到各类金融机构和投资者,正是基于这一历史经验而采取了几乎同样的策略,但终究没有超越市场经济的规律,这一点正是当前我们投资决策中要重视的。目前,我国政府采取了众多的措施来防止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但是有一点要引起注意,就是我们采取支持政策的重点应该是稳定正常的、合理的房地产市场价格,而不应该支持房地产商人为的维持高房价,房地产价格应该随国内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动而自动调整。
4、积极扩大招商引资,参与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这次危机爆发后,相对于欧美国家来说,中同外汇储备充足,经济持续增长,金融市场相对稳定。因此,不少在华经营的外资银行,由于其母行大多在欧美市场上难以逃脱此次全
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欧美外资银行不得不考虑前往中国、越南、印度等亚洲新兴市场寻找更加安全的“避风港”。这无疑为我旧扩大引资提供了良机。因此,我们要继续采取措施,优化同内投资环境,不失时机地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同时我国应抓住时机机积极参与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休系,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大我国在重建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上的发言权,以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
5、践行科学发展观是抵御金融危机的良策
坚定不移地把抓好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来袭,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讲话时表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本身就是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为此,我们首先要把国内的事情办好。事实也正是如此,中国经济唯有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才有能力抵御金融危机。目前,我国一些对外出口企业已经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有的甚至濒临破产,对此本着抓发展的指导思想,政府应帮助企业迅速走转产的路子,及时摆脱对外出口的依赖性。就全国而言,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及时调整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的最好办法。
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中国有13亿人口,30年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尤其是贫富差距悬殊的情况依然存在,民生问题依然是各级政府时刻不能忘怀的大事,面对金融危机的来袭,这个问题尤需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目前的救楼市,到底是救高房价还是救市场,到底是救开发商还是救无房住的老百姓,就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执政智慧。一些地方政府采取直接用纳税人的钱购买空置房的办法,就很受公众质疑。
坚定不移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国过去的发展,在全面、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上,虽然存在严重的不足,但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大的潜力。比如,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就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再比如,解决好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就不仅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还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我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村人口,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如果我们紧紧抓住农民增收这个关键不放,推动农业的大发展,努力加强农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尽力缩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让农民都富裕起来,这不仅会促进工业的发展、城镇市场的繁荣,还会使国内内需市场增大近百分之八十。“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业大发展了,农村市场活起来了,我们还怕什么金融危机?因此,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三农”问题,为农业、农村、农民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就是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又一重大新举措。各级政府一定要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好,统筹协调地抓好农业大发展,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努力促进农民的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长江委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