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回归质朴 主权交还学生
2009-12-24王丽红
【摘 要】经过新课程理念的洗礼,我对《蜀道难》的教学设计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具体教学流程为以下四个环节:诵读文本,感悟文体——再读文本,文意切探——作者背景介绍、合作探究主旨——自主鉴赏艺术,自我总结诗风。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有读有思,有说有写,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状态,教学效果很好。这得益于让质朴回归课堂、把主权教给学生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
【关键词】理念 转变 回归 质朴
经过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当我再次拿起课本备《蜀道难》时,我的教学设计与以往大不相同。满脑子的问题都是以前很少考虑的,诸如怎样导入学生才有兴趣,诵读如何到位,学习方法如何指导,学习怎样层层设疑,学习环节怎样环环相扣,黑板上让学生写什么,讨论时让学生思考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此经典美文该如何让学生感悟其艺术魅力,等等。
记得开始教《蜀道难》时,我备的是教材,流程是李白简介——背景介绍——文体特点——正音断句——分析文段——总结艺术特点。再以后教《蜀道难》时,我又加上了备教师自己,流程是精彩导入——激情范读——优美表述——高度总结。而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后,我的备课重点转移到了备学生。经过无数次的梳理和推敲,我的教学流程逐渐清晰,大体分四个环节:诵读文本、感悟文体——再读文本、文意初探——作者背景介绍、合作探究主旨——自主鉴赏艺术、自我总结诗风。下面我谈谈教学预设的具体安排、思考认识及课堂生成的效果。
第一个环节:诵读文本,感悟文体
《蜀道难》是古乐府,韵律节奏也很讲究,诵读应为教学重点。比如说首段一韵到底,读起来汪洋恣肆、热情奔放、气势逼人;加上所写内容有先声夺人的惊叹,有苍凉悠远的历史,有五丁开山的神力,有神奇之山峰,有奇妙之回川,意境阔大,气象雄伟,非高声诵读不知李白澎湃之心声、豪迈之气概、浪漫之风格;再加上一咏三叹,情深意切,形成了本文诵读上的艺术魅力,故非读不能教好《蜀道难》。
如何安排教学步骤呢?我选择从汉代梁鸿的《五噫歌》引入,“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因为这首诗短而易解,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抒情性极强。特别是“噫”字与本文第一字巧妙衔接,能一下子感染学生,激起他们的诵读欲望,这是第一步。第二步由老师范读,范读时让学生注意正音断句及语速快慢音量高低的变化,为学生感情喷薄而出做铺垫。第三步自由诵读,事先由老师展示诵读提示:首句抒情要舒缓,五丁开山有声势,山顶畏惧要低叹,环境凄清悲而慢,“飞湍瀑流”要喧豗,“朝避猛虎”快如雷。第四步,各小组推荐代表精彩展示自选段落,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学生课堂上激情飞扬,顿挫抑扬的音调颇具朗诵大家的风范,效果很好。
待学生宣泄了激情、体验了李白的情感之后,该冷静冷静了。这时候我引导他们结合文本分析:本文为何如此适宜诵读?除内容外,你认为气势从何而来?引导学生明白“因声求气”的道理,了解古乐府讲究押韵但又换韵自由、以整齐的七言为主又兼用长短句的特点,明白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创作原则。这样使学生先有了感性认识,再进行理论探讨,符合认知规律,比孤立简介文体的效果要好。
第二个环节:再读文本,文意初探
在这一环节,我决定由浅入深,层层设疑,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感知文意。思考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
第一步,扫除知识障碍,形象描述诗歌意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特殊用法、古今异义的重点词,到黑板上板书并当小老师描述一个意境让大家猜诗句。全班六组分任务进行,一组pk二组进攻第一段,三组pk四组进攻第二段,五组pk六组进攻第三段。这样既突出了重点疑难词“危、何、绝、坐、凋、去、转、当、或”的掌握,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完成了意境的感知。同一问题由两个小组共同展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既有心有灵犀的愉悦,又有认识独到的自豪。
第二步,设疑启思,设抢答题。
问题1:本文紧扣蜀道之“难”来写,三次各有侧重,试作具体说明。通过几番回答,学生的思路逐渐清晰:首次侧重山高,二次侧重道险,三次侧重战祸之烈。高幸而有路可攀,险却难免心惊肉跳,人事之恶,让人心神憔悴,难以堤防。文意层层深入,使“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意,如锤重砸,三砸化铁为钢,使“难”字铭刻其上。
问题2:本文题目是《蜀道难》,而课文中正面写蜀道之难的句子却很有限,你认为是哪几句?学生回答后明确:正面写蜀道的词句是“天梯石栈”“清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问题3:除正面写蜀道之外,本文还写了很多内容,试给所写内容归类。
抢答后明确:史话——蚕丛鱼凫传说——五丁开山
山——山高山陡水——水形水声
鸟——黄鹤子规兽——猿猱
木——古木枯松关——剑阁
人——蜀外人、蜀中人、爬山人、把关人
问题4:思考这样写的好处。答后明白:层层渲染,步步铺垫,映衬突出蜀道之难,使“难”字具体形象,可知可感。
问题5:但写作时作者并非分类而写,而是穿插进行,这样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发言后学生明白,这样写内容跳跃变换,变化之速,出人意料,愈变愈奇,使人目不暇接,令人拍案叫绝。
