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必备素质
2009-12-24姚军
姚 军
摘要本文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素质创新型思维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发展可谓风生水起。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访谈类节目将近200个,内容相当广泛,包括新闻信息、科技教育、生活休闲等。可以看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渴望通过这类节目获取信息,倾向于谈话的形式在感情上进行交流。随着电视谈话节日的蓬勃发展,其逐渐成为继“综艺浪潮”、“纪录浪潮”、“游戏浪潮”之后冲击中国电视的“第四次浪潮”,开始引起众多媒体的重视和开发。
分析访谈节目蓬勃发展的原因,可以发现,社会的发展与受众的需要为其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首先。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说。访谈节目飞速发展的几年正值改革开放打破封闭环境、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环境的巨大波动,使得人们原有的生活观、价值观不断受到各种新现象、新事物的强烈冲击。在这样的现实下,人们有各种各样心理上的困惑和烦恼极度渴望倾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集中,更多的工作和社会活动的开展是人与机器或其他之间的交流。于是乎,人们陷入一种人际关系越来越淡漠的困境,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特有的互动性即人与人之间面对面谈话方式的访谈类电视节目便应运而生,并且一举打动不少受众的心,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睬。于是,受众的需求推动了访谈类电视节目的蒸蒸日上。
然而,我们注意到,人们对节目形式和节目内容的要求由最初的被动接受变成主动要求,大家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做看客,更渴望参与其间,希望自己能与主持人、嘉宾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观众鉴赏水平的提高和心理需求的增强都在挑战着节目主持人的水平和能力,如何引导观众透过纷繁的表象来看这个世界?如何在众说纷纭的节目中立一家之言?如何避免自己的采访风格不出现“审美疲劳”?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受众需求,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来面对读者和市场的挑战呢?
一、具备创新型思维
访谈类节目,以主持人和嘉宾的交谈为主线来展开节目的,交流的过程中,主持人会形成自己的访谈及叙事风格,这既是特色形成也是应对挑战的过程。诚然,在长期的主持生涯中每个主持人会形成自己的特色或者风格,都有自己特定的台风。但是,观众在接受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时,逐渐会不自觉地产生“审美疲劳”。他们希望看到的是访谈节目主持人长期形成的主持风格中所夹带的新鲜感,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套话、空话,这就要求主持人具备创新型思维,即如何在不变中寻求万变,让观众感受到你是在成长的,在变化的,而不是某种一成不变的定格。
所谓创新型思维,就是访谈节目主持人要勇于打破自己的主持“瓶颈”,敢于尝试不同的主持风格,时时为自己的节目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节目主持人要能够放下得失之心,不满足于自己已经取得的成就,做到心态归零,这一点很重要。事实上,访谈节目主持人的成功,有时反而带给他更多的压力和束缚。因为访谈节目主持人在成名之前,或者还没有形成定型的主持风格时,面对嘉宾和观众,可能会有更多的自然流露和本色主持,而一旦他们以其主持特色而为广大观众所熟知时,就很难有所突破。他们会顾虑到自己主持风格的变新会不会让某些观众无法接受,继而影响节目本身的质量和收视率。的确,对于某些特定的受众来说,他们会仅仅因为喜欢某个主持人而去关注他所主持的节目,而不会过多关注他的主持水平如何,只要是这个主持人,他们就会去看。在这个造星的时代,主持人也已被打造成大众所追求的偶像,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更是如此,只要带上个名主持。这个节目就是火不了。也能小小地热一把,这样的情况在当今的电视媒介早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如果访谈类节目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只是借助某个名主持的“偶像魅力”,而忽视节目本身的品质,甚至忽视主持人自身素质的高低,风格的雅俗,那么名主持总有光芒殆尽的一天,访谈节目也会随着这个明星的光环一起沉沦消失。
培养创新思维,要求每个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懂得变通。访淡节目主持人所主持的节日是固定的,但是所访问的嘉宾却期期不同。每个嘉宾都有自己的喜好和特点。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懂得变通,根据特定的嘉宾设计特定的话题来展开谈话节日。而不是千遍一律的模式化采访。荧屏上最受欢迎的访谈节目之一《鲁豫有约》,近年的几碑已经大不如前。比如,《鲁豫有约》近期播出的“台湾系列”,虽然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但不少网友开始质疑访谈节目领军人物鲁豫的访谈水平趋于下降,包括节目准备不充分、问题肤浅而重复、临场反应欠敏锐、人文关怀不足等等。甚至还有网友总结出鲁豫采访必杀技是以下三条:1.你觉得你帅(漂亮)吗(变化版:你小时候觉得你帅、漂亮吗)?2.你和你先生(太太)谁先追的谁(变化版:是一见钟情吗)?3.你小时候你爸(妈)打你吗(变化版:打你的时候哭吗)?这里难免存在一些夸张成分,但也或多或少地证明了目前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如何减少或者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呢?答案同样是创新型思维,要突破自己固有的主持模式,不断求新求变。这种创新型思维则是源自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并时刻做到敏锐地捕捉到嘉宾身上的隐藏信息,而且还能将这些别人不知道的秘密解读给电视机前的观众。
