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意象思维洞开语文教学的意义世界

2009-12-24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符号意象汉字

李 颖

摘要意象思维是中华文化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它突出表现为以象表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充分适当地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就能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意义世界。

关键词意象思维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意象思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思维方式,它突出表现为以象表意,“立象以尽意”,即用视觉上生动易解的“象”来表述主观心智中抽象繁复的“意”,从而达到人的主观想法与客观物象的融合。《周易·系辞下传》曾对这种思维方式进行过具体的描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神,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可见,古人以天地万物之“象”为摹本,将心中各种深沉细腻、交织错综的情和意,以及各种复杂含蓄的主观心智体验,都描绘于形象鲜明的“象”符号中,从而赋予了“象”以极其丰富而生动的意蕴。

我们知道,语言和思维总是溶于一体的,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必定创造出相应特性的语言符号系统。汉语以及汉字的创造过程就很好地体现了汉民族的“意象思维”特征。由汉字符号所构筑而成的语言作品,也往往利用多种意象的组接、跳转构筑成一幅幅诗情画意的画面,从而或隐或现、或虚或实地表达着作者的独特情感和生命体验,引入联想,意味无穷。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所面对的就是运用意象思维构筑而成的语言作品,因此,我们决不能把由“象”所传达的“意”看的太死,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意象思维,让他们把一个汉字,一首诗,一篇文都当做鲜活灵动的画象、图示来对待,充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对“象”的解读中生成意蕴,生成美,也生成文化。以下我们便列举几种调动学生的意象思维从而洞开语文教学意义空间的策略:

一、观象悟象

就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惟妙惟肖的图像看上去能引起我们的快感”。在生活中,一幅画是美的,它能够带给人以视觉上的冲撞和刺激,从而诱发人的情感,触发人的审美体验,使人对其形成个性迥异的理解。在意象思维的统摄下,语文学习中的每一个汉字、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幅幅多维立体的图画,向我们传递着除了抽象概念以外各种文化的、审美的讯息。因此,教师可充分把握汉语言文字的意象性特征,以“象”为触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悟觉等多种感官能力,让学生在“观象”“悟象”的过程中尽情地陶醉于意象符号带给他们的感官享受,并激发他们想象联想的创造力,从而让平躺着的语言符号站立起来,使学生在多维立体的意象空间之中去品悟象之易、把握象之道、欣赏象之美。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授《卧薪尝胆》时就巧妙地抓住了“奴仆”两个汉字的意象,让学生在观象、悟象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越王勾践被吴王俘虏后的耻辱生活。

通过意象思维的激发,学生在对“奴仆”二字形象的品悟中展开了自由畅达的创造和想象,一个奴仆的形象仿佛倏然从纸上站了起来,它那副受尽侮辱的可怜相也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世界。同时,通过对汉字字形的讲解。学生也深切地品味到了汉字符号背后浓厚的文化意蕴。就这样,符号世界在学生的意象思维中鲜活了起来,意义世界在学生的想象与创造之中蔓延开来,学生的心灵世界也在汉字优美的意象中尽情地陶醉、快乐地成长。

二、立象品象

英美现代诗的宗师艾略特在评论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就指出: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之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景,一连串事件,这些都是表达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象出现时,该特别的情意便马上给唤引出来。汉语所具有的意象思维这一独特特征,使其可营造出拼音文字所不可比拟的审美意象。表现在语言作品中,这些或是由只言片语、或是由句段篇章构成的审美意象,可以通过各种有序或是无序的组合转换,拼接成一个个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从而很容易在人的头脑中幻化成一幅幅具体的图像,引发人在其留有的暗示处或空白处进行想象和联想。调动学生的意象思维,使其在语言文本处“立象品象”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语言作品的同时,结合作品内容,抓住个别词或是词组,一句话或一段文章所营造的意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组接成各种形象可感的画面,有了画卷在学生心灵深处展开,学生便可根据自我体验对语言作品进行进一步的品悟、解读,对作品意义所形成的颇具个性的理解也就在这一幅幅学生用想象编织、描绘的画卷中如潮汹涌般地铺展开来了。《春晓》是山水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诗语中所描绘的响彻春日的鸟鸣、瓣瓣花絮的飘飞,以及人们初春时节的慵懒与困倦,很容易使人在头脑中构筑一幅水墨诗情的春景图,给人在视觉和听觉上造成一种虚幻而新奇的冲击力,从而让人品悟到诗中的春韵、情韵、语韵。几行简短的诗句,在我们眼前却呈现的是一幅幅鸟语花香、落红满阶的画面,学生在对诗中审美意象的品悟、解读之中,在心灵里也生成了春景各异的“自我镜像”,因此,我们说立象、品象的过程不仅引发了学生对作品意义的创造与生成,也引发了学生对美的创造。

三、因象续象

语文教学中,文质兼美的教学文本都是用美丽的语言符号——“音律的、绘画的符号”来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这些在纸面上欢舞跳跃的精灵又通过各种组合、聚合等语法关系群群落落粘结在一起,形成比单个文字符号更大的意象单位,就好像是构筑绘画的各种线条和颜色等微小元素,在作者“画笔”的侍弄下尽情地跳转衔接,纵横捭阖,从而在“画布”上叠聚为更为宏阔,更为绚丽奇特的景观。其实,从文学审美的角度来讲,一篇能够悦情悦意、悦心悦智的作品就是通过优美意象的组合叠加构建而成的,这种意象的叠加并不是杂乱的语言堆砌,而是按照一定艺术原则营造而成的张力系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意象与意象之间并不是边界清晰的板块式组合,而是以立体叠加的方式构置成的意象空间,以至于使意象与意象之间留有足够的“空白”和“断裂”,从而在平面的符号间拓开了一片内隐外秀的奥区。当我们停留在这里驻目观赏的时候,总是一度对这些流动、闪烁、飘忽不定的意象组合产生朦胧之感,并能够自觉地调动自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努力填充它、完善它,在此之中我们也寻着意象的芳踪触摸到了作者真实的情感和心灵,领略到了作品内层的情韵和深层的奥韵。这里,我们将这种填补空白、补充断裂意象的过程称之为“因象续象”的再创造活动,在语文教学中,这种抓住意象在组合过程中呈现的断裂或空缺,并引导学生运用意象思维对作品所传达的“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处进行因循接续的过程,是锻炼学生自主创造能力的极好方式,同时,“因象续象”的过程也能更为直接地激发和唤醒学生独特内心体验,从而能够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促发自我意象的生成。

作者简介:李颖,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符号意象汉字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来自林间的风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