层层设疑,目的是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积极性,同时掀开名篇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了解思路和写法,从而潜移默化地用于自己的写作。我认为这是语文学科特点不同于政治和历史学科特点之所在。课堂上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自信心大增。
第三个环节:作者背景介绍,合作探究主旨
我把作者背景放在课堂中间环节,是因为学生对李白和唐朝并不陌生,放在开头既不能吸引学生,又倦怠了学生感知新鲜文本的积极性,但要真正读透一首诗,还须“知人论世”,所以在深入解读文本时,应适时推出这一环节来铺垫引申,这是对教学难点突破的关键。
首先老师指导学习方法:“知人论世”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知人,就是了解作者其人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接着展示李白仗剑出游和在长安的介绍,说明李白踌躇满志,却出仕艰难。接着展示唐玄宗时期的介绍,说明太平景象背后潜伏的危机。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本课借蜀道的艰难要表达的写作意图到底是什么?请各组依据文本,进行合作探究,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讨论出以下四种说法:
1.送别友人:描绘地形之险恶,人事之凶险,劝诫友人不要前往,表达对友人的担心、挽留、惜别之意。
2.抒写心志:诗人初到京城,狂喜自信,踌躇满志。但不久就受到排挤,内心块垒难消,故借写蜀道言仕途艰险。
3.讽喻时政:“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告诫统治者警惕野心家据险叛乱
4.倦于仕途:“不如早还家”,诗人以山之高危,壑之深险喻人事复杂,功业难建,高官要职不可攀,居高险自生,不如退隐。
待学生发言后,我展示资料。李白的《剑阁赋》“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佐证第一个观点。李白同时期作品《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佐证第二个观点。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佐证第三个观点。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佐证第四个观点。我不把课外材料放在思考的前面,一方面怕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考虑到学生缺少了体验探究的过程,就没有了思考后的成就感和愉快感。课堂上学生面红耳赤、有理有据的争论,让我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喜悦,想起《论语》中描述孔子与弟子上课的情景,真有课堂回归之感。
第四个环节:自主鉴赏艺术,自我总结诗风
诗歌的鉴赏如果只停留在内容层面上,还远远不够,鉴赏艺术特色才是本课的重点。艺术特色过于抽象,老师极容易把最精彩的环节上成生硬的贴标签课。如何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化难为易,我采用一人评一句解说一句的课堂活动来安排,让学生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样,由灌输到感悟。
我首先展示几则材料,激发学生兴趣。贺知章读《蜀道难》“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欧阳修《太白戏圣俞》赞曰:“太白之精下人间,李白高歌蜀道难。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李白落笔生云烟。”
你认为本诗好在哪里?就说一句,要求人人参与。
下面是学生自由鉴赏的部分语句:想象丰富,夸张奇特,感情强烈,气势雄浑,语言凝练,自由奔放,换韵自由,音节铿锵,情景交融,情真意切,有神奇色彩,有历史沉重感,有古到今,一咏三叹,主旨突出,内容变换跳跃,对偶句式整齐有力,长短句参差错落,笔力千钧,先声夺人,渲染气氛,烘托映衬,比喻生动,细节感人,照应到位,直抒胸臆和委婉含蓄向结合,点面结合,概括描写与具体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想结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逐层深入,由高到危,由古到今,由地理环境到人事环境……
活动刚开始,轻松顺利,在十名学生发言后就显得紧张起来了。有的学生还未说完上半句,下面的学生就接上说:“说过了。”有的学生怕自己想好的话被别人抢说了去,努力寻找新角度,一刻也不敢放松,排出好几个备用,大脑高度集中,情绪十分亢奋,课堂进行到最后,发言越加精彩。同时我把新鲜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推波助澜,使课堂进入高潮。
在这个自由鉴赏结束后,我让学生根据板书和同学们的发言,在书上旁批学习的收获,题目是:我爱李白诗。这样安排是让学生梳理一下思路,冷静一下情绪,用笔留一段回忆。
以上是我的教学预设和课堂实践。我觉得整个课堂有张有弛,有读有思,有说有写。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开放状态,如溪水奔涌,一会儿激情澎湃,一会儿艰涩呜咽,一会儿一泻万丈,一会儿叮咚欢唱。整个教学流程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避免了老师华而不实的作秀,把精彩展示还给了学生。如果说还算成功的话,这功劳首先归于新课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其次归于老师真正转变了思想,至于课堂预设只要肯下功夫,学生课堂学习的生成自然水到渠成。我之所以呼吁让质朴回归课堂,把主权教给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简介:王丽红,河南省兰考县第三高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