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扶贫新方略 助推新农村建设
2009-12-24陈国利
江西星子县属革命老区和贫困多灾地区,“八七”扶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一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定重点扶持贫困县,全县贫困人口近4万人,约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0%。
一、以整村推进为主体,全面打造贫困地区新面貌
2001年后,扶贫开发工作将重心转移到整村推进上。按照整村推进扶贫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三个重点”和“三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即扶贫开发以整村推进为重点,整村推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植主导产业和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基础建设以公路、水利设施和生态家园建设为重点,坚持把整村推进工作与“绿色小康村”建设、片区开发和三个文明建设相结合,建设生态环境好、居住条件改善、绿色产业发展、人际关系和睦、群众生活富裕的和谐文明新农村。
“十五”以来,全县投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建设资金400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1600万元、捆绑相关部门(交通、农、林、水、教育、卫生等)项目资金700万元、争取社会各界捐助800万元、带动群众投工投物近千万元,全面完成了九个重点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实施任务,其它十二个村规划项目建设2010年可全面完成,涉及项目建设500余个。泽泉乡关帝庙村通过扶贫开发和定点扶贫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的帮扶,仅两年就改造新建村精神文明楼、村小校舍各400余平方米,全面改善了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和教育办学条件,仅此两项投资高达百余万元。
二、以搞好产业开发为根本,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新目标
我们立足地方资源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树立传统产业就是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就是特色产业的观念,重点是“优果、增水、兴牧、抓加工销售”,大力发展“一村一品”。①做优果品产业。以环庐山山南一级公路为主线,以九江水梨为侧重点,发展林果业经济示范带。②增加水产、水禽、优质水稻养殖栽种面积。我县滨湖面积大、境内水系复杂,对此,我们选择懂技术、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户给予无偿资金资助和有偿信贷扶持等,形成了以青虾、龙虾、黄颡鱼、甲鱼、螃蟹为主的特种水产养殖和以鄱湖野鸭、蛋鸭等为主的水禽养殖示范带。③加快发展猪、牛、羊养殖等畜牧业,重点扶持发展了牲猪业。至2008年,共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建立牲猪养殖示范点二十多个。④把加工销售当作重点来抓。八年来,共扶持发展加工企业18家。通过扶贫支柱产业发展,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农业大品牌创造了条件,为贫困农户和村级创收奠定了物质基础,重点村农民年均人平纯收入增长近200元,贫困农户脱贫率明显提高,全县贫困人口直接减少2万人。
三、以培训新型农民为核心,培植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新生力量
我县把切实提高扶贫队伍的整体素质,合理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力,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当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来抓。一是对村级班子进行了巩固培训。扶贫工作的落脚点在农村,村级班子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们工作的效果水平。一方面,我们帮助选拔村级队伍合格人才,同时,结合整村推进、“雨露计划”和产业扶贫等项目的实施,培训村组干部,力争做到树一能人带村、抓一典型带乡。八年来,我们直接培训村组干部达千余人次,扶贫开发工作的水平得到提升。二是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我们整合农业、果业、林业、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门培训力量,建立县、乡、村多级培训网络,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农民技校的平台作用,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致富能人、专业大户、创业示范户和乡村技术员、农技热心户等的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群众自我创收能力。三是积极实施“雨露计划”,组织开展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依据“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结合阳光工程、蓝领带工程的实施,我们把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当作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来抓,确保贫困农户“学有成、输得出、稳得住、有收入”。几年来,我们组织开展各种专业技术培训26期,培训转移学员近两千人次,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人地矛盾,促使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起到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作用。输出务工人员在靠劳动务工取得收入的同时,学到了技能、增长了才干,成为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生力量。华悦公司的创业历程就是很好的一例,公司创办人殷建平正是通过我们“雨露计划”培训到外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后回乡创业,在县工业园区创建华悦公司,专业生产台球皮具用品,产品远销欧美,企业员工达到百余人,为建设家乡、发展经济发挥着积极作用,带动着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并辐射周边。
[作者简介]陈国利,男,江西省星子县扶贫办主任。
[责任编辑:尧水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