二、富有亲和力
“亲和力”是一种能让别人感觉到亲切和放松的气质与魅力,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因其节目的特殊性更要求主持人具备这种“亲和力”。通俗地讲,访谈类节目实质上是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聊天,这种聊天涉及到半私人性质的话题,因为主持人是通过自己与嘉宾的谈话,将其生活中的另一面展现给观众。此种情况颇似进行拼图游戏,主持人手里拿的是七零八落的拼图,只有在嘉宾的暗示下才能将图拼凑完整,或者说是将一个受众平时看不到的嘉宾的真实一面展现在受众面前。而这幅图拼凑的完整程度则很大取决于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没有展开谈话之前,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关系是陌生不熟悉的。随着话题展开,主持人特有的亲和力会慢慢感染嘉宾,让他们渐渐敞开自己的心扉,不经意间吐露自己的秘密。
主持人的亲和力要如何培养?首先来自于其对待嘉宾与观众的正确心态。这里所指的正确心态,就是指主持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嘉宾与观众,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一定要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既不是嘉宾隐私的揭秘者,也不是戳痛其伤口伤害的纰漏者,更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追问者,而是一位老朋友,一个善于倾听和给予关怀的老朋友。主持人在面对每一个嘉宾时都应该让其感应到自己的亲和力,并非咄咄逼人的刨根问底,而是关切地提问,热忱地关注。现在一些访谈类节目以揭秘嘉宾的个人隐私为噱头,这种现象往往偏离一档访谈节目的初衷。诸如此类没有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的访谈类节目,不仅没有
多少生命力,还会引起更多观众的反感。
三、以诚待人
所谓以诚待人是指作为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在面对嘉宾时要真诚,即让嘉宾体会到你不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工作,不是担任询问者的角色,而是在用心跟他沟通和交流,是想作为一个倾听人生过往故事的朋友,激发嘉宾主动倾诉的欲望。
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访谈类节目,真正的主角是做客的嘉宾,主持人更多时候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节目为嘉宾提供一个展现不同自我的舞台,而嘉宾临场发挥的水平就是建立在对节目主持人信赖以及主持人开发的基础之上,这种信赖就是靠主持人的真诚来构建的。嘉宾体会到主持人的真诚才会有继续交流的欲望,在录制节目时,如果嘉宾感受不到这份真诚,那么他(她)会不自然地流露出某种隔阂和自我保护情绪,谈话内容也会仅局限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大路货而导致节目缺乏亮点。反之,则会出现滔滔不绝的言谈,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有时甚至托盘超出预期的爆料。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真诚还体现在面对嘉宾时不应厚此薄彼。不能仅仅对老艺术家及名角们表现出由衷的尊敬,而对一些年轻的偶像型明星则居高临下、不以为然,应当给予采访嘉宾同等的尊重。
四、强控场能力
主持人作为是访谈节目的核心。必须具备强控场能力,也就是具备灵活处理节目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意外的能力。这种强控场能力源自谈话节目本身的特点,因为即兴交流是访谈类节目最大的魅力所在,也是最容易爆发出智慧火花的环节。超出预期采访提纲和计划之外的交流,双方都没有事先的沟通和准备,这种即兴交流带有强烈的不可预知性。主持人在嘉宾谈到某个话题时,嘉宾突然提到了某个问题,这样的情况在访谈类节目中时有发生。很多时候,现场直播的情况下。编导和策划对这些是无能为力的,只能依靠主持人对于现场状况的掌控。因此,考验强控场能力对访谈节目主持人而盲是严峻的挑战,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
强控场能力要求主持人在短时间内迅速理解嘉宾的意思,并且对其观点做出合适的回应。这一点,相声界有一个常用的术语,很适合形容这种能力,就是要有“现挂”的能力。强控场能力的形成是源自主持人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修养。以及平时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毋庸置疑,这种具备强控场能力的主持人,一般的偶像派是无法胜任的。要想具备强控场能力的主持人,需要做到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储备的知识中随时随机索取急需的信息,主持人才能保持冷静,灵活掌控,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强控能力技巧当运用得得心应手。
访谈节目为主持人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个性的舞台,而当主持人的主持风格逐渐形成,并逐渐与节目融为一体时。主持人就成为节目的灵魂,成为节目吸引观众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此外,主持人也担当不同方面的角色,他(她)既是参与现场谈话的谈话者,又是现场谈话的组织者,同时还是受众的传播者。作为访谈类节目的灵魂,主持人除了该具备上述这些基本素质,要做的还有许多。总的来看,中国的访谈节目要想寻找出路,寻求新的开拓,在内容和形式创新的同时,从主持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进行改进和研究,很有帮助。